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智库 > 正文

走出“全媒体”的集体迷思

2012-04-01 14:50:04  来源: 人民网-传媒频道  作者: 陈国权  
视频加载中...

“全媒体”记者:难以为继

“全媒体记者”是指那些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记者。在采访中,“全媒体记者”一般都是相机、摄像机、笔记本全副武装,运用文字、图片、视频、手机报和电子报刊等形式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全媒体式的报道。

建立全媒体新闻技术平台之后,许多媒体开始推出“全媒体记者”。一些报业集团甚至要求所有记者都要成为“全媒体记者”,因为“报网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潮流,纸媒记者向全媒体记者转型也是必然趋势。”。

从国内外传媒界的情况来看,一般的传媒机构通常在两种情形下需要“全媒体记者”的出现,一是重大战役性报道,二是重大突发事件报道。前者由于记者名额有限,后者由于到场记者较少,因此都需要在一线采访的记者一人肩负多重任务,发挥多面手作用,尽可能多地给编辑部发回文字、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信息,以满足本传媒机构内部各种媒体的需求。另外,一些规模较小的媒体,出于节约成本的考虑,也可能要求其记者成为“全媒体记者”。

但是,对于一般传媒机构来说,要求所有记者都成为“全媒体记者”,或者说将“全媒体记者”作为对所有记者的日常要求,既无必要,也不现实。

首先,最简单的,“全媒体记者”什么都得会,什么都要做,一次两次可以,长此以往,体力和精力都承受不了。

其次,最重要的是,“全媒体记者”采集的新闻信息在质量上必然会受到影响。各种报道形式有各自的特点和专业要求,“文字报道要求在掌握翔实材料基础上的客观公正和深度,适合展示逻辑性强的复杂内容;视频报道则画面先行,叙事要求直接生动故事化口语化;而摄影报道更是有其独特的拍摄发片规则和要求,又与视频拍摄原则异曲同工。”“全媒体记者”不可能在所有领域都具备足够的专业性,从客观上说,“全媒体记者”往往是单兵作战,所携带的采访工具必须轻便,通常都不是专业的,比如摄像机就被简化成“掌中宝”,而照相机也被简化成一般的数码相机,这样采访出来的视频和图片仅仅只能满足基本的要求,而不可能具有多高的专业水准。从主观上说,一名记者的精力总是有限的,要求他能精通所有类型的信息的采访制作,肯定不现实。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也正因为分工越来越细,所以效率和质量才越来越高。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全民摄影时代仍然需要专业摄影记者的重要原因,因为专业摄影记者拥有专业的眼光、专业的判断和专业的技能。(本文发表于《新闻记者》2011年第4期)

注释:

①张莉、于雷:《“全”的战斗力——关于全媒体的一点思考》,《青年记者》2010年8月中

②罗鑫:《什么是“全媒体”》,《中国记者》2010年第3期

③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新闻记者》2009年第7期

④蔡立、范以锦:《范围经济视角下的全媒体运营及思考》,《中国报业》2010年6月

⑤张向东、齐志勇、胡冬华:《关于全媒体时代的发展构想———2010年中国城市报业传媒高峰论坛综述》,《新闻研究导刊》2010年第2期

⑥汤代禄:《全媒体采编技术平台趋势与实践》,《中国传媒科技》2010年第6期

⑦王伟、赵庆博:《论全媒体打造与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新闻导刊》2009年第4期

⑧温海玲杜骏飞:《变革时代的战略理性—全媒体热潮中的冷思考》,《电视研究》2009年第7期

⑨宫礼、吴国辉:《无所不至无时不在新安晚报跨进全媒体时代》,《新安晚报》2010年11月22日

⑩《实现全媒体经营是地市报发展的关键》,《新闻传播》2008年第12期

宣舒平、孙道荣:《〈萧山日报〉的全媒体构想和实践》,《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7月29日

梁益畅、张垒:《成都报人新媒体方法论》,《中国记者》2010年第9期

罗婷、陈国权:《“我们只是票友”——报业领军人谈报业新媒体》,《中国记者》2010年第8期

韩志国:《全媒体新构建》》,《中国传媒科技》2010年第5期

《宁报集团打造全媒体数字技术平台》,《新闻传播》2008年第12期

郑强:《从传统报业到全媒体的探索之路》,《传媒》2008年第10期

陈国权:《现阶段媒介融合易产生的负效应》,《中国记者》2009年第6期

张蔚蔚:《一个全媒体记者转型的实践与思考》,《新闻实践》2010年第7期

周瑜:《累并快乐着的全媒体记者》,《中国记者》2010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