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刚刚结束的2010-2011年度优秀教育新闻评选中,作者与同事合作采写的几篇稿件在300多篇送评作品中胜出,摘取多个奖项。在全国媒体对新一轮教育改革密集报道的情况下,这些作品能够获得评委青睐,作者认为关键在于紧紧围绕新一轮教育改革的“破题”思路,抓住读者眼球。教育改革需要注入温情、构建制度,坚定信心,报道必须注重结合民众期待和社会关注,将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那些感性的变化、理性的思考真实客观地记录下来,并用媒体视角引导舆论、引发共鸣。 文/吴 晶 当我再次回顾获奖稿件的采写过程,不禁回想起过去两年间,我和同事们亲历的很多次采访:胡锦涛总书记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回信,在湖北省十堰市柳林幼儿园亲切看望小朋友和幼儿教师,就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要求和希望。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连续召开五次座谈会,几乎每次,座谈会都会超时,与会者无一不是言辞恳切、直陈利弊。我们走访基层学校,暗访课外补习班,走进山区,访问受到国家资助的寒门学子……每一次采访,都使我感到,教育改革需要注入温情、需要构建制度,更需要坚定信心,而我们的报道,必须注重结合民众期待和社会关注,将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那些感性的变化、理性的思考真实客观地记录下来,并用媒体视角引导舆论、引发共鸣。 用新闻的笔触描摹温情 2010年春节前夕,教育规划纲要正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期间,我和几位同事选取了助学、奥数和新课改这三个民众比较关注的教育主题,采写了一组民生调查报告。其中,同事们写下的《求学路上,给孩子一个公平的起点》,至今还让我这个从事教育新闻报道多年的记者感动着。在河北省魏县,同事们采访了一名16岁的少年李园园。文中写道:这个爸爸病逝、妈妈改嫁、一直跟爷爷、奶奶住在一起的少年“一身运动打扮,看起来跟别的孩子没什么区别”,但是,说到“爷爷不得已去山西的工地打工,为我挣学费”,他“哭了”。没有形容词,也没有记者的评价,只是短短几句话,就把这个孩子贫困的家境和艰难的求学展示给读者。在吉林省长春市,记者用同样的笔触写下一个来自单亲家庭的女孩儿徐家新的上学路:“尽管冬天里天黑得很早,但徐家新也只能自己回家。因为患上了严重的哮喘病,从三年级起,妈妈就再没接送过她了。” 寥寥数笔,将两个孩子求学的艰难处境展示给读者,再引申到国家助学政策的出台以及随之而来的改变,通过个体命运的波折和境遇的反差,教育政策带来的变化已经跃然纸上,令人信服。最精彩之处还在最终落笔时,记者依然用对贫困家庭学生的细节描摹,继续牵动着读者的心——“虽然生活上依然拮据,但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学习却是异常快乐的。只是现在,他(李园园)还不习惯对人微笑。” 一个16岁的少年,在阳光的花季,还不习惯对人微笑,这是多么抓人的细节,又是多么令人震撼的细节。每一个读到这篇报道的人,都会品味其中的深意:国家助学政策为这个孩子送去了希望,但这只是教育公平实现的第一步,这些孩子还需要更多的温情和关爱,让他们的上学路多一些美好,多一些力量。 我也联想到,近年来,很多教育政策推出时,我们都是从“人”入手。免费师范生制度推出伊始,我们随首届免费师范生同上第一堂心理教育课,用他们在课上对家乡、对母亲、对政府的自发感激,呈现党和国家重推这项制度的初衷;“阳光体育”的口号提出时,我们与小学生们一起上体育课,记录小胖墩们从适应到喜爱体育课的有趣过程,突出让孩子们奔向操场、拥有健康的主题。 实践证明,凡是“从人入手”的稿子,总是会取得不俗的传播效果。从事教育报道,必须要挖掘并呈现这种价值在个体身上的影响,从而去传递教育具有的内在价值。抓住了人,抓住了教育与人的关系,教育报道必然能更加打动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