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新媒体 > 正文

下一个“新媒介”在哪里?

2012-03-27 15:50:49  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视频加载中...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新媒体将愈加深刻地渗入并改变我们的生活。拒绝变化,闭目塞听固不可取;试图一次次忽略那些看似“过客”的媒介产品,等待“终极产品”的出现而后一劳永逸,亦非上策

你尝试过语义搜索吗?你分得清安卓系统与苹果系统的区别吗?你曾注册过一个以上的社交网络,并在上面寻找和联络朋友吗?

这不是科技知识测验,而是现实的媒介生活问答。对于不同的人,上述问题的答案可能大相径庭。

1986年,一位名叫詹姆斯·贝尼格的美国人,曾用这样一段话感慨现代媒体技术发展之迅猛:“只是在一个人一辈子的时间里,就出现了实际上在一个世纪后仍然使用的基本传播技术:摄影术和电报(19世纪30年代)、旋转式动力印刷(19世纪40年代)、打字机(19世纪60年代)、跨洋电缆(1866)、电话(1876)、电影(1894)、无线电报(1895)、磁性录音带(1899)、广播(1906)、电视(1923)”。

贝尼格的感慨止于电视。20多年后,借用这位著名社会学者的表达方式,我们看到,在仅仅一个孩童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的时间里,又发生了一场足以震撼整个人类社会的新传播革命,这场革命的主角是互联网。

创新是这轮变革的主题。过去的10多年中,从电子邮件到即时通讯,从www到博客微博,从桌面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新鲜的名词、应用和媒体形态层出不穷。经验和理论都表明,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媒介急速创新的年代。一个广为引用的数字是,从0到5000万用户,电视用了13年,而微博只用了13个月。

在人类的绝大部分历史中,相临的两代或数代人通常拥有相似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经验,故而传统得以延续,经验得以传承,秩序得以维系。然而,今天,一个5岁孩童手中灵活摆布的鼠标,却足以使他70岁的祖父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有人说,社会就像肌体,媒介就像神经。如今,“神经系统”的快速发展,使我们的社会肌体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不适”。面对急速的变化,一些人显得不以为然,认定那与自己的生活并无太大关联;另一些人则显示出困惑和惶恐:“下一个”会是什么?以及,我会不会被这个社会抛弃?

从表面上看,今天我们所面对的许多互联网或科技产品,都呈现出“各领风骚三两年”的“短命”特征。10年前,报纸上谈论的是“政府上网”和个人网站,今天,最热门的话题则是政务微博和社交网络。然而,细观这纷繁变化的新媒体形态,其背后有一条明晰的主线,那就是使信息日益摆脱时间、空间和文化等的束缚,让每一个个体拥有更为强大的传播力和话语权,彰显“我”在传播体系中应有的作为“人”的地位。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新媒体将愈加深刻地渗入并改变我们的生活,重塑人们的交往形态以至社会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说,“下一个”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应对。无论对于政府、企业还是个人来说,拒绝变化,闭目塞听固不可取;试图一次次忽略那些看似“过客”的媒介产品,等待“终极产品”的出现而后一劳永逸,亦非上策。正确的选择是,主动因应每一次变化,在积极的尝试和不断的创新中保持与时代脉动的同步,如此,我们方可成为新媒体技术的驾驭者,而非信息革命的牺牲品。(王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