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三项学习教育园地 > 正文

追记翟树岩和他的春耕报道组 一片赤诚为农民

2013-03-29 10:22:47  来源: 央视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春耕大忙之时,中央电视台第七套农业节目记者翟树岩、谭老丫、客雯,于2013年3月17日前往四川省宜宾市,投入春耕一线的新闻报道。他们先后深入宜宾市、筠连县、内江市、资中县、隆昌县二十多个乡镇,六十多个旱情严重的村庄,获得了大量第一手的新闻素材。3月21日,在隆昌县采访结束之后,三位记者前往另一个受旱严重的地区——眉山市,下午4时许,在距离宜宾市20公里的高速公路上,随着一声巨烈的撞击声,这支三人春耕走基层报道小组的拍摄停了下来——三位记者所乘坐的采访车与前方货车追尾碰撞,导致车前部严重变形,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翟树岩同志头部受到剧烈撞击,鲜血迸出,顷刻间染红了前挡风玻璃,接着被撞击后的采访车在高速公路翻滚滑行100多米,在此期间摄像机又撞入翟树岩的胸部。记者翟树岩终因伤势太重不幸牺牲。在营救过程中,他还死死的抱着摄像机,并用手艰难的指着机器的卡,似乎是说里面还有很多拍摄的素材……

他永远离开了所热爱的农业新闻事业,终年58岁。同车的记者谭老丫、客雯受伤。

对于常年奋战在基层一线的农业新闻记者来说,这原本是一次和平时别无二致的采访,而这次记者翟树岩却永远留在了春耕一线的报道路上……

一片赤诚为农民

去冬以来,受持续少雨影响,我国多省陆续出现旱情。刚刚完成在河北省邯郸市春耕走基层拍摄的翟树岩、客雯,又辗转赶赴四川省宜宾市,与先期到达的记者谭老丫汇合,报道当地的春耕抗旱。筠连县地处四川、云南两省交界处,群山起伏,此次干旱时间已长达半年,特殊的地理环境让农民饮水及灌溉全面告急。在从当地农业部门了解情况后,三位记者立即赶往了筠连县旱情最为严重的筠连镇旗隆村。旗隆村位于大山深处,海拔一千多米,由于极度干旱,村民急于寻找水源,村民连续打了5口井,却全是废井。三位记者到达打井现场后,记者翟树岩火速投入工作,跟踪拍摄了一位返乡打井的农民工。在八米深的井下,拍摄这位村民用双手一点点扒土挖井的现场,一直扛着摄像机的翟树岩发现,此时小伙子的双手已满是泥土和血污。拍完镜头他留下了眼泪,紧紧的拉起村民的手。而让他更加放不下的是日益严重的旱情,在那里他不仅详细的记录了农民的抗旱工作,还与村民一同打井,一边挑着挖井的泥土,一边喝着苦涩的井水。他骨子里对农民的感情,是那么深厚和诚恳。在四川雅安贫困山区的悬崖小学采访时,他看到贫困孩子生活困难,把身上的全部现金2000多元分成20份,悄悄的放在孩子们的书包里;在四川凉山州昭觉县四开乡拍摄艾滋遗孤时,他又是将全部现金1000多元,送给孩子们当回家的路费。他常说农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察农民之苦,急农民之所急,问农民之所需,才是一名合格的农业记者。

尽记者之责任

记者的首要天职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向外界传递真实的信息。农业记者的天职就是为亿万农民服务。为了尽可能多地拿到第一手的新闻素材,三位记者不辞辛苦,辗转多地。5天时间跑了3000多公里,其中有近1000公里的山路,走访了六七十位农户。为了节省拍摄时间,他们早出晚归,把所有能利用起来的时间都用来拍摄。累了就在车上睡会儿,晚了就住在村子里,饿了就吃顿简单的农家饭。凭借着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老翟他们用镜头记录下了真实而丰富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素材。在筠连县春风村,老翟他们拍摄了当地是如何利用喀斯特地貌,因地制宜,种植李子树,为农民创造收益。为了记录下当地农民抗旱保春耕的现场,老翟他们索性就住在村子里,与农民一同劳作,一同生活。在隆昌县,几万亩毛竹干枯而死,土一捏就变成碎块,水塘已经干涸。看到这些触目惊心的干旱现场,老翟他们急在心里,到底有没有抗旱的好经验好办法。2013年3月21日中午,在完成拍摄后,报道小组在吃饭时得知,在旱情同样严重的眉山市,当地正在靠引水来让老百姓用上水。老翟他们当即决定,立刻赶往那里采访报道。而这一次出发,却没抵达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