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传媒动向 > 正文

10件作品将角逐“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优势何在?

2015-05-27 09:44:53  来源: 中国记协网  作者:   
视频加载中...

编者按: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报纸通讯社新闻专栏初评结果,目前正在中国记协网进行公示。被推荐参加中国新闻奖定评的10件作品(中央、地方各4件,国际传播2件)为何能脱颖而出,角逐“新闻名专栏”呢?小编总结了这么几条规律。

有品牌的延续性

版面位置的稳定性和时间上的连续性是成为名专栏的基础条件。如果一个专栏今天发这儿明天发那儿,要不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发了上期没下期,或者动辄因为这事儿那事儿的停刊,甚至是为了某些任务的临时性“应景之作”,就连一个称职的新闻专栏都算不上,更没法竞争“新闻名专栏”。

《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对新闻名专栏的基本参评要求之一就是,“已连续刊播一年以上且年度内刊播不少于48周,每周刊播或更新不少于一次”。这是硬性标准,如果不能满足其中任何一条,连参评资格都没有。当然,这次评选中有些符合参评条件的专栏虽然整体水平也很高,但是开办时间不久,读者关注度和社会影响力还有待提高,还需要时间去慢慢积淀!报送参加定评的中国纪检监察报《方圆谈》和河北日报《纵横谈》,可都是创办二十年以上的老面孔呢。

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高

新闻名专栏品牌效应强,知名度高,社会影响大,不仅是一个版面的亮点,也是一张报纸的支点。打造名专栏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是个性化塑造。一个影响力大的专栏,也往往是在栏目定位、选题策划、新闻采写方面都有鲜明特色的专栏。报送参加定评的新华社《新华调查》栏目,针对复杂敏感问题、热点焦点话题,开办十年来形成了鲜明特色和“新华风格”。新华日报《漫说快评》以“漫画+短评”的形式评述新闻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可看性、可读性都很强。

有较高的专业水准

新闻专栏是媒体集中编采力量打造的精品报道集合。在媒体竞争中,传播渠道和终端影响着作品的覆盖面,但真正影响受众、打动受众,让大家记得住、传得开的还是内容。今年报送参加定评的人民日报《人民观点》以高水准的评论作品为主打,在思想多元的情况下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中国青年报《今日关注》直面社会热点,坚持报道的理性和建设性,选题质量高、报道有深度。

“走转改”作品备受关注

“走转改”是时代要求,也是新闻媒体生存发展的内在需要。中国新闻奖评选总标准之一就是,关注体现“走转改”精神、努力改进文风的作品。浙江日报《佳友民情快车》由全国新闻战线典型俞佳友担纲,关注社会热点,回应群众关切。新疆日报《图片故事》,以“小人物、大民生”为定位,以讲故事的表达方式关注民生建设、关注百姓冷暖、反映时代发展。

需要补充的是,从去年开始,中国新闻奖加强了对参评作品差错情况的审核,代表作有导向不当、有不良社会影响以及新闻要素不全、事实性错误,或者存在错别字、标点符号错误等问题的不能获奖。所申报的代表作之外的2014年度其他作品中,内容差错达到5处的,不得获奖。对于集纳了这么多新闻作品的专栏来说,小编觉得这个要求还是蛮高的呢!去年就有参评专栏在内容审读环节,没逃得过审读委员雪亮的眼睛,与“新闻名专栏”失之交臂。今年的这些参评作品公示之后,还要和其他参评作品一起通过审读、评前公示、定评、评后公示等环节,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才能夺得“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的奖杯。

背景链接

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评选

新闻名专栏是中国新闻奖29个评选项目中比较受关注的一项。属于综合类项目,一般每年奖励10个,其中报纸通讯社媒体4个、广播电视媒体4个、网络媒体2个,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各占50%。名专栏不分一二三等奖,获奖作品与一等奖同等待遇。

根据《中国新闻奖评选办法》,新闻名专栏是指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和新闻网站刊播有共同特征(同类主题、同类题材、同类体裁)的新闻报道的板块(单元)。要求已连续刊播一年以上且年度内刊播不少于48周,每周刊播或更新不少于一次。报纸专栏应有固定的名称,位置相对固定和独立,不含专刊和专版;广播、电视专栏应有固定名称、标识、开始曲。网络专栏应在固定页面有固定名称和链接位置,要求内容选择与栏目定位、版面位置(播出时段)相适应;形式新颖,特色鲜明;编排制作精良,社会影响较大;网络新闻专栏要求信息量大,交互性强,有鲜明的网络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