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采编学 > 正文

电视民生新闻主持人的个性化传播

2013-06-04 17:49:59  来源: 新闻实践  作者: 徐玲莹  
视频加载中...

2. 风格化的评论

评论是民生新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很多节目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其评论出彩,而且,很多民生新闻主持人成名也是因为其在节目中精彩的点评。对于评论,主持人应该设身处地,而不是居高临下,应该切中要害,表情达意,而不是不关痛痒,或者哗众取宠,更不能一味地批判,满足口舌之快。

北京电视台《第七日》的主持人元元,点评充满智慧又不失幽默,成为不少北京人评判身边大事小情的依据。在一则老人“喊山”,影响鸟儿繁殖的新闻中,元元并没有一味地批评,而是温柔地提醒这些老人们:“我想老人们肯定没有想到喊山会把鸟儿喊醒,如果想到了,肯定也就不会这么做了。因为老人们是最善良的,最富于爱心的。比方说,他们每天早晨离开家门的时候,不就是轻手轻脚、生怕吵醒儿孙们吗?”。如此委婉的提醒,说到大家的心坎里,实现了较好的舆论引导效果。

元元曾这样评价自己:“我不敢说我是最好的主持人,但我敢说我是与众不同的。”就像我们平时聊天拉家常,总有些人能把事情说得绘声绘色,讲得头头是道,让人有强烈的收听欲和认可度。这就是个性魅力的展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就是“意见领袖”。

风格化的评论,无疑是主持人成为“意见领袖”的利器。民生新闻主持人要为群众的切身利益仗义执言,努力批判社会上的丑陋事件和不公现象,在信息流向的最后出口提供意见和建议、阐述观点和立场,为百姓说话。在新闻实践当中,作为意见领袖的民生新闻主持人还应做到“帮忙不添乱”,主动搭建政府与群众的沟通渠道,帮助化解行政部门和群众之间可能产生的误解与误读,在政府与民众之间寻求利益平衡点和共同点,一起推动社会建设。

3. 个性化的形象

(1)提高自我“辨识度”

中国的新闻播音员大都形象端正、中规中矩,符合一般意义上的大众审美取向。新闻脸的另一端,或许就是个性的缺失、风格的平庸。而民生新闻恰恰需要个性鲜明、辨识度颇高的主持人。孟非是中国主持界最早的光头主持人之一。以光头形象出现在新闻节目的主持台上,本身就是对传统意义新闻播报的突破。孟非的光头形象让受众在第一时间形成记忆度和辨识度,也为他平添了几分亲和力。

(2)强化自身“副语言”

好的民生新闻主持人要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具有话语言说和传达观念的能力。而“单纯的语言表达是有一定限度的,将手势、表情、眼神、动作等体态和语言有机地加以结合,能够表达更丰富的意义,也能传达一个更丰富的自我。”③主持人在节目当中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甚至小动作、小习惯或许都会成为其行为辨识度的重要标志。

主持形态可以一改固定的坐、站姿,提倡动态主持。除了相对固定的倚桌主持外,允许走动、跑进场,转身、转圈等,也可以掀纸翻书、点击电脑、展示照片、摆弄实物道具等,甚至连喝水、擦汗、扶眼镜、挠痒,卷袖、撩发、解围巾等非主持肢体语言,只要不是故作自然地秀,也都不刻意反对。从这个意义来讲,民生新闻主持人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播音员主持人在行为方式上的惯常要求。

三、主持人个性化传播的养成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民生新闻主持人个性化传播的养成,需要日积月累的揣摩和积淀。

1. 养成“认知度”

认知度是民生新闻主持人软实力的重要表征。民生新闻主持人的话语言说能力,根本上来自于认识和把握世界的能力,来自于主持人的知识储备、学养提升、人生感悟和成熟的价值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具有高认知度的主持人能够承担起“把关人”的角色。不可否认,主持人拥有普通人和公众传播者的双重身份,这两种身份有交集,但并不完全对等。生活中太过随意、太主观的一面切勿带入工作。

2. 提升“信任度”

“信任度”指可以信赖的程度。在人际交往中,你的话语必须使人感到你说得在行、说得中肯、说得动听,才能增强信息传递的效力。观众需要一个能够“将心比心”的主持人,就像是“自家人”一样,能提供合理建议,并且交流商量“自家事”。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是民生新闻主持人提升信任度的关键。这就需要主持人向记者型主持人方向发展,除当好播音主持班外,还要参与采访,通过对新闻采编流程的掌握,加深对新闻内涵的理解,进而使自己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主持人应当摒弃播音腔,从正襟危坐的“神坛”上走下来,走进自家亲人中、走进隔壁大婶家、走进小区居民堆里,说人事,讲人话,肢体语言也要自然随性不做作。

3. 加强“能见度”

能见度,指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具有较强新闻解读能力的主持人,能够看到纷繁琐碎的市井新闻背后的“所指”,解码出新闻表象背后所蕴藏的内在缘由。尤其是在突发民生新闻事件的现场评述当中,主持人对于新闻事件的实时分析判断能力是其个性魅力的展现。民生新闻多数流于对小事做消息类报道,然后以市井小民的心态加以品评,对于新闻背后的深层意蕴挖掘不深,报道方式流于浅表化。而具有高能见度的主持人,能在市井小事的微观表述中,窥见国计民生的宏观走向,承担起意见领袖的角色。

注释:

①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说起》,第360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

② 胡智峰、禹成明、袁胜:《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发展报告2011》,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③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87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作者: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