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期刊 > 正文

谣言传播与“第三人效果”分析

2011-11-24 17:03:30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3)社会距离。社会距离可用两种方式来评定,一种方式是评估自己和他人的相似程度,自己和他人愈相似,距离就愈近;另一种方式则是评估自己和他人的差异性,差异性愈小,距离就愈近。换言之,受访者认为媒介内容会对比较像自己或比较接近自己的人(社会距离较近者)影响较小,对比较不像自己或和自己距离较远的人影响较大。这也是为什么短信谣言会出现集群化现象的原因。手机用户倾向于和自己观点、立场相近的言论。

(4)消息的来源。信源的可信度与“第三人效果”强度负相关,可信度低的信源传播的信息产生的“第三人效果”越明显;社会认同度低的信息产生的“第三人效果”明显。在此次抢购碘盐风波中,不法商家炒作制造谣言是一个诱因,另一个关键因素在于中国人对熟人的信任度很高,亲朋之间的互发短信使得人们对谣言深信不疑。

抢购碘盐风潮中谣言产生的传播效果显著,主要有如下原因:其一,主流媒体的权威性。主流媒体的报道是此次抢购风潮的导火线。长久以来民众对央视媒体的权威性、真实性深信不疑是导致集合行为的诱因。因此,中文国际频道的“碘化钾能够防治核辐射”的消息一经播出,立刻引起民众担忧。

其二,社会危机到来时民众心理素质脆弱、科学素养缺失。所谓“谣言止于智者”,倘若民众足够理性,便不会产生恐慌与哄抢行为。抢购风体现了公众焦虑感和缺乏安全感的集体释放。用碘盐防治核辐射本身荒诞无稽,根源在于国民的科学素养缺失。

其三,抢购人群多为老弱妇孺。这类人群在危机爆发时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不能理性地辨识信息的真伪,理智地判断事件未来的发展趋势,容易盲从和轻信谣言。经历过20世纪60年代饥荒岁月的老年人在危机中更加恐慌,不仅抢购食盐,还抢购酱油和大米。

其四,手机作为传播载体,在人际传播中彰显出强大的传播效果。手机作为新兴媒体,近年来在大众传播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尤其是在危机事件的传播中彰显出特有的优越性。此次“碘盐防治核辐射”的谣言之所以疯传直至发生抢购的集合行为有赖于熟人间的信任度助长了谣言的散播,增加了民众的恐慌情绪和心理负担。

综上所述,官方及时辟谣是制止谣言最有效的办法。在抢购碘盐事发的第二天,国家发改委接连发出呼吁,声称中国食盐供应充足;中国盐业总公司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应急工作机制,要求各地盐业公司确保食盐市场安全供应;专家纷纷依据科学常识号召广大民众理性消费,合理购买,不信谣、不传谣、不抢购。虽然抢购风潮没有完全制止,但恐慌心理已经稳定许多。此外,提高国民的心理素养教育恐怕才是制止谣言的根源。我们的国民教育在心理培养方面一直是一个缺漏。小学至中学的课本里极少提及心理方面的内容,大学里也只是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才涉及。其他专业很少开设类似的课程。从我们的教育体系中可见,心理学基本是一个空白。而社会形态越来越复杂的当下,人们面对的各种心理压力层出不穷,国民不能一味依赖少数心理专家的释疑解惑,关键还要形成自救意识和能力。汶川大地震后出现的心理救助其实就已经敲响了警钟。面对社会危机时,我们的国民应该具有怎样的心理素质?一则谣言,一次抢购风潮,暴露出的社会问题确实值得我们反思。(本文为201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网络舆情监控与构建公共信息空间研究”(11XXW00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本人是该课题成员之一)

注 释:

①Davison. W.P.(1983).The third-person effect in communication.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47.P1-15.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③桑斯坦[美]著,张楠、迪扬译:《谣言》,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年版。

(作者为贵州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副研究馆员)

来源:《新闻爱好者》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