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前不久,与一些学界的朋友聊媒体融合发展。有人认为,全媒体采编违反了经济学规律,走不长。他的理由是术业有专攻,精通一种媒体就可以,经济学的规律就是越来越细化的劳动分工。每个人做好流程中的一个细小环节,越细化越好,越简单越好,这样才能精益求精,获得最好的竞争力。 这种观点粗听起来似乎正确,但纵观百年新闻史,除了印刷、排版等出版环节,新闻采编并没有出现分工越来越细化的现象。特别是一线记者,早就开始跨界工作,文字记者与摄影记者相互兼职,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 记者不是流水线上的工人。工人必须在固定的工位和预设的温度、湿度、物料条件下工作,记者几乎没有选择工作环境的权力——新闻在哪里,记者就应该出现在哪里,记者永远工作在“客场”。 全媒体采编是新形势下主动占领舆论阵地、夺取话语权的需要。新闻的生命力就在于新,在我们这个传输速度“一秒千里”、传播主体“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时代,新闻尤其“易碎”。在新闻现场,每一个“路人甲”都可能是你的竞争对手。如果“路人甲”发微博的速度比你快,你精心准备的稿子就不是新闻,而是旧闻。为了在第一时间把新闻发出去,必须争分夺秒,哪里还容得你一板一眼搞“专业分工”、组建“梦之队”? 即便组成了“梦之队”,如果没有互联网思维,没有融合各种媒体进行报道的工作机制,也未必能够在传播中掌控话语权。去年发生在美国的波士顿马拉松爆炸案,现场大牌媒体云集,但传遍整个世界的现场图片、视频,大多数是“路人甲”用手机抓拍、发到社交网络空间的。现场的大牌记者们还躺在过去的经验上,没有形成利用新媒体直接抓拍、发布的报道流程。显然,面对这场来自互联网的冲击,美国新闻同行们并没有做好准备。 固守“劳动分工”,拒绝媒体融合,肯定会伤害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世界在变,电脑和手机已成为新闻的第一落点。除非你愿意放弃对新闻第一落点的竞争,否则你必须跟上受众不断变化的选择。 现在,媒体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对受众新选择的把握和满足上。如果别人是全媒体记者,一个人就可以采集文字、图片、视频,发到微博、微信、论坛上,几分钟内赢得万千受众;而我却因为固守“劳动分工”,只能在第二天发出报道——站在受众的角度想一想,他们会作何选择?受众选择的当然是时效性强、图文视频并茂、覆盖各种新型传播渠道的信息提供者。 面对全媒体传播,我国和发达国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在网络时代,技术与渠道的变革将无限的可能性展现在广大新闻工作者面前。这也就意味着,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学,前行的道路必须由我们自己去艰苦探索。 世界在变,作为一个新闻人,应该与时俱进,突破“分工”,加强运用各种新型报道方式、传播渠道的能力。选择了新闻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变化,就注定必须终身学习。 刘奇葆同志指出:媒体融合发展是一场全方位的革新,也是一场新的艰苦创业征程。 前行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在新的战场携手启程,攻坚克难。(杨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