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期刊 > 正文

从历史到现实:党报头条的内容演变

2011-07-04 20:20:25  来源: 人民网-传媒频道  作者: 陈力丹  
视频加载中...

例如1956年7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党的主要领导人接见外宾的消息《毛主席周总理接见萨巴大主教》(消息仅111字)和照片,仅安排在头版的右下角(即头版最不重要的位置),标题字号与旁边山东收割小麦的消息标题字号一般大,相当小。1956年7月19日报纸的头条是社论《把商品送到农民手里》,二条消息为《全国综合大学和部分高等专科学校招收一千多副博士研究生》,左下角才是关于毛泽东的消息《毛主席致电问候格罗查同志》,标题很不显眼。1958年5月11日头版头条,是刘少奇的外事活动消息《刘委员长欢宴阿议会代表团》,还有一张较大的宴请外宾的照片安排在左下角。而毛泽东接见外宾的消息,只安排在报纸的中部,标题字号小于刘少奇的消息,没有照片(见图4)。

当然,随着各种政务活动和国家间外交活动的频繁,《人民日报》中央领导人上头条的情形远远多于解放前党中央机关报的头条,但并非所有主要领导人活动的消息都上头条和头版。看了较多的报纸版面,能够摸索出大体的选择标准。较为重大的外事活动,特别是苏联党政主要领导人(例如赫鲁晓夫、伏罗希洛夫)到访,还有外国元首到访(那时这种情形相对不多),以及每年五一、十一的庆祝活动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主要领导人的活动消息通常必须上头条,而一般的外事接见,即使是主要领导人出面的,大都不会上头条。有时也不上头版。例如1965年3月14日,《毛主席接见古巴、维瑞内拉(现译为“委内瑞拉”——编者)、巴拉圭外宾》的消息和照片被安排在二版头条(见图5);1966年3月14日,刘少奇、周恩来与外国客人合影的照片被安排在三版左下方。

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至少在个人名利方面,相当朴素,没有强烈的领导人官阶大小的等级观念,报纸编辑依据自己对新闻事实的价值判断自行编排版面,从未听到过哪位领导人就自己在报纸版面上的位置编排提出指责性意见。

主要领导人活动的消息必须上头条始于“文革”

1966年5月11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是《毛泽东同志会见并宴请谢胡等同志》,配以过去少有的特大照片;二条消息的主标题是《毛泽东同志属于整个进步人类》(见图6)。从此,毛泽东活动的消息永远是头版头条,直至毛泽东逝世,持续十年之久,而且字号和图片越来越大。

这一变化,与林彪的大力鼓吹、形成对毛泽东个人崇拜的舆论氛围不无关系。1966年5月18日,林彪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毛主席活到哪一天,九十岁,一百多岁,都是我们党的最高领袖,他的话都是我们行动的准则。谁反对他,全党共诛之,全国共讨之”。? 根据这一思想,《人民日报》1967年11月3日,发表了《大树特树伟大统帅毛主席的绝对权威,大树特树伟大的毛泽东思想的绝对权威》的著名文章。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时,我在《光明日报》总编室夜班工作,从临时成立的中央宣传口(负责人汪东兴)接到通知,华国锋的报道规格要与毛泽东完全一样。于是,在“文革”结束后大约两年内,关于华国锋活动的消息,不论什么事情,大都位于党报的头版头条。《人民日报》在公开“四人帮”被捕消息的第二天(1976年10月27日)头版,通栏标语是“毛主席无限信任华主席,全国人民热烈拥护华主席”(见图7)。随后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内,各报充斥个人崇拜的胡言乱语.例如某报1976年10月29日文章写道:“爱不爱我们的党,爱不爱我们的国家,爱不爱我们的军队,爱不爱我们的人民,集中地表现为爱不爱我们的领袖。”

当时我对这些东西是厌恶的,不过从政治上考虑,转折时期需要一定的权威稳定局面,可以理解,但不能长久。对于将主要领导人活动的消息置于头条的要求,《人民日报》在后来的执行中慢慢将其弱化,先是字号逐渐变小,后来时不时安排在二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