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要想富,先修路。”“路”对于脱离贫困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交通运输的先决条件,另一方面它还是最基本的信息传播方式。专家学者的研究和世界各国的实践也都表明,架起信息交流之“路”,是消除贫困,增进社会融合,将偏远地区的人们拉入现代社会发展洪流的首要工作。在互联网诞生之后,很多学者都将它作为缩小贫富差距,落后地区和国家追赶先进发达国家的一个最重要的工具。但有事实表明,对于贫穷国家和地区的人们而言,填平数字鸿沟,融入现代信息社会的起始路径可能是手机而不是互联网。在这方面,《The Economist》(《经济学家》)上的一篇文章《The real digital divide》(《真正的数字鸿沟》)对我们有些启示和借鉴意义。这篇文章谈到了手机对于贫穷国家和地区人们的巨大作用,也由此可以反衬出目前我们对于手机这个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发展、趋势、产业潜力、盈利模式等非常热闹的研究中似乎还缺少点什么。 《The real digital divide》的源起跟踪了联合国所发起的一个“数字融合基金”项目运作情况。这个“数字融合基金”的宗旨在于改变在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和传播技术资源占有不均等的情况,使那些较为隔绝和孤立的国家和地区融入信息时代。和之前的很多学者一样,这个项目的组织者原来认为只要把贫穷的国家拉进互联网就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富裕起来,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却发现要想达到这样的目标却近乎神话。原因非常简单,数字鸿沟的出现并不在于技术本身,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经济原因。在那些贫穷的国家,很少有人拥有电脑,更不要说接触互联网了,因为他们太穷了。更为糟糕的是,即使你能挥舞魔棒,给每一个家庭都装上一台电脑,情况也不会有多大改变。如果很多人都没有食物,房间没有电,而且大多数还是文盲,不会阅读,电脑又有什么用呢?对于很多穷人来说,“虚拟化生存”太过奢侈,遥不可及,现实生存才更为迫切,他们要为更多非常实际的事情而奔波,例如食物、健康医疗,还有社会保障,等等。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去运作这笔“数字融合基金”就成为在每次会议中热烈讨论的内容。过分强调发展中国家在数字技术使用方面非常落后的形势显然不妥当,而在偏僻、落后的农村建设电脑网络,其好处也并不明确——这些做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对填补数字鸿沟的实际帮助不大。要更好地利用技术推动真正的发展,而不仅仅是囿于技术本身,沿着这样的方向去考虑,问题的答案自然会浮出水面:应该推广的是手机,而不是电脑和互联网。 手机最妙的地方在于,它对于持续性电力的要求不高,即使是不会阅读、不会写字的文盲也能使用。在孟加拉国的农村,手机的租用非常普遍。农民和渔夫用手机联系不同地区的市场为自己的产品寻找最高的价格,小商贩们用手机寻找货源。在赞比亚和其他一些非洲国家,手机成为支付手段。在赞比亚的首都卢萨卡,一整车可口可乐的价值是1000万克瓦查(赞比亚的货币),约合2000美元。这笔钱是当地人年收入的10倍,全部现金要是拿在手里会非常麻烦,也容易招来小偷,所以可口可乐告诉它在赞比亚的300个经销商不要用现金支付,而是通过手机,整个过程只需要30秒钟,由运货的司机出示发票,还有远程电脑记录整个交易的过程。除了可口可乐公司以外,一些小干洗店也允许顾客用手机来支付账单。赞比亚的加油站、很多大商店,甚至还有饭店也采取同样的做法。 在非洲的一些国家,人们甚至还创造了一些发达国家的人们想象不到的利用手机的方式。例如一个村子里的村民通过小额信用贷款买了一部手机,其他人则用按分钟计价的方法来租用,这样手机的主人就能获得并不太多的利润,他用这笔钱来偿还贷款和维持生计。当来电话的时候,手机的主人就把手机带到被呼叫的人面前,让他接电话。有的通信公司还设立了翻译短信的职位,专门为那些不识字的顾客服务。这项服务非常受欢迎,因为短信比语音通话要便宜很多。[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