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福建记协> 《福建新闻界》 > 正文
《福建新闻界》2014年第7-8期
m.folksfolks.com 2014-09-10 16:25:39 来源:福建记协 责任编辑:邓宇虹    我来说两句

林白水新闻文风探论

陈逸清

林白水一生主要以办报体现人生价值,先后在杭州、上海、北京等地创办、主编、主持过十余份报刊。在长期的办报生涯中,他形成了一些为报界所瞩目的独特而鲜明的报章风格和语言特色,本文围绕20世纪初叶时代语境中林白水的新闻文风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林白水在办报生涯中提出并贯彻的文风主张

新闻文风是人的思想作风在新闻写作上的反映,是人们运用新闻报道手段表现出来的语言文字风格。文风不是单纯的语言技巧问题,而是为文者精神和人品的体现,是办报人思想和报格的折射。

林白水自1901年出任《杭州白话报》主笔以来,在前后25年的办报实践中提出并贯彻始终的文风主张似可归纳如下:

一是受众定位的平民化。林白水在《杭州白话报》首刊启事中明确写道:“这个报纸是属于普通一般老百姓的,因为我是一个平民,所以我说的话,是一般老百姓的语言,而不是一般士大夫阶级的咬文嚼字或八股式的文章。”“我只是把国内国外发生的大事小事,报告给一般老百姓。”①后来,林白水在上海独立创办《中国白话报》时,他更明确宣称他要办“那种文字和说话一样,懂了说话,便懂文法,所以随便各种的书报,无论什么人都会看了”的白话报,让“各位种田的、做手艺的、做买卖的、当兵的,以及孩子们、妇女们,个个明白,个个增进学问,增进识见,那中国自强就着实有望了。”②此后,林白水以“白话道人”等笔名,撰写了大量文章,倡导天赋人权、人类平等、百姓合群等新观念,传播革命思想,进行革命启蒙。林白水办报生涯中始终秉持这一受众定位,始终发扬心系平民、笔写平民的扎实文风。

二是内容取向的大众化。舆论所系,民意所向。林白水认定报社是“公共言论”机关,③要坚持用事实说话,以真话示人,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办报初期,他就鲜明提出,“新闻记者应该说人话,不说鬼话;应该说真话,不说假话。”④他坚守是非之真,坚持为民立言,始终关注面向社会底层的民生新闻。在主笔《杭州白话报》时,“妇女放足,破除迷信,禁止鸦片等等”贴近百姓的话题频频出现,并实实在在地影响着大众生活,全国第一个“妇女放足会”就这样在杭城成立。在他主持《社会日报》期间,“举人生日用社会消息,无不笔而出之”。他曾亲自采写过一篇关于人力车夫的报道,“都门中下社会胥为震动,报之销路飞涨,日以数百份计。”当时的《国闻周报》称之为“巷头异军突起,报界风尚为之一变。”⑤

三是传播语言的通俗化。在中国新闻史上,白话办报被视为带动报界文风转变的一个大事件。在古文盛行的清末民初,林白水破八股文和桐城古文的束缚,开风气之先,使用白话文办报。中国人民大学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方汉奇指出:“林白水是我国新闻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评论的政论家之一。早在五四运动倡导白话文之前他就已两办白话报,在中国新闻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第一人。”⑥实际上,他后来创办的《俄事警闻》、《警钟日报》,直至最后的《社会日报》,无一例外地都使用了白话文体。无论是撰写社论、时评,还是报道新闻事件,他的文字平白、浅显、尖锐、幽默,平民百姓看得下去,接受得了。林白水创办白话报,不仅促进了我国白话文的推广,在提高报刊语言的传播效果方面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林白水上述文风主张实际上也是针对当时报界存在的问题有感而发的。这里略举一例。据《汪康年师友札(二)》记载,1911年6月初,林白水曾托好友张继(溥泉)转致汪康年的一封信中说:“近今言论界,较之从前,祗见其退化,既不能造健全之舆论,反随不健全舆论之后,相与附和雷同。只思博人欢迎,推己销路,而是非之真,从未顾及。报馆记者既无经验之可言,又无学识之足录。其人则滑头之人,其文亦滑头之文,其迎合社会心理,揣摩社会风气,无往而不用其滑,以此而言办报,诚至可哀矣。”“数年来从事报纸,恒恃正论以劝告同辈,惜多不见听,偶有撰述稍异俗者,诸报咸不敢登。前两月有《新闻纸论》一篇,曾托溥泉寄尘青览,不知已否代为付刊?”⑦林白水在这封信中诉说了写作《新闻纸论》的背景及其宗旨,针砭了当时新闻界存在的“相为附和雷同”、甚至“积非成是”的不端之风;对那些滑头记者的失德行径进行了无情揭露和贬斥;提出了应坚持“是非之真”的文风主张,为推动近代新闻业行风养成和新闻记者道德操守的规范作出了可贵贡献。

二、林白水新闻文风的表现形态

林白水作为“民国时期最具胆魄和血性的报人”,⑧他的新闻文风在表现形态上有以下几个鲜明特点:

一是透明真实,言必及义。林白水办报坚持以事实为据,追求真话一生;为正义执言,坚守是非之真。他以自己特有的文字和风格报道了那个时代——一方面当权者丧权辱国、纸醉金迷;另一方面生灵涂炭、民不聊生的社会真相。对于林白水的文笔,有人评论道:“白水精于《壮悔堂》文集,得其尖刻之笔,而增以夹叙夹议之法,所撰社论,每发端于苍蝇臭虫之微,而归结及于政局,针针见血,物无遁形。梁启超曾赞之为‘文运之骄儿,论坛之飞将’实非虚誉”。⑨

二是浅白如话,生动鲜活。林白水用白话写作办报,以平易的姿态传播新闻,给报界带来了明白晓畅、浅显易懂、灵动活泼的民间气息和清新文风。林白水的政论时评辛辣尖刻,冷峭凌厉,就连标题也浅显如百姓口语,弄出不少诙谐和趣味来。如《俄国武官不客气的说话》、《皇太后皇帝要去陕西玩玩》、《商部尚书吃花酒》、《大家听戏,好玩得很哩》等,个个浅白而生动,诙谐中暗含讥讽。人们也许想像不到百年前的新闻时评竞是这等模样,不是一本正经的陈述,而是带有话本或评书的特色,不时还夹杂着新名词、民间口语、方言词汇,读来活泼上口,明快畅达,让人引掌称快。在新闻体裁上,林白水思路开阔,善于创新。他除了较早使用号外、文摘、时事问答、连续报道、综合报道、集纳新闻、编者按、编后记等多种形式用于报道新闻、展开评论外,还在报刊上开设了论说、历史、地理、传记、小说、戏曲、歌谣等丰富多彩的栏目,受到底层群众和青少年读者的青睐。

三是铁肩道义,直言不讳。林白水办报旨在抨击邪恶,追求正义,以报救国。《中国白话报》几乎所有栏目设置都为一个明确的目的服务,那就是鼓吹革命。如在“论说”专栏里,他以政论文为武器,用犀利的笔锋讥笑慈禧太后的贪财昏庸、讽刺达官显贵的无能迂腐、痛陈国之将亡的危急形势、控诉广大百姓的悲苦生活。在生命的最后几年,“他的文章仿佛经过淬火加钢,变得更为犀利,就如支支标枪挟带着风的厉叫掷向恶势力,直扎得鬼哭狼嚎。”⑩他在《社会日报》上发表大量通讯和评论,对北洋军阀和官僚政客进行了痛快淋漓的揭露和挞伐。当时的北京新闻界这样评说林白水和《社会日报》:“无党无私,直言不讳者,白水一人而已。观其时评,无论任何军阀、任何政客、任何士民,有好坏处,莫不良心驱使,力加戒勉。”11“词严义正,道人所不敢道,言人所不敢言”,因此,“污吏寒心,贪官打齿”。“对一般恶官僚,当头棒喝;对一般新青年,痛下针砭”,“如矢中的,所发皆著”,人称“透骨见血,铁肩辣手。”12

四是创新文体,皆成妙谛。林白水是一个涉猎很广、才气很高的人。他留过学,系统研究过英、美法律和日本教育;除了办报,还先后翻译了《自助论》、《英美法》、《日本明治教育史》等著作;编辑的《华盛顿》、《卑斯麦》、《哥伦布》、《大彼得》、《纳尔逊》、《加里彼得》六本小册子,被商务印书馆列入“少年丛书”,为“学生校外必读之书”。他笔下的各体文字,俱可说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处处可感受到白话文充满生机的灵动笔力,其笃实明快、淋漓流转的文风虽经百年的迁流变幻,依然有涤荡心灵的人格魅力和精神气韵。被新闻史学界誉为“群白话报之冠”的《中国白话报》,栏目门类之繁多,内容之丰富,在清末白话界鲜有匹及者,每一门类都有高质量的稿件。如“论说”栏目全由林白水执笔,影响最著者为《国民意见书》系列,各篇内容大体涵盖了彼时革命派在政治、种族、学问、计生、军事、社会、宗教等方面的主张。“历史”栏目如白话道人之《万国通俗史》系列等,均纳入关于现代民族国家的想像与建构的宏大叙事之中。又如“小说”栏目中白话道人创作的《玫瑰花》是当时影响较大的南方白话报刊小说,20世纪几度流行的革命加恋爱的主题模式和小说潮流由此肇端;“地理”栏目中白话道人的《黄河游》被认定为清末白话地理游记文的开山之作。这些作品均感应着时代脉搏,既蕴含反帝爱国、民主民族革命思想,又具有宝贵的文学价值。

三、林白水文风的历史渊源与时代特征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三四十年间,中国社会经历了从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的大变局。这个时期,开启了从传统向现代的演变进程,也孕育了中国新闻业由启蒙到发展,各种新闻理念、业界变革潜滋暗长的历史动因。林白水的新闻实践正好与这一时代交替融合。因此,他倡导和践行的新闻文风既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相关联,也镌刻着那个时代的深刻烙印。

林白水新闻文风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形成的。他的祖母是出自诗书门第的大家闺秀,不但学问好,而且工剌秀、善理家。白水少时因家贫不能上私塾,读书完全由母亲教导。他聪颖过人,十四五岁就已经熟读四书五经等国学经典,并逐渐显示出颇具才华的文字功底。受家庭影响和旧学浸润,林白水“能度曲,擅技击,工书法,娴于诗古文词,对金石鼎彝等历史文物的甄别鉴定,也有很深的造诣。”13正因为如此,林白水很重视“国学”,他在一封信中指出:“那国学是顶要提倡的,有了国家,才有爱国心,然后才能办各种大事,所以本报十分偏重国学,拿这种实实在在的学问来教育国民,将来成才的,才不至蹈如今草头新党各种的弊病”。14林白水早年三次留学日本,是中国出国攻读新闻学的第一人。古今中外文化的积累,使他在办报生涯中善于以古鉴今、以外鉴中,屡能游刃有余,推陈出新。如最早在《中国白话报》上开辟“学说”专栏,发表白话述学文章的就是林白水。这个专栏首篇刊发的是他撰写的《王阳明先生的说话》,他将阳明心学比附为“刮刮叫有名”的“心理学”的说法,显示出其着意挖掘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学术与近代西学相吻合部分之显著用心;在演述阳明关于“良知”、“知行合一”、“慎独”的说话时,取其尚不失现实意义的见解来剖析,现实针对性很强,体现出并非“述而不作”的述学意向,而是有着谈学术而兼涉革命的显著特征。

林白水的新闻文风与中国近代思想启蒙运动、辛亥革命主旨是一脉相承的。作为清末民初时代风云中涌现出来的启蒙先驱和革命志士,林白水在其创办的各种报刊中,顺理成章地体现出启蒙思想家和辛亥革命志士的文章风格和语言特色。作为白话文报刊的著名实践者,林白水以白话为载体,以“开民智、作民气”为宗旨,以民族意识、民权意识、科学意识为主要内容进行启蒙宣传,为五四时期思想启蒙和白话文运动作了先导。

林白水的新闻文风,既有清晰的历史和时代动因,也是其鲜明的人格个性使然。正如一位当代报界名人所言:“人无底气,心则虚,文就空;人无骨气,性则媚,文必假。”林白水本名林獬,“獬”是传说中的独角异兽,能辨曲直,见人争斗,必冲上去用角顶恶人。他的报人生涯,就颇似那只疾恶如仇、除暴安良的“獬”。他个性鲜明,为人坦荡,性格刚强,放浪不羁,富有爱国思想和革命精神,认准的道路就义无反顾,决不低头。正所谓“遇事俱主持正义,不能与时俯仰,以此常触怒权贵之忌,盖非一日矣!”15他用过的笔名很多,最为人所知的就是“白水”。他四十岁开始用此名,字少泉,“泉”字身首异处即为“白水”,含有“愿以身殉所办之报”的意蕴。林白水满怀以报救国的理想,曾因抨击时弊三入牢狱,报刊五被查封,仍不屈不挠为国家复兴而呐喊,为民族重振而疾呼。1922年春,《新社会报》因攻击吴佩孚而被封。林白水索性把报名改为《社会日报》,在复刊词中以春秋笔法写道:“蒙赦,不可不改也。自今伊始,斩去《新社会报》之‘新’字,如斩首然,示所以自刑也。”16他以辛辣之笔触,表达了士可杀不可辱的愤慨之情。

四、林白水文风的当代借鉴

活跃在清末民初新闻舞台上的林白水离开我们已经近九十个春秋,他的文风主张及作品体现,从现在看来因时代与自身的局限,也存在着某些不足,但瑕不掩瑜,作为当之无愧的报界先驱,他在新闻文风方面的可贵探索和实践,对当前新闻界依然不无启迪。

今天,以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为基本要求的文风建设,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群众观点,遵循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提出了深入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和密切联系群众的实践要求。近年来正在新闻界广泛深入开展的“走转改”活动,正是改文风的一个重要举措。

林白水的文风主张和实践,诸如在受众定位上的“平民化”,内容取向上的“大众化”,传播语言上的“通俗化”,与当下在新闻战线所倡导的“三深入”、“三贴近”的要求,“走转改”、“转正改”的专项活动等等在许多方面是相契合的。我们既要把对林白水的文风主张和实践成效放在清末民初的时代语境中去审视,从而发现他对近代中国新闻事业的可贵贡献,又要把他的思想和作为与当下传媒现状进行对接与分析,从中得到借鉴与启示。

在新历史条件下,我们一定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始终客观、公正、全面、准确地反映社会现实;一定要坚持人民群众是媒体主角的崇高地位,始终树立百姓情怀,强化大众视野;一定要把人民群众创造性实践作为源头活水,始终追求记者接地气、新闻有灵气、媒体聚人气;一定要认真学习群众语言,善用群众语言,变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活泼,多一些短话、实话、新话,少一些长话、假话、空话,切实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总之,我们一定要通过转变作风,改进文风,让新闻媒体充分发挥党和人民喉舌的功能作用,不断增强舆论引导力和传播力。

①引自孙先伟《林白水的报人生涯》,载《民国春秋》1998年第2期。

②见《中国白话报?发刊词》,载《中国白话报》第一期,1903年12月19日。

③见《社会日报》副刊,1925年7月3日。

④引自王开林《千秋白水文章》,载《书屋》2005年第8期。

⑤见《国闻周报》第三卷第三十期。

⑥引自言汉奇、林溪声《以身殉报的报界先驱》,载《报界先驱林白水论文集》第296页。

⑦引自丁凤麟《浅析林白水的新闻观》,载《报界先驱林白水论文集》第291页。

⑧引自王开林《千秋白水文章》,载《书屋》2005年第8期。

⑨见福建省政协文史委编《文史资料选编》第三卷《文化编》第416页,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年。

⑩引自清遥《我眼中的林白水》。

11见《社会日报》1925年12月10日

12引自《新闻界人物》(四)第50页,新华出版社1984年。

13引自方汉奇《一腔血沃劲草》,载《纪念林白水文集》(福建省历史名人研究会林白水分会编)第6页。

14引自林白水《论国民当知旧学》,载《中国白话报》第8期。

15引自黄翼云《闽县林白水先生传略》,载《纪念林白水文集》第14页。

16见《社会日报》1922年5月1日。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