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动向 > 正文

人民日报高云才:报道要“看天气” 也要“接地气”

2015-04-14 16:47:26  来源: 中国记协网  作者: 高云才  
视频加载中...

  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主编 高云才

编者按: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如何准确解读重大经济政策,及时反映经济发展中的新变化、新亮点,深入解析难点,有效引导热点,是新闻界面临的新课题。围绕“如何做好新常态下的经济报道”这一主题,中国记协4月9日举办“传媒沙龙”,邀请中央新闻媒体从事经济报道的编辑记者,交流采写心得,分享实践经验,探讨提高经济报道专业水平的方法和途径。今天推出人民日报经济社会部主编高云才同志的发言,与大家分享。

关于新常态下的采写技巧和心得体会,我想说一些人民日报的具体做法,也说一些个人的认识和体会。主要讲三个方面:第一,怎么认识新常态,新常态意味着新机遇和新作为。第二,做新常态报道的一些方法,并上升到方法论考量。第三是心得,主要是讲一下我们对于新常态采写的一些体会,奋力作为。

新常态是新起点、新形态、新发展

去年5月,习总书记在河南调研,谈到对中国经济问题现状认识的时候提出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作为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认识提出来。习总书记对新常态的认识,是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从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这样一个战略高度来看待新常态、认识新常态。

怎么看经济新常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谈了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九大趋势,九大趋势里面包括方方面面,我个人理解,这九大方面综合起来概括为四个新常态:改革新常态、开放新常态、发展新常态和方式新常态,这个方式显然是转变发展方式。

2005年,西方学者就提出中国经济面临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步入中等收入陷阱序列,是指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在这个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也发了大量的报道,其中最有影响的一篇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写的怎么认识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的文章。在华尔街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又紧紧抓住这个契机,在研究新常态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并且我们连续大量地报道了新常态。

习总书记在河南调研之后,APEC会议召开之前,人民日报社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在人民日报头版推出一个专栏叫“新常态·新亮点”,这个专栏很打人、效果非常好。第二件事我们从经济深度上进行新常态的研究,人民日报社经济社会部有一个经济周刊,我们在经济周刊第一版以整版篇幅连续多期采访国内各个方面的专家,对中国经济新常态进行深入的研究、刻画,希望发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对于目前经济形势,像中央分析的那样,下行压力加大、困难增多,机遇和挑战并存。我个人认为,新常态是新起点,新常态是新形态,新常态是新发展。

人云亦云不行 闭门造车更不行

经济新常态采写的技巧,我们立足于在5个方面来做: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潜力、新途径、新突破、新成效、新步伐。

宣传新常态,必须讲技巧,人云亦云不行,闭门造车更不行。要通过内容的深刻,展示新闻技巧,并通过新闻技巧体现新常态宣传的效果。新闻技巧,努力体现尊重客观现实的新闻专业主义。准确、全面、客观、生动,是我们的基本表述方式。我们不为技巧而技巧,我们只为内容而技巧。

宣传新常态的内容通道,是着力中国经济发展的“五新”,即新潜力、新途径、新突破、新成效和新步伐。这里举一个我们在寻找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潜力方面的例子。最近,我们报社编委会牵头组织雄厚的采编力量在祖国的东西南北调研新常态。由一位副总编辑带队,带上记者做深度调研,第一波人马从浙江刚刚赶回来,讲东部地区新常态下的新潜力。关于新潜力、新途径、新突破、新成效、新步伐,经济报道部门会分期分批来做,围绕中央的部署,宣传中国经济的光明,给国人以信心,给经济发展以信心。

朝着深处挖 面向人群走

对技巧的思考并上升为经验,就是方法论。这里,我主要说四个导向意识。

人民日报经济部有一个传统,是研究型部门,做研究型报道,关注社会舆论,引导社会舆论,把党的经济路线和政策化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朝着深处挖、面向人群走,是经济部的工作方法和报道的特别之处。朝着深处挖、面向基层走,就是要树立四个导向意识。

1·问题导向——主要是讲经济发展的矛盾,经济发展的问题究竟在哪里?我举一个非常具体的例子,以水为例,水的问题体现在哪里呢?核心是水资源量问题,有四类矛盾,第一类矛盾是水多还是少,是旱还是涝。第二类矛盾是,是污还是净。第三类矛盾是乱和治,这个水是乱的还是治的。第四类矛盾,是供和需的矛盾。我们做水的报道要在这四个矛盾的方面进行突破。

2·改革导向——主要讲经济发展的顶层制度设计。如果说去年是改革准备年、改革元年,那么2015年是真正的全面深化改革年的再进发。大家最关心的包括分配制度改革,政府机制改革,土地制度改革,社会保障改革。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开了多次会议,就各项改革的推进进行顶层设计和决策部署。农村改革的核心问题,除了承包土地深化改革之外,还集中体现在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制度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就城市改革而言,其突破点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共产品供给改革。公共产品供给改革提法,国家文件里没有,是我们自己总结的。

3·焦点导向——对焦点问题我们不回避,迎着上,深研究。我们有一个原则叫寻着社会热点难点而去,寻着困难而去,寻着经济新闻而去,寻着社会关注而去。这是我们焦点导向的四句话,算是经验心得吧。

我举一个例子,讲转基因问题,全社会都非常关注。

转基因问题是关系到我们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导向问题,这个认识要坚定,不能模糊。目前,关于转基因的谣言很多,吃转基因会得癌症,吃转基因会不生育等等。任由社会传言、谣言到处飞,这不是我们媒体应该看到的现状,如果真理在错误面前,在谣言面前变得这么苍白、变得这么谦卑,在舆论引导上,就是我们党的新闻人的耻辱,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花大力气做解释工作,要做基本的宣传报道工作。

转基因是上世纪80年代一项伟大的生物技术发明,极大地提高了农产品谷物的产量,解决了大量贫困人口吃饭问题,而且它作为一项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是时刻体现的。

一项科学的研究应该经过多项实证,它的结果应该是公正、透明的。不能让戴着人道主义假帽徽的所谓“公知”的偏僻言论,毁掉了科学的殿堂,毁掉了中国经济在世界百舸争流的机会。目前,我们国家种的棉花90%以上全部是转基因,我们国家种的木瓜全部是转基因。如果转基因技术不嫁接到木瓜上,木瓜这个物种就灭绝了,全世界的木瓜都是转基因。其他,像小西红柿、小黄瓜等等,都不是转基因。我国作物中,食物只有一样转基因,就是木瓜。植物就一种,就是棉花,其他统统没有。

实际上美国90%以上的农作物都是转基因。美国食物中,转基因标识是非强制性标识,所以百货大楼、超级市场里面是看不到转基因食品或者很少看到的。但是在中国,转基因的标识是强制性的,含量标准标识很严,不标就罚你,所以经常看到。日本、韩国转基因的标识也是强制性标识,但是含量标准标识比较松,所以看到的也不多。

今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对转基因要研究,许多人才忽然恍然大悟。如果说转基因是一场生物技术革命,美国的杜邦公司就是通过技术控制中国的种子,转基因种子用一年,第二年就变代,长期下去你必须依赖人家的种子,人家通过种子来控制我们国家的经济命脉。我们关注这样的新常态下的新问题,关注这样的经济问题的背后。

4·互联网导向——目前是我们媒体生态必须面临的一个新的大局面。就像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讲到“互联网 ”的概念,我们媒体如果轻视互联网,或者是不理互联网,媒体等于自己失去了一个重要支撑。所以,互联网是我们中央主流舆论的一个重要阵地。我们做经济报道不能跟着互联网跑,我们要克服一种互联网依赖症和互联网幼稚病,靠什么,靠我们心中有定盘星。这样,在互联网面前,才能克服“跟”的被动,才能创造“领”的主动。

我举一个例子。有一个网站发了一个关于土地出让金的新闻,这些年土地出让金是多少自己算了一个数,而实际上现在财政部公布的不是这个数。文章认为,这个差额就是“跑冒滴漏”,就发了一个重大的新闻。事实是这样的吗?不是。因为我们土地出让状态是动态的,根据新规定,土地出让状态如果一年内不使用,对不起,地收回来了。那个数字,不是真实的中国土地交易形态。你以一种虚假的数据来描述中国经济治理的一种现实,就是对政府治理的歪曲,这种东西我们可以强有力地驳斥它,因为我们要有定盘星。这个定盘星一来自中央政策,二来自政府部门的客观数据,三来自我们集体智慧、协商型智慧的结果,我们已经形成了制度性的策划安排。

加强舆论引导能力的学习和再造

对于我们来说,这么大的报纸,承担着这么重要的责任,又是作为中央机关报,所以我们时刻要有能力上的恐慌。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学习,树立问题导向、改革导向、焦点导向和互联网导向意识,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说心得,加强舆论引导能力的学习和再造,这就是第一个心得。

第二个心得,关于舆论引导方式。不能跟着网络跑,舆论引导跟着政府引导走,要跟着真理和科学走。要让舆论跟着主流媒体走,而不是反过来跟着网络跑。

第三个心得,关于经济舆论的政策。关注社会热点,回应社会热点,在社会热点面前我们不当鸵鸟,不能任由不正确的舆论像洪水滔天一样绵延,比如说南水北调,有人说引到北京的水是毒水、污水。我们必须回应,我们回应是靠政府支撑、专家支撑、数据支撑,靠平实的数据支撑。

第四个心得,关于经济舆论的优化。经济舆论不能在渺小时伟大,也不能在伟大时渺小。

我说一个失败的例子,即在渺小时就该渺小。4月8日,我们资本市场摸到4000点,群情振奋,我觉得该写一篇东西,因为这一天是值得纪念的一天,就像3月12日这一天是中国值得纪念的一天,因为英国加入了亚投行,摸到4000点也是资本市场值得纪念的一天,所以人民日报应该有一点反映。交稿时,我写了三个理由说明为什么会站在4000点,第一是中国经济改革的逻辑必然,因为我们这么多的改革,繁荣了经济,资本市场繁荣是一个逻辑必然,4000点的到来必然有其合理性。第二我讲是4000点的到来是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必然,因为我们经济新常态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有力度,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有度。经济发展因此具备足够的充分的流动性,而这种流动性客观上也推动了资本市场的成长。第三个理由我就讲资本市场制度改革的必然。在多年资本市场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基础上,去年5月份国务院公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决定》,一共是九条,被市场称为“新国九条”。多层次的、健康的资本市场体系建设正在得以不断推进和不断完善,所以,资本市场繁荣有制度必然性。但是因为当天4000点没站住,我们这么快的发声是不合适的。就是说,我们在加强舆论引导的同时,不仅要衡量时效性,更要衡量科学性和准确性。

总之,宣传新常态,对具体的经济报道者来说,要有经济新常态思维,经济新常态思维是我们经济报道的重要战略支撑,我们要坚持渠道为王和内容为王并重。我们过去是强调内容为王,但是现在要完善为渠道亦为王,所以两手都要抓,朝着基层走、朝着人群走,朝着真理走,向着深处挖、向痛点挖、向重点挖,看天气、接地气,上新台阶。(高云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