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智库 > 正文

论媒介距离的传播特质及其现象和成因

2012-07-31 21:43:33  来源: 新闻爱好者  作者: 邵培仁 杨丽萍  
视频加载中...

不同职业的受众由于接触的专业知识不同,在接受大众传播媒介上的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报道时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例如,大众媒介的科技报道专业性很强,经常要使用一些生僻难懂的术语,导致科技报道成了一种“内行不爱看,外行看不懂”的文本。对农节目的主要内容是向农民传播科学。如何让专家的科学成为百姓的科学?就需要让科学走进农民的真实生活,真诚地为农民服务。作为一种直接服务于农民生产和生活的节目形态,需要一种低位进入的姿态,要从农村最常见、最普遍、最急需解决的小问题入手。[16]

第二,语言的差异是造成人类无法传播交流的形成媒介距离的重要因素。从人类诞生之日起,语言就是人类传播的重要符号,到了电子媒介占统治地位的时代,语言成为大众媒介上使用最频繁的符号。语言是人类最古老的纪念碑,是我们的历史、文化和精神的最佳载体;是人类进行交际与传播的根据,是我们认识世界、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不同的语言包含着不同的社会文化内涵,《圣经》中记载的“巴别塔”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语言对于交流和传播的重要性。

第三,社会文化差异造成的媒介距离也是常见的。以中国的春运为例,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农历春节的重视以及对全家团圆的愿望,使每年的春节迁徙都会出现上亿人回家探亲的壮观场面。机场、火车站、汽车站里人山人海;高速公路也是汽车连接成行。人们利用各种交通工具,赶在大年三十之前回家团圆。春运也成为每年春节前后各家媒体关注和报道的重点。中国人对春运报道习以为常,还会通过媒体相关报道安排春运期间的购票、出行。而处于不同社会文化环境中的外国人很难理解我国大众媒体上春运报道中所包含的那种对家、对团圆的祈盼之情。英国《金融时报》则将中国的春运称之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类迁徙,如史诗一般的人口迁徙”。

第四,种族是影响跨文化传播中的媒介距离的要素。媒体对不同种族的态度通过媒介内容传播给受众,从而使受众对其产生某种刻板印象。尤其是在种族单一的国家,受众很少能直接接触到其他种族人群,他们对其他种族的印象几乎完全来自媒介的描绘。美国黑人在20世纪漫长的电影发展历程中,一直被塑造成五种刻板形象:汤姆、浣熊黑人、悲剧混血儿、老奶妈和野蛮黑人。[17]在格里菲斯的作品《一个国家的诞生》中,黑人被描述成野蛮的、喜欢惹是生非和攻击他人的形象。

即使身处同一种文化环境中,由于不同阶层间在职业、受教育程度、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差异,也会使受众无法理解媒介中的传播内容。随着大众传播媒介技术手段的进步,受众由于社会经济地位导致“知沟”越来越大,社会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新的传播技术所带来的信息变革并非对所有人都是均等的,不同的受众由于职业、受教育水平、社会地位、经济能力等方面的社会距离,利用新媒介获取新知的能力是不同的。社会弱势群体、受教育程度较低者和社会地位较低者在信息的获取和利用方面与社会上受教育程度较高人群的差异变得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