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聚焦 > 正文

就业环境变化大 什么样的毕业生更受媒体欢迎

2016-07-11 11:02:34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视频加载中...

第67期版面上,记者在《媒体变革时代下的职场新鲜人》一文中采访了多位传媒行业的职场新鲜人,通过他们的真实经历,一探传媒大环境下年轻新闻学子的选择与思考。本期,我们推出“融媒时代·毕业季”系列第二篇《什么样的毕业生更受媒体欢迎》。在媒体加快转型和融合发展的当下,传媒机构更愿意招聘什么样的大学毕业生?有志于传媒行业的高校学子在校期间可以做怎样的准备?针对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多位传媒人士和业界专家,敬请关注。

——编者

媒体就业环境变化大

新媒体用人需求占就业市场半壁江山

记者:目前传媒行业的就业环境如何?

苑航(英才网联市场总监):近几年,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我国媒体行业的就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媒体行业招聘需求基数仍然很大。但同时,以前以传统媒体为主体的传媒就业市场,开始向新媒体转移,新媒体用人需求几乎占了半壁江山,其中,网络编辑、新媒体平台运营等是热门职位。

记者: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是否发生了变化?

童超(智联招聘高级职业顾问):当前,我国媒体机构都在加快转型和融合发展。过去他们在选择毕业生时,通常都会在条件中强调新闻敏感性和采编能力,现在,除了这些能力之外,他们也强调需要能适应新的传媒业态、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毕业生。

记者:毕业生倾向于什么样的媒体用人单位?

苑航:以往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比较看重单位的性质,比如,有政府、央企或国企背景的媒体单位受到欢迎。但是随着媒体行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多元化发展,现在的毕业生择业更加理性。待遇好、发展前景不错的新媒体企业,就受到了许多毕业生的高度关注,他们也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

用人单位青睐什么样的毕业生

专业素质﹢学习能力﹢融合思维

记者:媒体机构希望招聘到什么样的毕业生?

高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节目中心副主任):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基本素养。我们很怕新人眼高手低,这几年我每年参加校招,还是最看重毕业生的文字基本功、思维方式以及研究能力。我认为要是基础好,入职后无论做传统业务还是新媒体业务都错不了。

高宇雷(腾讯网科技频道主编):对于毕业生而言,我更看重他们的学习能力和一技之长。学习能力是指接受新事物和获得新技能的能力;一技之长很简单,例如要么英文好,要么知识面宽,总之,要能够有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殷美玲(齐鲁晚报双微部主任):在融媒时代,媒体的用人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假如招聘一名融媒编辑,需要他具有产品概念和用户思维;“脑洞”要够大,需要掌握与时俱进的表达方式;需要对媒体技术的发展有高度的敏感性;需要有运营产品的能力等等。

张志安(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院长):过去,媒体比较看重毕业生在不同领域从事专业报道的能力。现在,也会非常看重其融合报道的思维和技能,即能否运用音频、视频、H5技术以及多媒体手段实现新闻的视觉表达。此外,如果毕业生具有产品经理的综合思维和运营经理的整合传播素养,媒体在新媒体产品开发以及业务开拓过程中会更加需要。

对职场新人的建议

正视传媒业变革,把握时代脉搏

记者:在培养职场新人方面,不同性质的媒体机构有什么不同?

张志安:传统媒体在培养新人过程中还是会非常强调专业精神、新闻伦理和职业规范,在注重业务训练的过程中会快速提升学生认知复杂现实、建立格局意识的能力;而新媒体公司更加强调用户体验和产品设计、技术创新,新人可以快速熟悉公司文化和培养技术思维。

宣洋(领英中国招聘负责人):其实,现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界限没有那么明显:传统媒体很多时候其实在用新媒体的方式做推广,新媒体也在时刻借鉴传统媒体对于内容和观点的精细打磨以及思考的深度。

记者:对有志于从事传媒工作的毕业生有什么建议?

王君超(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毕业生应该正视媒体变革。当前最大的变革,就是媒体融合背景下媒体格局的重构,以及在新技术拉动下新兴媒体及其内容生产模式的不断创新,由此引起的新闻、信息产品的快速迭代。因此在校期间,学生就要把握时代的脉搏,在锐意创新的同时,分清支流与主流、现象与本质。不要受“传媒人离职潮”的影响,认为新闻业没有未来;而要以积极的态度、创新的精神去建构传媒业的辉煌未来。

童超:首先要在具体的领域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写作技能;其次是提升综合素质;最后要有强大的抗压能力,新媒体时代,读者在拥有更多选择的前提下的确对媒体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

【观点】

范以锦(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社会对传媒人才的需求在上升”

社会各类机构对传媒人才的需求急剧上升,传媒学生的就业面越来越广。社会已进入万物皆媒的全媒体时代,几乎所有的机构和相当多的个人用户都有了自己的传播平台,涉及与媒体相关的部门、项目越来越多,给了传媒学生更多的就业选择。

方兴东(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

“建议尽早进入互联网前沿”

选择传统媒体比起直接深入互联网前沿,其时间成本、机会成本和能力提升,差异可能是非常巨大的。新闻传播学的老师以及传统媒体从业人员,最大的问题就是路径依赖,甚至路径锁定,无法再回头重新选择一次。但是,新的年轻学生应该给他们创造更多的选择,尤其是进入互联网前沿的各种良好机会。

殷美玲(齐鲁晚报双微部主任):

“更喜欢交叉学科的知识人才”

现在媒体的界限越来越宽泛。媒体现在就是这样,要重新找回用户,发展更多的用户,要做能够承载传统媒体转型、融合的新产品、新业务,就一定得跳出媒体产业本身去思考。因此从个人角度,我反而更喜欢具有交叉学科背景的毕业生,也希望他们能多培养这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