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彭迪说过,他写文章一般都很快,都是急就章,是赶时间、抢速度抢出来的。这一方面也源于他对情况的熟悉和掌握,对写作方法的熟能生巧,常常不需要再做临时的调研积累,所以倚马可待,灵感一来,出手成章。他跟新闻跟得很紧,有时看到一条新闻,或是了解到一个新的动态,又是与中国有关的,他就会立即着手跟进,迅速写出相应的评论,不炒冷饭,不炒隔夜饭。这确实是需要有一定的积累基础和功力的。像前面提到的一些著名篇章就是这样精彩的急就章。 在如今互联网时代,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是新闻信息发布者,人人都是新闻事件评论员的情况下,这种写评论的倚马可待、急就成章的功夫尤其难能可贵。你不快速,你就落后,你不及时,你就后悔;所以就更其看重和需要有倚马可待的神速。这一点也是我们在学习彭迪国际评论时可资借鉴的。 今天,学习彭迪的国际评论,也要看到,虽然进入新世纪以来,新闻评论的勃然复兴已成蔚为壮观之势,评论的国际化视野,评论的全球化眼光,已为越来越多有识之士所呼吁、所倡导、所追求。但其实际的发展与现状似不容乐观,尤其国际评论方面往往表现出弱势之像。或者因说不清、说不深、说不透,让人看了不明就里,昏昏依然;或者拿出一些粗浅、碎片化或观点极端的文字,让人滋生反感……怎么办?从以上分析可见,我们依然能从彭迪的国际评论实践中获得有益的启发。 首先是要熟悉报道的领域和对象,做到知己知彼。知彼,同时还应该包括不仅要会说自己的话,而且要会说“世界语”。列宁说过:你要和狼打交道,你就要学会狼的语言。我们要向世界发声,就要会用“世界语”与世界对话。还有就是没有激情不要为文,不做无病呻吟之作,不写磨磨唧唧之文;要有感而发,要激情成文。还要尽可能有文采,努力做好说理性与生动性的有机结合,生动活泼,精彩可读,以引人入胜,喜闻乐见。同时,还有出手快速,不能慢三拍,在这里要宁抢三分不慢一秒。 当然,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才问题。我们的媒体要做成世界级媒体,要走向世界,要向世界更多、更大声地传播中国声音,就需要有世界级的评论,需要有世界级的评论大师。要创造灵活有效的机制体制,让大批评论人才脱颖而出,真正造就一大批通晓国际语言、熟悉国际习惯、拥有国际视野的名评论员。如此,才可能真正让中国话语走向世界,才可能在这个世界上拥有中国话语权。(作者是新华社国内部发稿中心副主任,高级编辑) 【注释】 ①《中国名记者战略与名篇赏析》,新华出版社2010年1月版,210页。 ②《永远的新闻伉俪——彭迪访谈录》,2011年第7期《新闻战线》。 ③彭迪著:《彭迪国际评论选》,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第63-66页。 来源: 《中国记者》杂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