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采编学 > 正文

《密勒氏评论报》主编鲍威尔的新闻实践

2013-07-24 16:55:00  来源: 新闻爱好者  作者: 陈彦蓉 王晨子  
视频加载中...

【摘要】鲍威尔是上世纪初来华的美国记者之一,长期担任《密勒氏评论报》的主编,也是“密苏里新闻帮”的代表人物,还与斯诺的延安之行关系密切。笔者从人物生平、新闻实践和新闻精神三方面来具体研究,以求对鲍威尔这25年的新闻活动进行归纳总结,弥补前人对鲍威尔研究的不足,并对鲍威尔的新闻生涯有新的发现和理解。

【关键词】鲍威尔;密勒氏评论报;新闻实践

比起斯诺、史沫特莱、斯特朗等上世纪初活动在中国的著名外国记者,约翰·本杰明·鲍威尔(J.B.Powell)对很多人来说是个陌生的名字。然而,鲍威尔的贡献并不逊色于这些人——他的《密勒氏评论报》是解放前在中国出版的一份相当有影响力的外文报纸,他本人也是上世纪初著名的“密苏里新闻帮”的一面旗帜。

虽然是和斯诺、史沫特莱等人同时期来到中国,但前人对于鲍威尔的研究较之斯诺等较少。学者的研究主要有三类:一是对鲍威尔在中国遭遇的苦难事件进行回顾,如陈依群的《鲍威尔与临城劫案》[1]、任嘉尧的《力捍新闻自由的约翰?鲍威尔》。[2]二是在对其他外国名记者的介绍中融入对鲍威尔的介绍,如张威的《光荣与梦想的终结:美国“中国通”记者的命运及麦卡锡主义》。[3]三是在对他的儿子小鲍威尔的研究当中简单提及有关鲍威尔的经历。如张彦的《鲍威尔情系上海滩》[4]、亘火的《鲍威尔揭露美军对华发动细菌战受审真相》。[5]这些研究总体上来说很不深入,简单地对鲍威尔的生活经历进行叙述,从中摘取人物的个别事件加以回顾,割裂了鲍威尔新闻实践和新闻精神之间的关系。

鲍威尔生平

1888年,鲍威尔出生于密苏里州的一个农场,少年时期因家境贫寒辍学。后来他自己赚钱读完了高中和商学院,并在《昆西自由报》做过实习记者,后进入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1916年鲍威尔回到母校任教。同年,早先来到中国的著名记者托马斯?富兰克林?密勒(Thomas Franklin Millard)给密大新闻学院院长沃特?威廉(Walter Williams)发了份电报,说希望聘用一名新闻学院的毕业生协助他在上海办报,威廉推荐了鲍威尔,于是,1917年初鲍威尔从旧金山出发前往中国。

1917年6月,密勒与鲍威尔合办的《密勒氏评论报》在上海正式发行,鲍威尔为该报的助理编辑。1918年底,鲍威尔接任该刊主编,并在1922年收购了密报的产权,自任主编和发行人。1941年12月,日军全面侵占上海,密报遭到查封,鲍威尔也被日军逮捕。在监狱中待了四个多月后,鲍威尔作为美日间第一批交换战俘返回美国。1946年夏,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讯日本战犯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等人时,鲍威尔还以自己的经历出面作证。1947年,鲍威尔在华盛顿猝然离世,终年59岁。

在中国25年——鲍威尔的新闻实践

描摹中国社会的在华记者。鲍威尔在中国的25年,经历了军阀混战、国民大革命、十年内战以及抗日战争等重要时期。作为一名记者,他走访了大江南北,对中国局势和民情都有了深刻的了解,不仅采访了北洋军阀等上层人物,还深入中国底层,报道了人民的苦难生活。

一是采访多位社会上层人物。20世纪初,鲍威尔在密勒氏评论报供职期间,以其在上海得天独厚的政治优势和外报的特殊待遇,先后采访了多位对中国政治社会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

鲍威尔曾两次拜访孙中山和宋庆龄,和孙中山讨论了美国对于日军侵华的态度、中国是否应该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等问题,与孙中山夫妇相谈甚欢。20年代后期,鲍威尔远赴北京,采访了著名军阀吴佩孚、冯玉祥和张作霖,并写了相关报道。在鲍威尔的自传中,他回忆起自己对这几位军阀的采访,尤以张作霖和冯玉祥给他留下的印象最深。鲍威尔向他们请教中国的政治问题,将领们向鲍威尔分析中国社会的政治形势。鲍威尔认为张作霖虽然外表温和,却是一头不失威猛的“东北虎”,也是一个“具有幽默感”的人。[6]鲍威尔透过著名人物之口俯察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掌握了具有新闻价值的第一手资料,既写出了出色的人物专访,也丰富了自身的新闻实践,对当时动荡的中国社会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

二是深入中国大众底层。1923年的临城劫案是鲍威尔的一次传奇经历。据鲍威尔在回忆录中记叙,自己在作为战俘的情况下,偷偷在废纸上写了两篇关于劫案的报道,并在背面写下美国驻济南领事的地址,趁土匪不注意交给村镇的一位居民,后来稿件真的送到了领事的手中,由此鲍威尔的“匪窟内幕”报道在《大陆报》和《密勒氏评论报》上开始刊登,第一时间报道了临城劫案的相关细节,留下了珍贵的新闻材料。这种大规模土匪绑架案的公开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多年流行在华北地区的军阀统治,为最终推翻当时各省督军统治,建立更有秩序的政府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