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记协> 《福建新闻界》 > 正文
《福建新闻界》2013年第4期
m.folksfolks.com 2013-05-14 15:02   来源:福建记协    我来说两句

广播二组点评

○彭曙光

经过三天紧张有序的审听和评议,我们广播二组按照本届福建新闻奖评选办制定的新的评审规则,坚持完整、细致地审听参评作品,做到不跳听、漏听,对存在质疑的地方还反复听,力求用足、用好本组负责评选的广播专题、广播访谈、广播评论的获奖建议指标,共同致力于把最能代表2012年度我省新闻宣传水平的优秀作品评选出来。经过几天的评审,本组按照规定数量,从30件广播专题类参评作品中,评选出19件入围作品,定评10件三等奖作品,推荐出一等奖、二等奖候选作品9件;鉴于本届广播评论、广播访谈参评作品数量有限,我们将这两类作品,共计15件捆绑在一起评审,从中评选出9件入围作品,定评5件三等奖作品,推荐出一等奖、二等奖候选作品4件。我们还对广播一组推荐出的一、二等候选作品进行交叉审听,并与广播大组全体评委定评广播新闻作品二等奖,推荐出一等奖候选作品。在此,我受广播二组组长的委托,对本组的评选工作做一些说明,由于时间关系,我主要谈问题:

1.本届新闻奖参评作品中新闻专题类作品不仅在数量上多于新闻评论、新闻访谈类作品,而且质量也较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此类节目资源有限,另一方面制作难度较大。

2.有些参评作品对节目形态把握得不够准确,存在“乱投胎”的问题。如新闻评论类参评作品《疯狂后的反思》混淆为新闻专题节目;新闻专题类参评作品《“天价嫁妆”的两面》混淆为新闻评论节目,而后者本来是一件很见功夫的新闻评论节目,由于节目形态上出了问题,结果被淘汰,很可惜!本届参评作品中此类问题不在少数。

3.有的参评作品违反新闻纪律和有关规定,如广播专题《活熊取胆,熊痛还是人痛》和《“老福州”唱进维也纳金色大厅》。前一个专题以正在谋求上市的福建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遭遇民间反对浪潮为由头进行深度报道。对于这件事关人类生命、民族利益、中医药产业兴衰,涉及商业文明与社会伦理道德的新闻事件,西方国家热衷炒作,民间也有一些人跟风;后者报道一群普通的福州老人喜欢唱歌,终于圆了到维也纳金色大厅唱歌的梦。其实,如今一度让国人高山仰止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并非像人们所迷信的那样是一座世界音乐的最高殿堂。每年除了几场新年音乐会还保持最高规格的头衔外,一年当中的其他时间它也得靠出租来维持生计,所以,也有人戏称它为“金钱大厅”。对于这两类题材,有关方面早有规定不要报道,这两件参评作品由于违纪均遭淘汰。

4.新闻访谈是主持人与嘉宾围绕公众关注的人物、事件和热点话题进行的对话。访谈是一个共享情感和意义的互动过程。“对话”是访谈节目的本质特征。评选办法规定:主持人与嘉宾现场交流谈话占整个作品时长不少于三分之二。当然,这不仅仅是个时间问题,而是由此类节目的性质决定的。本届参评访谈作品《党校专家解读十八大》不仅现场交流谈话的时间达不到规定的要求,而且访谈双方各说各的话,主持人缺乏直接交流的意愿和情态,只是照本宣科提问题,整档节目成了专家自我表达的广播谈话,再加上该节目长达半小时,听起来叫人犯困,达不到宣传效果。相反,有的访谈节目主持人角色感和表现欲又太强,在节目中装腔作态,华而不实,设计导演痕迹明显,缺少直接交流的真情态,也会影响访谈对象参与节目的积极性,同样是不可取的。

5.本届参评作品中具有创新亮点的作品不多,但广播新闻专题《乡村信义,珍贵的力量——揭秘永定金沙“无人菜摊”》却是个例外,值得一提。该节目采取记者深入生活体验的方式,以纪录片的表现手法,抓住一个时间点——乡村早市,运用录音机全程记录“无人菜摊”周边的人文生态,以当地居民自行付钱卖菜的“无人菜摊”来展现良知,呼唤诚信。整档节目没有播音员在录音间里的播报,唯有记者在人群中穿梭采访以及周边环境的背景音响,清新自然,真实感人。在节目制作方式上打破常规,具有创新意义。

6.本届参评作品中涉及舆论监督的新闻作品比较少,仅有《的士顶灯之惑》这一件,这是一大遗憾。

7.广播节目是一种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艺术,多数参评作品在《推荐表》中“社会效果”一栏都提到“可听性”的问题,但这只是最起码的要求,如果一档广播节目连起码的“可听”要求都做不到,那还叫什么广播节目?我认为,广播参评作品不仅要注重内容和节目形态,还应该加入对播音主持的基本要求。评审中我们发现个别播音员连起码的语音语貌都不讲究(方言节目除外),何谈提高可听性?因此,好的广播节目不仅应该“可听”,还要好听、耐听;不仅入耳,还要入脑、入心。

责任编辑:邓宇虹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