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智库 > 正文

都市类报纸“走转改”的实践与思考

2012-02-03 16:00:20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带着问题走基层,换个角度看问题——思想在“贴近”中净化,感情在“大地”中升华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发展关键期,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如何解决?常堵车、难停车、难打车如何缓解?空气污染、噪音扰民、渣土车横行如何治理?带着问题走基层,换个角度看问题,也许能找到不一样的答案。

2010年起,南京投资180亿元实施以雨污分流工程。正是从那时起,百姓看到的是马路上的围挡、挖坑、施工,有些记者报道的也多是堵车、扬尘、闹心……一时间,180亿大工程背上的大多是骂名。带着这个问题,2011年9月2日,《南京晨报》记者走到南京一个雨污分流工地的“8米深的地下”采访,她发现“工人们手脚并用爬进直径80厘米的管子里,弓着背缩着身,用最原始的方法,坐在洞里,一锹一锹将土铲出来。”“‘挖土的时候脚用不上力,只能是两个膀子和手用力’常年累月地挖土,陈师傅的手掌和手指肚上都是老茧。”……在文章的最后,记者感悟道:“写过不下几百次的雨污分流工程,却从来没想过,雨污分流到底是怎么做的。陈希根、朱红兵、庄永胜……年轻的40岁,年纪大的54岁,他们每天爬上爬下,跪着进进出出。地下,他们爬行;地上,请人们向他们致敬!”此后,《南京晨报》加大了对雨污分流工程的正面报道,增进了广大市民对这一造福百姓工程的理解、支持。

从指责到理解、从批评到表扬,是记者与基层感情融合的结果,是贴近大地的结果。下一次基层,了解一个群体,理解了一项工作。看病难看病烦为不少百姓所诟病,特别是去中医院看病,因为需要抓中草药,队伍常常排出几十号甚至上百号,不少人埋怨药师手脚慢、埋怨“看病十分钟,抓药两小时”。但是当记者走进江苏省中医院的药房之后,发现药师们也在着急。《“黄药师”每天得走10公里》中有这样一段描述:“从发药窗口到药柜最顶端,就10米左右,抓一味药一个来回就是20米,一张方子按照15味药计算,就要300米,平均一个人一天要配40张方子,也就是12000米。有时一味药要称两次,跑的次数还更多,粗略估计,一个配方的药师一天走的路有10公里左右,也就是400米的操场要走25圈。”即便如此,药师们仍然在想尽办法减少市民等待的时间,“为了加快速度,尽量少喝水,少上厕所……”

人们都说供电部门是电老虎,有的记者热衷于报道高电价以及电力部门的曝出来的高工资高福利等等。《南京晨报》记者走近电工副班长吴伟,写了一篇题为《他们每天爬上爬下/是为了征服高空和电场》的报道,说他“一个月能有七八天回家就不错了,大多数情况下他需要24小时待命。尤其在用电紧张情况下,带电作业是必须的,高空、电场等危险也是肯定的”……这样的报道使人们对供电公司增加了解和理解。

装修是个烦人的活,市民挑装修队毛病、装修队嫌市民抠门,双方矛盾不断,但是在记者亲自体验了“最轻松的”砸墙的活时,才发现这一行赚那点钱确实不容易,在《“黄大锤”尘土噪音中生活》中,记者写到,“一阵剧烈的抖动让我猝不及防,电钻差点脱手。”“‘别人能活80岁,我们最多活60岁。’‘黄大锤’老滕半开玩笑地说,干他们这行,对身体最大的伤害是灰尘。‘砸完红砖墙,吐口吐沫都是红的。’”

通过走基层报道,晨报记者学会了用积极的眼光看世界、看问题看社会的主流化倾向,晨报由此展开了以“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心怀大爱”为主题的主流化转型。

记者通过“走转改”不仅增加了对基层的感情,也加深了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对党和政府重要决策部署的理解。建设保障房是项民心工程,2011年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建设力度。有的记者对党和政府的这一决策部署并没有深刻理解。在走基层过程中,《南京晨报》记者采访了低保户胥承武和殷顺英,在2011年搬进廉租房之前他们租住在一间白天都要开灯的房子里,每月租金300元。而他们现在的房子则是全新装修——房间铺地板、厨房有全套橱柜、卫生间有全套洁具和冲淋用具、附近有大菜场、旁边还有好又多超市……而月租仅需22元钱。《廉租房里的笑声》让记者加深了对党和政府这一重要决策部署的理解,也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这项惠民工程给百姓真正带来的实惠。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作出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文化体制改革如何让百姓感知,如何惠民?记者在走基层中采访了大量鲜活报道,《南京晨报》专门开辟了“文化惠民”专栏,先后报道了《每年100多场免费演出送到家门口》《南京作家:我愿意关注公共事务》等一批来自基层一线的报道。此外,《南京晨报》就“加大保障房建设、医改在基层、城乡公共服务”等重大主题推出了“民生工程·民声记录”系列报道,侧重以百姓视角,记录百姓温暖故事,传递百姓温暖声音,以点及面,展示党政府对民生的关注、百姓分享的幸福和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