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摘要】电视职场真人秀节目的再次火爆,凸显了电视媒体人本化传播的回归趋势。从对第一财经《谁来一起午餐》的内容取向、叙事技巧、符号结构的分析中,可明显窥见人本化传播策略于其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节目的服务性、指导性诉求,在对信息的动态性、全方位呈现中体现的生活本真,以及符号结构的多话语表达,均是对人本化传播规律的具体遵循与实践。 【关键词】职场真人秀;内容取向;叙事技巧;符号结构 2010年以来,以《职来职往》、《非你莫属》为代表的一系列借鉴“相亲节目”元素的职场招聘节目火爆荧屏。继2006年前后的热潮之后,电视职场真人秀再次受到受众的欢迎。职场真人秀,就是“利用影视手段再现一个完整的职场高端人才招聘过程,将平素只发生在企业人力资源办公室里的面试情景放到了电视镜头下,增加了适合电视表现、更加富有现代商业竞争特点、也更容易在短时间内激发出最本能的职业素养的商业实战等环节,从而将商业的实用性、招聘的悬念感、竞争的激烈性与电视的叙事特征糅合到一起,被更广泛的人所关注”[1]56。职场真人秀节目的再次火爆,一方面得益于宏观经济形势下的求职难、创业热,另一方面也凸显了电视媒体人本化传播的回归趋势。 人本化传播就是指“回归人最本能的状态,调动人的全部潜能和感官传播信息的状态。它以一种生命状态进行信息的传播,具有传播动态性、信息全方位性,体现了生活的本真、人体的本能、事物的本性、电视的本质”[2]。与新兴的《职来职往》、《非你莫属》等节目中众多选手轮番上阵不同,上海文广第一财经频道与唯众传媒联合打造的《谁来一起午餐》,仍然坚持了2007年开播以来的精选选手、众智协助的节目形态。该节目在未设置高额创业基金、无言语出位的评委与选手的情况下仍能获得较好的收视佳绩,与其坚持人本化传播策略不无关系。本文将从内容取向、叙事技巧、表达方式等多个层面分析《谁来一起午餐》作为职场真人秀节目的人本化传播策略。 内容取向:泛经济播出平台上的服务性诉求 在分众化传播时代,频道专业化是各大电视媒体经营单位为满足不同受众的特定信息需要,在内容编排上做出的适应性调整。每一个专业化频道均力图使其主打内容特色鲜明,使频道内的节目能形成内容取向上的统一性和独特性。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吸引着世界的目光。经济现象、经济政策、经济生活也与每个国内受众息息相关,成为大众的主要信息需求。电视经济频道、财经频道便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了长足的发展空间。 《谁来一起午餐》的联合出品方第一财经传媒,其旗下播出平台第一财经频道、东方财经频道及宁夏卫视,均具有鲜明的经济类、财经类媒体特征。因此在这些播出平台上传播的《谁来一起午餐》的内容也天然具备了泛经济类题材的底色。无论是该节目开播之初定位的“商务智性脱口秀”,还是现在定位的“职场PK脱口秀”,其节目主旨始终围绕着“发掘职场精英潜力,传承企业家精神”[3]。两名普通创业青年在近一个小时的节目中经过多个环节的竞争,获胜方最终将赢得与中国顶尖商业领袖、投资人和金牌职业经理人共进午餐、单独辅导的难得机会。节目中由相关行业的商业领袖担任导师角色,对创业选手的商业模式进行现场点评。另有4位“脑库”嘉宾分别作为偏向理性的“左脑”和偏向感性的“右脑”,对创业青年进行多轮考察与测试,使其创业历程、商业逻辑、性格特征等得以充分展现。节目中生动的商业案例分析,现实的经营情景模拟,创业青年、嘉宾、导师的商业智慧碰撞,无不指向节目的目标受众——白领、职场精英、新锐创业者。极具商务特色的节目内容取向和鲜明的目标受众定位,凸显了该节目以受众需求为本的人本化传播特点。 值得肯定的是,《谁来一起午餐》的内容并未浅表性地停留于经济、商务话题的娱乐化呈现,而是注重内容的服务性与指导性。有学者认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土壤通常会促使媒体产生两种方向的转变,一种是泛娱乐化,也就是巴赫金的狂欢节理论,游戏娱乐,大众狂欢,所有的人欲借此忘掉烦恼,甚至麻醉自己;另一种则是对精英文化的诉求,即随着经济地位的变化,越趋向社会上层的人,越需要不断增加专业知识来保全自己的位置,以期向更高处攀登。”[4]相较于新近的职场招聘类节目,《谁来一起午餐》在内容取向上更接近后者的诉求。其选手挑选更为精当,每场只有两位选手,要求选手具备2年以上的创业历程或5年以上的职场经验,同时还需拥有一定的创业实体。选手的创业经历可为目标受众提供商业灵感。“脑库”嘉宾由企业高管、管理专家、心理专家、职场达人等构成,最终会与获胜者共进午餐的现场导师,更是业界的顶尖商业领袖。嘉宾们与导师对创业模式深层次、多角度的点评、分析与指导,更有助于目标受众对照审视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创业设想。因此节目诉求也在对服务性与指导性的重视中得以升华。 叙事技巧:真人秀元素的多时空糅合 电视的人本化传播,是一种符合人的认知心理的传播形式。受众会将电视传播内容与生活经验体系相对照,往往符合生活经验与生活流程的事物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与理解。因此电视的人本化传播中,其叙事也需在动态性、全方位的信息呈现中体现生活本真。 “叙事的基本含义是讲述包含时间过程和事件转变的一个完整故事,以某种悬念方式结尾的叙事或故事显得支离破碎的后现代叙事并没有从根本上解构这一原则。讲述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既是叙事形式及叙事效果的必备条件,也是叙事作品的根本目的。”[5]无论何种文本形态的叙事作品,均需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过程与故事。在电视节目中,真人秀最大限度地遵循了这一规律。电视真人秀“作为一种电视节目,是对自愿参与者在规定情境中,为了预先给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规则所进行的竞争行为的真实记录和艺术加工”[1]6。规定的情境、竞争的行为、真实的记录使《谁来一起午餐》具备了明显的真人秀节目特征。 在2010年6月改版后,《谁来一起午餐》新增加了“团队实战任务”的外景挑战环节,更强化了真人秀特点。《创意艺术品专场》一期中,两位选手被带到一个老年公寓,带领各自作战团队协作完成人气大比拼的任务,规定时间内能吸引到更多的老年人参加其组织的活动的团队即可获胜。“团队实战任务”环节中包括双方团队的战前讨论、活动主题展示、说服、揭晓结果的完整过程。实战任务的老年公寓这一真实性情境使过程与结果充满了不确定性因素,选手往往会在说服老人参与其活动的过程中,经历出击、受挫、再出击的曲折过程。选手的实战表现通过短片的形式完整记录与呈现,叙事因其真实性而增加了过程的曲折性、戏剧性,强化了悬念效果。 演播室内与外景的场内外多时空以倒叙、插叙等方式的糅合,使故事时间重新组合,突破了讲述时间的单向线性模式,丰富了故事维度与故事情境,也为强化戏剧冲突、立体化展现选手特点提供了空间,使整个节目及竞争在故事的形式下曲折发展,不断出现的大小悬念让观众始终保持了较高的收视积极性。 符号结构:脱口秀形式的多话语表达 《谁来一起午餐》的制作方将其节目形态定位于“脱口秀”,体现了该节目在传播中对语言符号的倚重。节目中,主持人、选手、导师、“脑库”嘉宾以及场内观众、外景活动参与者,这些不同主体的言语符号构成了整个节目的主要话语体系。 有研究者指出:“在研究话语层时,叙事学家聚焦于表达事件的方式与表达对象之间的结构关系,对各种叙述手法进行系统分类,以建构叙述语法或叙述诗学。”[6]热奈特在《叙述话语》中将话语分成三个范畴:“一为时态范畴,即话语与故事的时间关系;二为语式范畴,包含叙述距离和叙事角度这两种对叙事信息进行调节的形态;三为语态范畴,涉及叙述情景以及叙述者与接受者的不同表现形式。”[6]《谁来一起午餐》中,主持人的语言作为提示性、引领性的话语出现,话语时态、叙事角度的转换也由主持人完成。两位选手作为节目的中心人物,成为各自故事的主要叙述者,阐述各自的商业模式、盈利方式。导师与“脑库”嘉宾的提问、点评起到了不断推进或拉开叙述距离的作用。在选手与导师、“脑库”嘉宾的一问一答间,叙述者与接受者的身份与语态也不断发生着转换。 表演理论学者理查·鲍曼认为:“在研究表演时,听众或是观众也是非常重要的,听众或是观众的参与协作是表演的一个重要有机构成部分。表演者会邀请观众关注其表达行为,并品评其言语交流行为如何有技巧地、有效地完成。作为交流性展示的一种模式,表演是在表演者与观众相互协作中完成的。”[7]由此就不难意识到《谁来一起午餐》中现场观众参与点评的意义所在。即使节目中现场观众的话语没有得以呈现,这一角色在演播室内的存在也对选手、导师、“脑库”嘉宾的“表演”起到了协作参与的功能。 《谁来一起午餐》的节目环节分为“X档案”、“商务通行证”、“心智密码”,功能分别为背景与人物介绍、商务模式阐述、创业故事的感性表现。三个环节中主持人、选手、导师和“脑库”嘉宾在阐述、提问、回答的过程中,不同主体的言语不断交叉碰撞,产生智慧的火花。而“脑库”嘉宾则设置为“左脑”、“右脑”的不同阵营,分别代表了偏重于理性的思维方式和感性的思维方式。两种不同思维方式下的话语角度差异增强了语言的内在张力。 另外,节目也很重视非语言传播符号的运用。除常见的音效、灯光、镜头语言的变化外,该节目还加入了对“心跳指数”的表现。通过佩戴在选手手腕上的脉搏测试仪计算选手即时心跳速度,并显示在各自背后的立柱上。节目进行过程中,随着悬念的不断增加、最终结果揭晓时间的临近,观众可以通过立柱上心跳指数上升、下降的变化感受选手的内在心理活动状态,拉近了观众与选手的心理距离,也丰富了观众对选手外在表现、话语表达的理解层次。节目中现场心理专家、“脑库”嘉宾所提出的一些心理测试题,选手在作答的过程中观众往往也参与其中给出自己的回答,两者共同作为答题者的身份重合再次增强了选手与观众的联系。所有这些联系均使观众最终与选手一样,对节目最后谁将获得“午餐”机会的结果充满期待。 从对《谁来一起午餐》的节目内容取向、叙事技巧、符号结构的分析中,可明显窥见人本化传播策略于其中起到的关键性作用。节目的服务性、指导性诉求,在对信息的动态性、全方位呈现中体现的生活本真,以及符号结构的多话语表达,均是对人本化传播规律的具体遵循与实践。面对新兴媒介形态的异军突起及受众的分众化趋势,回归人最本能的状态、调动人的全部潜能来感受生活的本真,或是当代电视传播的出路。 (本文为北京工商大学重点建设学科——新闻学学科建设项目资助成果,项目编号:201044;国家广电总局社科项目“中国经济类电视节目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尹鸿,冉儒学,陆虹.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56. [2]张芹.电视传播的人本化回归[J].新闻采编,2009(5). [3]《谁来一起午餐》,http://blog.sina.com.cn/shuilaiyiqiwucan. [4]刘力军.电视职场节目的哲学思考[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4). [5]刘云舟.对于电视传播的叙事学考察[J].新闻大学,2010(1). [6]申丹.叙事学[J].外国文学,2003(3). [7]李翔.表演理论框架下的真人秀文本特征分析[J].现代视听,2011(1). (作者为北京工商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新闻系讲师,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