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佳作赏析 > 正文

“彭迪国际评论”浅析

2011-10-25 15:40:53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新华社国际评论的一个高峰

——“彭迪国际评论”浅析

  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新华社有个署名“彭迪”的国际评论很为知名——翻开报纸,打开收音机,都能够看到和听到“彭迪”精彩火辣的评论,看着过瘾,听着够味,过后还能有长长的回味——至今令人难忘。这一国际评论的作者就是曾任新华社副总编辑、高级评论员,如今已是耄耋之人的彭迪。在纪念新华社成立80周年的时候,回味与研究彭迪国际评论,相信对今天的新闻实践有特别的指导、借鉴意义。

  □ 徐兆荣

  彭迪的国际评论大胆创新,风格独特,思想深邃,逻辑严密,讽刺幽默,尖锐辛辣,生动活泼,喜闻乐见……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和深刻久远的影响,是新华社国际评论的一个高峰,是中国新闻发展史上精彩的一笔。彭迪的国际评论“为在国际上反映中国的呼声和探索中国记者的独特风格,为后来的国际新闻和评论探索了一条可行的道路”①。

  今天,我们学习和研究彭迪的国际评论,至少可以有这样几个方面的收获和借鉴——知,情,文,快。

  知:就是知晓世界大势,了解国际局势,做个知道分子。对彭迪而言,他同时还是个知美派,熟悉美国国情。

  作为就学于燕京大学的进步青年,彭迪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即参与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并于1944年奔赴延安,抗战胜利后调入新华社工作直到离休。进入新华社后,他始终牢记1944年初见周恩来时接受的教诲,当时周恩来在详细询问了他的学历经历和英语程度后说:“我们需要更多了解美国和会用英文的人。”从此,彭迪便一直活跃在国际报道及国际关系领域。从英文翻译、国际部编辑、驻外分社记者、分社社长、国际部主任直到新华社副总编辑。

  在新华社,一开始彭迪从事翻译工作。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第一批驻外记者,彭迪被派往印度尼西亚担任首席记者。此后,他又先后去过欧洲、非洲、美洲等地,或驻站,或采访报道,亲身经历了战后数十年国际格局的风云变幻。1955年的万隆亚非会议,1958年的中美华沙会谈,1961年的第一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1961年的老挝问题日内瓦扩大会议,以及巴黎美苏首脑会谈、日内瓦美苏裁军会谈等重大国际事件和会议,都留下彭迪的身影和足迹,他甚至参与了中美建交的一系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