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这两天,里约奥运赛场外最热的新闻,大概就是刚“得志”的澳洲人口无遮拦地对孙杨进行的人身攻击。这不,事情过去24小时仍持续发酵——先是中国泳协致电澳泳协,要求霍顿向孙杨道歉;随后,澳代表团用“言论自由”为他们的新科奥运冠军辩护,澳泳协也发表声明支持霍顿…… 在记者看来,指望澳洲人对这事道歉,你就想多了!稍微了解一下这几年的泳池故事,就知道,这不过是澳洲人为了打赢奥运泳池翻身仗,或说得更白些,为了让这个心理素质有些孱弱的霍顿在400自,以及随后的1500自上战胜孙杨,量身定制的策略而已。澳泳协主席伯特兰面对国内媒体并不讳言,赛前就这一“战术”同霍顿进行过“多次长谈”。 将这样的“脏伎俩”叫做“战术”,身为游泳强国的澳大利亚缘何要如此视风度于无物? 游泳一直是澳大利亚的夺牌大项,然在4年前的伦敦奥运会上,澳泳军却大失水准,仅靠女子4×100米自由泳接力上夺冠避免了无金入账的尴尬。这也直接导致澳代表团交出1992年以来在奥运会上的最差成绩。 更让澳洲游泳焦头烂额的事接踵而至,话题指向他们此番指责孙杨相同的方向——“禁药”。 2013年,澳洲泳协召开发布会承认,他们的奥运选手曾经在伦敦奥运会的训练营里服用过违禁药物,澳大利亚游泳队成员马格努森、苏利文、马特等人也都发表声明承认服药。在这前后,包括名将索普、哈克特在内,澳泳坛多人卷入禁药事件。 “禁药风波”与澳洲游泳队在伦敦奥运上的整体低迷有没直接关系,我们并不知晓,也不妄自评测,但至少这一曾经的泳坛王族因此憋着一股劲想要在里约为自己挽回颜面。 不可否认这四年,澳大利亚游泳正逆势反弹,以霍顿、麦克沃伊、坎贝尔姐妹为代表新生代,让征战里约赛场前的澳大利亚游泳队被冠以“史上最强”的名号。但奥运会毕竟是奥运会,四年前的折戟沉沙,依旧是一个挥之不去的阴影。 以霍顿为例,去年世锦赛前,成绩排名世界第一的他就被媒体认为是孙杨的最大竞争对手,但他在喀山,他在预赛中仅列第11,无缘成为孙杨的决赛对手。今年4月的奥运会国内选拔赛,霍顿在400自游出了四年内世界最佳成绩,但在后来的一次国内赛事中,他却交出了4分钟开外的糟糕成绩。 可以说,正是对成绩没底,才让澳洲人想方设法在赛场外做文章。从此前拒绝孙杨赴澳训练,到赛前澳媒体炮制所谓“孙杨溅水干扰霍顿”的报道,大概都是这一“战术体系”的组成部分。 其实,这也不是澳大利亚人第一次这么做了。在1983年美洲杯帆船赛中,澳队长就曾故意在语言上侮辱对手,并最终打破了美国队的不败纪录。巧的是,当时那个队长正是澳大利亚游泳协会现任主席约翰·伯特兰。 斯宾塞·约翰逊有句话说:“礼貌像只气垫,里面可能什么也没有,但是却能奇妙地减少颠簸。”对对手保持礼貌、尊重,或许是奥运精神在选手人际交往层面的“正确打开方式”。孙杨与朴泰桓强强对话后如老友般相惜,麦克沃伊输给宁泽涛后对其击掌祝贺,都传为佳话。 巨星菲尔普斯在获得自己第18枚奥运金牌后,曾被好事的西方媒体问到对叶诗文成绩的看法。他如此回复:“我觉得叶诗文非常棒,那么强的冲刺能力没有问题。中国游泳运动员一直在努力训练,听说叶最后50米冲刺的速度比罗切特还快啊,我都羡慕,也希望能有她那样的爆发力。”这是一个王者应有的心境和气度。 霍顿赛后的言论自然引起国人的不满,不少人到社交平台的“战场”对霍顿怒斥或辱骂,有的还将其上升到“维护国格”的层面。在这里,笔者想说,咱大可不必如此愤怒,也无需上纲上线。就事论事,这就是在一场心理战中使用的拙劣肮脏的伎俩而已,没必要为了争一口气将自己的品格降到如对手那样的“低度”。 而对孙杨而言,最好的回击更应该是留给泳池。接下来200米自由泳,尤其是与霍顿直接对话的1500米自由泳上,他都有机会给对手送上“神之蔑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