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采编学 > 正文

芦山和汶川地震媒体报道比较

2013-07-19 19:40:20  来源: 新闻爱好者  作者: 陈力丹 毛湛文  
视频加载中...

要做到以灾民和救灾为中心,在实际中并不容易,因为总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在长期的官本位思想影响下,不少媒体惯性地、不约而同地将领导人如何部署救灾放在第一位,努力宣传领导人如何重视等等,却忽视了那些在灾难中失去的生命。某电视台女主播在地震发生后,一天内不间断多次声情并茂地念读一连串的领导“高度重视”“措施得力”“作出批示”“立即部署”,引发了网民的指责。《新闻联播》有时也免不了这样的模式,在灾难面前,仍然严格按照领导人的职位高低编排新闻。4月21日,即芦山地震发生的第二天,正值救援的黄金时间,《新闻联播》的头条是“清华大学苏世民学者项目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以及两国领导人互致贺信,然后才是抗震一线的报道和地震消息。一个仪式无论如何都不及抗震救灾具有紧迫性,这种做法显然不符合去年12月4日中共中央通过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条规定》,其中提出“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早在2003年,中央就发布过《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文件指出:“除党和国家举行的或经中央批准召开的具有全局性重大意义的会议外,会议报道不应把中央领导同志是否出席作为报道与否和报道规格的唯一标准,不应完全依照职务排序安排报纸版面和电视时段。”从新闻价值的角度判断,关于芦山地震伤亡与救援的消息才是当天最有价值的新闻。这样的编排不符合中央的八条规定和10年前《关于进一步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

五、报道的专业程度:避免失实、煽情、作秀等违背专业主义的行为

两次地震报道中的专业化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新闻失实。2008年的汶川报道中就有这样一则广泛传播的假新闻:废墟下的逝去母亲怀抱着三个月大的幸存孩童,手里还握着手机,上面有编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爱你”。但这不过是根据网上的信息一传再传的虚构故事,5W要素尚不齐全,却被媒体当作了真事报道。

芦山地震中也出现了一些失实报道,但传播情况尚不是很糟,这得益于网络时代民众媒介素养的提升,不实消息一旦发布到具有自净化功能的社交媒体上,短时间内就会被证伪或澄清。例如,一交通台女记者前往雅安市天全县,看到有人在办喜宴,远远看到放烟花爆竹,水电没问题,只是通信信号时断时续,于是就下结论告诉北京连线的主播说,天全县老百姓受地震影响不太大。但实际上,这个记者根本没有深入到天全县城中,去看看简陋的帐篷,也没有前往那些因受灾停电的地方,浅尝辄止的采访直接出炉了一条不实报道。结果当地民众和志愿者在看到这条新闻后,很快在网上发帖纠正了女记者的说法。

煽情也是媒体不专业的表现之一。芦山地震发生后,有网民观察了60多家纸媒的头版发现:“标题文本仍然与5年前汶川大地震、3年前玉树大地震如出一辙,只不过汶川玉树改成了雅安:雅安不哭,雅安挺住;芦山不怕,坚强雅安;芦山不哭,中国坚强;雅安雄起,芦山不倒;雅安不要怕,有我们与你同在……”这种空洞的标题抒情,于救灾本身并无实际帮助。

此外,媒体带有自我营销或公关倾向的行为,也是违背专业主义的。这次芦山地震中就出现了含有“作秀”嫌疑的媒介表现。例如,某电视台主播用沙哑得近乎说不出话的嗓音进行直播报道,这样的行为也许会显得很感人,但对于电视机前的公众而言,却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在突发灾害的直播中,电视台又并非这一名主播,何苦让一个人声嘶力竭地说话,强迫观众称赞和感动呢?该电视台完全可以换一名主播完成报道,而让这名主播休息和治疗。在网络上,关于“沙哑主播”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于救援信息的报道采访。从抗震报道的专业化水平上看,该电视台并不是最出色的,但却在地震报道中因此最受关注,这是不正常的。

再如某电视台让刚举行婚礼的女记者,穿着婚纱与摄像同事进行现场报道。从“最美新娘”的赞誉再到“借机作秀”的质疑中,这位女记者的行为被知情人曝光为“刻意为之”[7]。难道女记者真的没有几分钟的时间换下婚纱?何况在报道中,她仅是询问了路人地震后的感受,是一次震后“报平安”的报道。女记者的白色婚纱已经把观众对新闻本身的注意力都转移走了,甚至是对新闻报道的一种噪音干扰。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看,这是一种背离专业的做法。媒体人要想避免遭到“作秀”的质疑,就必须放弃有可能被公众视为“作秀”的行为设计。只有符合记者本来角色定位的行为,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和信赖。地震不能作为传媒借用的公关资源,那些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父老乡亲不需要这样的“最美”。

六、重新明确灾难报道中的传媒角色和责任

灾难中的媒体应当将镜头对准谁?这是一个拷问媒体专业选择的问题。答案显然不是借慈善做广告的企业,不是用套话部署指挥的官员,也不是沉浸在失去亲人悲痛当中的人们,更不是标榜敬业自我推销的媒体人,媒体的镜头应该也只能对准灾区、灾民和救援者!

这牵涉到媒体在抗震救灾中的角色定位。作为社会变动的监测者和瞭望者,媒体首先要做好的就是震区灾情的监测和守望,即报告伤亡和救援情况、救灾物资的供给情况、帮助离散家属寻找亲人,服务救援工作,提供救援指导和灾后防疫知识等信息。在灾情稳定之后,媒体则要做好对受灾民众的心理抚慰与疏导,提供精神鼓励。在抗震救灾的任何一个阶段,媒体都应该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自己的职业角色。

媒体本身是帮助公众更好地了解环境变动的机关,倘若传媒在环境变动前都迷失和盲从了,又何谈给公众提供清晰、正确、有价值的信息呢?更何况大众传媒是公共资源和平台,应为公众的利益服务,因此,媒体在灾难报道中更有必要自我反省以下问题:采访和报道是否尊重了公众的心理感受?报道的内容是不是公众最需要的,是否背离了媒体的社会职责?报道的呈现方式,是否会引发公众的质疑和批评?理性、专业、真诚、负责,永远是灾难报道中不应该忘记的准则。

整体上看,这次芦山地震继承了汶川地震报道中信息及时公开和以人为本报道的传统,但是也存在着过度反应、报道议题偏题、出现失实、煽情和自我营销等做法,而这些折射的正是我国媒体灾难报道中不够专业、理性的现状。如果说汶川地震给中国媒体带来的最重要的启示是,学会以人为本、更加人性化地采访报道的话,那么芦山地震教给中国媒体的应当是恪守理性,冷静客观地报道事实。这包括理性地判断受灾情况,合理配备一线采访力量;理性地传递救援进展的真实信息,提醒并引导公众有序地参与救援,而非过度动员非专业人士奔赴灾区;理性地选择报道内容,做好把关人,打破信息不对称,报道事实而非渲染事实,更要避免失实;理性地躬身反省,杜绝一切带有公关或作秀嫌疑的自我营销行为;理性地看待政府、企业、明星、志愿者和灾难本身。

面对这两次地震尤其是芦山地震中媒体报道出现的问题,当前媒体最需要做的就是重新明确媒体的角色。只有认清自我,增强职业意识,我国媒体才会成为真正负责任和有公信力的媒体。

(陈力丹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毛湛文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

参考文献:

[1]地震波到达前 近30万人收到预警信息[N].时代商报,2013-04-23.

[2]专家称芦山地震不是汶川余震[N].东方早报,2013-04-21.

[3]媒体札记:救灾中的争吵.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2013-04-22.

[4]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62.

[5]“毕竟”微博:http://t.qq.com/p/t/181124079760694?lang=en_US.

[6]震场不是秀场.彭博商业周刊,2013-04-22.

[7]婚纱记者和沙哑主播——媒体的理性.中国之星新闻网,http://www.chinastarnews.com/?p=13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