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摘要】距离既是有形的、可以测量的,又是无形的、难以把握的。媒介距离主要包括地理距离、社会距离和心理距离,不同形式的距离赋予其不同的内涵和影响。在传播与媒介走向融合、走向多元的大背景下,媒介距离的传播特质,媒介内容、传播者及受众等各种传播要素之间复杂多样的距离关系,成为传播的重要因素而凸显出来,传播全球化、网络化和商业化等媒介现实则是影响媒介距离互动效果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媒介地理学;媒介距离;地理距离;社会距离;心理距离 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G.Simmel)首次将距离概念赋予了主观性的色彩,对个体自我与事物、他人、观念、兴趣等周围生活环境之间的关联的模式进行了探讨。他认为,“距离”是人与人以及人与物之间的一种关系,“距离”的实质在于它创造了一种主客关系,“距离”是自我与周遭环境的一种关系。[1]在对社会学、心理学、文艺美学、戏剧理论等人文社会学科中的距离概念进行梳理之后,可以发现各学科对距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即地理距离、社会关系距离和心理距离。在对新闻学和传播学的理论梳理中,也可以看出在新闻传播学领域,虽然还没有学者明确提出“媒介距离”这一概念,但在实际的研究中,的确或多或少涉及了这一研究领域。[2]那么,在大众传播中,究竟应该如何界定“媒介距离”这一概念,媒介距离又具有怎样的性质和特征呢? 媒介距离的传播特质 在大众传播中,距离是普遍存在的。所谓媒介距离,是指在传播过程中以文本为中心,在传播内容、事实、传播者和受众之间所构成的不同距离的总称。对大众传播实践来说,媒介距离不仅是一种影响媒介传播效果的因素,而且也是传播者可以充分利用的资源。正如利科所指出的:“在我看来,文本更像主体间相互交流的一种特殊情形:它是交流中间距的范型。同样,它展示着人类经验的历史真实性的根本特征,即在距离中并通过距离交流。”[3]大众传播正是依赖距离才产生并存在与发展的。 (一)媒介距离的矛盾性。 距离的矛盾性也称“距离的二律背反”(the antinomy of distance)。提出这一概念的英国心理学家布洛(E.Bloch)认为,“距离”的作用包含两个方面:“它具有一种否定的、阻止性的方面——切除事物的实际方面和我们对它们的实际态度,以及一种肯定的方面——在这种阻止性的距离行动基础上提炼我们的经验。”[4]朱光潜对布洛的理论解释道:在美感经验中,我们一方面要从实际生活中跳出来,一方面又不能脱尽实际生活;一方面要忘我,一方面又要拿我的经验来印证作品,这不显然是一种矛盾么?事实上确有这种矛盾,这就是布洛所说的“距离的矛盾”(the antinomy of distance)。[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