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中国:科学传播模式亟待转型 为了保证科学符合公众的利益,1989年在丹麦诞生了“共识会议”制度,很快传遍全世界。每当一种新技术要使用或者新工程要上马,科学家共同体或者有关部门要召开公众听证会,这种模式被称为丹麦模式。美国科学基金会在研究项目确定以后,都要将研究内容在网上公布,所有的人都可以登录查看,发表自己的看法。公众反对声音大的项目,很可能导致下一次评审时受到影响。在重大的资源开发项目过程中,比如,在旧金山开发油田,就必须进行公民投票。当一种只要发动,无论是在白天还是黑夜,车灯都会大亮的新车制造技术的应用,也需要得到公众听证会的同意。 中国的发展速度惊人。目前,科学技术的报道已经由科学技术专业媒体转移到社会公众媒体。但是,在科学技术报道和传播中,长期以来形成的灌输模式仍然盛行。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就是要目标群体相信传播内容是真实的。关于科学的发现,大多数媒体愿意使用“开创性的”、“填补了世界(或者国内)的空白”、“历史意义的”、“具有国际水平的”、“问鼎……”、甚至是“前所未有的”……这种带有绝对化的形容词,这与伪科学惯用的语言有时具有相同的意义。而科学研究中的艰难;科学家有血有肉的日常生活;他们的喜怒哀乐对他们研究工作的影响;科学研究的不确定性;理论的临时性;科学研究是在前人知识积累基础上的产物;科学必须经过不断的失败而取得成果;科学研究是团队合作的结果;科学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这些涉及到科学研究的方法、思想和精神核心的内容被删除和忽略,使得科学研究在其结果的呈现方式上与伪科学相一致。 中国社会在飞速发展,科学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快速的发展使人欣喜,但是,短桶板效应就会凸显。中国的公众是世界上最憨厚朴实的公众,他们热爱和崇拜任何一个主流声音推崇的东西。但是,朴实憨厚的人还有另一个特征,就是一旦发现自己被忽视或者被欺骗,他们又很难重新燃起往日的热情。中国的科学传播必须将真实的科学发展告诉公众,才能得到公众的理解和拥护,科学事业才会有美好的前途。 (作者李大光为中科院研究生院教授、科学传播中心主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