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智库 > 正文

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人本思想

2012-02-20 15:58:30  来源: 新华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新闻传播过程中的以人为本

在新闻传播过程“传播者——媒介——接收者”中,离不开以人为本的思想,而且不同的角色赋予了以人为本不同的含义。

传播者。从传播者来看,以人为本的思想首先体现为对人才的重视,管理层应该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培养、吸纳、合理重用人才。一方面要合理安排人才岗位,使人尽其用;另一方面,要充分采用人才的思想,为人才思想的发挥提供广阔的天地。

其次,传播者的以人为本思想还体现在传播内容方面,确立以人作为主要内容的报道视点,尽力追求新闻的个人化,要尽量通过人们的个人故事、体验为切入点和线索来报道一个重大的新闻事件,或解释新出台的法规政策等等。美国《最佳普利策新闻奖作品》一书中有一句被西方新闻界奉为经典的话:“新闻之所以重要,主要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人。”新闻是对客观事实的报道,而这个事实必定是有人参与或者与人紧密相关的事实,脱离了与人的关联,新闻事实也就无所谓新闻价值了。所以无论从开掘新闻价值,还是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角度出发,传媒必须要抛弃那种为事件而报道事件、为主题而报道主题、为经验而报道经验的抽象、空洞的新闻报道方式,而要确立以人作为主要内容的报道视点。《南方周末》之所以受到读者热捧,个人化的报道方式是其一个非常大的亮点。比如报道北京奥运会,在这举国同庆之时,《南方周末》的报道不是大篇幅记载奥运会的盛况,也不是一味介绍祖国今天的繁荣昌盛,而是在记载无数个普通人生活的同时穿插进去奥运的元素,让读者切身感受到了奥运会对北京人以及全国人民的影响;同样在报道汶川地震中,《南方周末》选取具体人物的某个具体事件或者某个具体场景,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这不仅在对重大事件的报道中体现明显,而且这是《南方周末》的一贯叙事风格,包括某个节日、某次矿难等,都能从小人物入手,让报道真实可信、有血有肉。

接收者。从受众来看,人本思想首先体现在新闻报道要贴近民生,制作广大受众喜闻乐见的高质量节目,实现新闻报道平民化。孙玉胜称电视媒体为“家用媒体”,一语中的地指出:“观众是舒服地歪在自家客厅里,或者是靠在床头上看电视,在这样的环境和心态下,难道会有人愿意请一个‘家庭德育教师’,站在自家的客厅,甚至站在自己的床前来教训自己吗?”在这个观念多元化的时代里,人们不会愿意让任何一种新闻媒介在自己茶余饭后的闲暇时间里对自己指手画脚,告诉自己是非对错。沟通、交流、平等、自由才是人们能够接受的。这就要求广大媒体人在报道新闻、制作节目时,语言应通俗易懂,制作出受众乐于接受的节目,使受众在不知不觉中认同媒体的观点,对媒体的报道心服口服。但在此过程中,在体现受众人本思想的同时,一定要把握好适度原则,不可以使平民化转变为庸俗化、娱乐化,猎奇和危言耸听,使节目成为一味娱乐与低俗的俘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