视频加载中...
初步成效 “报网合一”的框架优势很快就体现了出来,并具体表现为杭州日报网在成长性方面的良好数据。 从网络流量(点击量)看成效 杭州日报网开通上线的当天,也是“长三角读者杭州大春游”活动的开幕式。杭州日报网承担了这项活动的旅游消费券申领、审核、反馈等任务。当天,网上面向上海市民发放的1.5万张旅游消费券,在短短8小时内就被申领一空,高峰时段每秒钟就有超过10位上海网民竞相申领。一个新网站在上线当天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呢?这就得益于杭州日报以及上海方面纸媒前期的预热宣传,才使得杭州日报网一炮打响。 此后,杭州日报网的点击量就进入快速增长期。仅仅一个月后的4月8日,单日页面点击量就达到50万。6月5日,单日页面点击量突破了120万。而进入9月中旬,杭州日报网单日最高独立IP流量出现井喷,9月17日登上11万台阶,18日达到14万,19日顺利突破18万。从横向对比来看,这样的增长速度在新建网站中应是比较罕见的。 从发稿量看成效 杭州日报网的上传发稿,不仅有杭州日报的见报稿,还包括了很多滚动直播的动态进程稿,以及有大量的外采稿件。仅从发稿量上,就可以看出远远突破杭州日报的电子版范畴:上线初期,杭州日报网每天平均发稿300条,每月累计9000多条。现在,每天平均发稿量已经达到了1100多条,每月累计达3.4万条,其体量已经是纸质媒体的五六倍之多。换言之,杭州日报网一天的信息量,就相当于每天同时有五六份杭州日报在发行传播。 从报道的实质性突破看成效 网络的“实时、滚动、多媒体”特性,使得“报网合一”框架下的新闻报道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实质性的突破。比如,8月14日临安市突发重大山体滑坡事件,市领导凌晨赶赴现场指挥营救。早晨6:09,杭州日报网的第一条快讯就在网上发布。这是杭州所有新闻网站中最早发布的,也遥遥领先于报纸、电视媒体的报道。国内反应最快的腾讯网的第一条报道,就是直接采用了杭州日报网的快讯。随后,杭州日报网最新的滚动报道被各大网站纷纷转载。1个多小时后,该事件的专题报道页面就快速推出。图文直播、视频等报道方式也纷纷登场,成功实现了用全媒体手段报道突发事件。显然,这样迅捷的报道速度、报道方式,仅仅依靠单一纸媒是无法做到的。 这种网络的传播特性,还被杭州日报网应用于“日全食”报道、“公开选拔市管干部”、“交警全城彻查酒后驾车”、“英雄协警勇斗歹徒”等大量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的报道中。 从网站营收看成效 对于网站来说,盈利是一个关乎生死存亡的大问题。尽管我们也还在努力探索持续稳定的盈利模式,但得益于“报网合一”的框架优势,短短半年间,杭州日报网就已经取得了70多万元的广告收入。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开局。我们的目标是,到今年年底超额完成100万元营收目标,明年达到300万元,后年实现反哺。面对飙升的人气,我们有理由相信,杭州日报网的营收潜力还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当然,打造报网合一的新型媒体,仅仅是杭州日报应对互联网时代一种探索,现在就下成功的结论为时尚早。但从我们的探索实践和初步成效来看,至少可以证明:打造报网合一的新型媒体,可以利用报纸的影响力,扶持和带动网络的快速发展。这一点,已经从上述杭州日报网的流量增长数据和初期营收及潜力得到有力证明。而传统的报纸网站(或报业网站)之所以运作多年而增长还是不够快,其中缺乏传统品牌报纸强有力的支持,也许是重要原因之一。同时,平面介质和网络介质的有机融合,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媒介形态。当“杭州日报”以实时、滚动、多媒体的方式报道新闻的时候,其品牌的生命力已经在网络时代得到了无限的延展。 我们坚信,报纸利用现有的影响力和盈利能力,是可以将自己的同名网络媒体迅速做大做强的。而一旦网络媒体在报道影响和盈利模式上站稳脚跟后,反过来势必能反哺报纸,延长报纸的生命周期并实现“纸”死“报”活。《新闻实践》杂志 (作者:赵晴,杭州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陈禹安,杭州日报网络中心首席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