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老龄化的加速、亚健康人群的膨胀,健康养生话题从没像今天这么热过。广播中的医学科普访谈是最早的健康节目形态,一条热线将专家与听众、专家与患者联系起来,患者坐在家里就可以通过电话、书信向专家进行咨询。广播是一门听觉艺术,没有可听性,医学科普节目很容易走入“电台看病”的怪圈。曾经有主持人拿着听众的检查报告到医院找专家,然后在节目中花大量时间播放医生对该病人报告的分析。这样的信息令大多数听众云里雾里,因为医生眼里的病人检查指标,收音机前的听众是看不见的。要想把节目做得更加好听,可以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多做努力。 一、 在选题上注意新闻性、实用性、趣味性 1.抓住新闻点,不唱“四季歌” 有人说,健康科普类节目就是唱“四季歌”,一年到头就是说那几种病。其实,除了“四季歌”,新闻热点更是健康科普类节目的源头活水。 比如戊肝爆发、乔布斯逝世,都可以从揭示疾病、提高预防的角度,加以关注。时下,科普养生类微博兴起,但未经验证或无根据的养生言论也被盲目转发,令人难辨真假。一条缺乏科学根据的“肉食会在体内变质”的微博被迅速转发万余次。面对这样不合常理却被高频转发的微博,节目可以及时介入,请相关医学专家从科学的角度分析这一说法的疑点,并给予听众合理饮食建议,为大家及时破解谜团,提供实用的营养保健知识。一位23岁的女性因胃出血死亡的消息在微博及各大媒体上广为流传。胃溃疡在很多人看来不算重病,也能要人命?众多的胃药广告借机向人们传递这样一个信息:胃部不适快吃药。《名医坐堂》节目及时邀请江苏省中医院权威的消化内科专家分析、解答问题,化解听众心中疑惑。那个女孩长期加班、熬夜,每天晚上九点后晚餐,不规律的饮食加重了病情。主持人提醒大家,爱岗敬业值得敬佩,但是,实现健康和工作的平衡更重要。面对一条条有热度的新闻事件,面对一个个听众急切盼望得到答案的问题,嘉宾所讲述的不再局限于理论而是句句言之有物,听众参与热情高,互动更加生动,节目取得了很好的收听效果。 2. 做足“预防”大文章 生病的人会关注“治”,而“怎样做个健康人”却是普通大众都关心的。医学科普节目的大方向应当是“少说治疗,多谈预防”,侧重健康生活理念的传播,多提示一些疾病的早期信号,关注食补、运动防病、穴位保健、中医养生等。《名医坐堂》在“时令养生——四季篇”中,邀请多位中医名家做客直播室,告诉听众每个季节需要重点调养什么,每个季节的应季食物有哪些,合适的人群是哪些,一些应季养生保健小方法实用、简单、易操作。节目播出后,很多听众打来电话,希望能收藏节目音频资料,觉得对指导日常生活很有帮助。 二、运用多元素,表现手法新颖多样 因为有大篇幅的对话,健康访谈节目容易给人以医疗讲座的感觉,如果形式 不灵活,会显得灌输、沉闷、枯燥。可以借鉴文艺类节目的表现手法,适当地在节目中增加音乐、表现主题的歌曲或者是电影小品中几句点题的原声音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比如《名医坐堂》一档关注“学龄前儿童的学习能力培训”的节目—— 主持人:今天我们的话题关乎孩子们的健康、学习、成长,就从一首儿歌开始: 【出《爸爸妈妈听我说》歌曲,童声唱】“你对我好,我心里都知道,我学学这个学学那个忙的不得了。我的烦恼,又有谁能知道,学得太多学得太杂消化不了……”【渐弱淡出】 主持人:学龄前儿童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父母希望这时候孩子尽可能多学些,“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结果就像歌中唱到的“学得太多学得太杂,消化不了”。 小朋友不开心,花了钱,可能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为人父母,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今天邀请××专家谈…… 这样的开场活泼、生动,在童声的渲染和衬托下,能够调动听众的情 绪,引起听众的共鸣。 三、“格式化”设计,引导嘉宾讲细节、说情节 对于一直在给学生上课、做学术报告、撰写专业论著的名医们来说,做出让非专业人士甚至文化程度不高的人都能听懂并喜欢听的节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嘉宾们习惯的表述过程通常是这样的:1.疾病定义;2.疾病表现;3.疾病原因;4.治疗方法。这样的结构听上去枯燥。“菜”是有营养的,但是口味同样重要。为使节目可听,我们要引导嘉宾说细节、说情节、说故事。比如中医养生话题,请嘉宾就当期节目话题中加入—— 开一两个小药方子; 教一两套保健养生方法或穴位按摩法; 说一两种食材; 话一两种水果; 这种“格式化”的模式设计,专家们只须根据要求向里面填充内容即可。中医药精深,药方中某几味的使用原理、奥妙之处,穴位按摩、保健强身的操作之法有何由来,某类菜、果前人尝试的小经历、小故事……嘉宾们如讲故事般与听众娓娓道来,教大家一些可操作的养生之法。这样,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可听性大大增强。 节目中还可以引入一些经典案例,在医案故事化呈现中,医生对疾病的分析、讲解、释惑也变得有细节、有故事。主持人要帮助参与节目的医学嘉宾养成说“情节”的习惯,提升话题的生动性和亲切感。 主持人的功夫很多是在节目之外。主持人掌控节目中的热线节奏,选取带普遍性的问题,对于听众的个体问题与需求尽可能在节目外帮助解决。还应该重视场外参与,与社会活动相结合,通过社区行动、户外活动扩大影响,接地气。在社区行时,发放受众市场调查问卷,掌握受众需求的第一手资料。 (沈颖:江苏新闻广播《名医坐堂》节目主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