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编者按:如何概括好、凝练好、诠释好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考验着党报评论工作者的“内功”。从7月2日起,《人民日报》连续刊发“五论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七一’重要讲话”评论员文章,把讲话最精髓、最核心、最深刻的内容凝练出来,迅速成为广大党员干部学习“七一”讲话的重要文本。这些评论文章如何做到不落俗套、更有新意?人民日报社评论部编辑陈凌与大家分享他的“匠心密码”。 立体解读 淬炼精品
每一次评论写作,都是一次思想的壮游。“七一”系列评论员文章,也不例外。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总结写作的过程,个人体会是:以匠心淬炼精品。 而这样的体会,可谓贯穿评论工作的始终。在平常的写作中,便经常会碰到几个问题:必写的内容,能否不落俗套?已写过多次的议题,如何写得有新意?同台竞技的主题,怎样才能高人一筹?不解答好这些问题,写就的文章就难言有深度,文中的思想就难言有广度,笔下的文字就难言有力度。可以说,能否“更进一步”,是检验一篇评论是否属于精品的“试金石”。 以“七一”评论员文章的写作过程为例。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文章是否能赢得高分贝掌声,题目是关键。题目从何而来?一个方法就是,精研讲话全文,把握内在逻辑。总书记上午讲话时,部门的同事几乎都在同步收看,目的便是要思考,怎样的谋篇布局,才能更好、更完整、更精确地体现讲话精神。习总书记在讲话中,讲了“八方面要求”,每一个要求,都有深刻的内容,都有具体的涵义。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选择,是将这“八方面要求”拆开来讲,一篇总论,八篇分述。如此的切分,固然可以,也是最为省心。问题在于,“1+8”总共9篇,“战线”过长,容易让人产生“审美疲劳”。更加重要的是,这样一种方案,省心省力却难出新出彩,呆板有余,创新不足,最多只能算是“最不坏”的选择,却绝非让人眼前一亮、抓人眼球、非他不可的方案。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找到更好的方案?其实,答案就在讲话中。细细琢磨,就是能不能发现讲话里的内在逻辑。“八方面要求”里面,或是说的内容有一致性,或是上下之间有关联性,或是讲话的角度有对称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说的都是理想信念;“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和“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及“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勇于全面深化改革”,第一个是方向和发展目标,后两个是路径和实现方式;“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和“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前者说的是党的宗旨,后者说的是实现宗旨的必备条件;而“不断把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推向前进”,是唯一一个从对外这个角度来说的,而另外七个都是对内而言的。 如此,就可以将八方面的内容,按照内在的逻辑关联和视角的不同,切分为四个部分。相比较于第一个方案,既更有逻辑层次,也有自己的独特性。紧张研讨之后,迅速按这四个方面拟定题目,并以一篇总论作为开篇,用“1+4”的方式,对“七一”讲话进行立体解读。 问题引领 研磨文字 题目拟定,剩下的就是行文走笔。 在写评论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反问自己一句:读者能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得到什么?有这样的“受众意识”,写出来的文字才会有活力,让人读得进去,而不是枯燥无趣、味同嚼蜡。 怎样才能让读者有所收获?一个关键点,就是一切从问题出发,而不是单纯讲一些大家都懂的大道理。具体到“七一”讲话系列评论员文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阐释清楚总书记提出“八方面要求”的战略意图。而这,正构成了这五篇评论员文章的主线。 事实上,从问题出发,到问题结束,这样的文章脉络和布局,往往能真正给人以启迪,而独到的判断、独特的见解,也就会在行文中呈现,让人印象深刻。比如,五论《坚守人民立场从严管党治党》中,文章开头便指出,“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最牢固的执政根基。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一个党无时无刻不面临着这样的挑战。如何克服挑战?就要勇于直面问题、自我革命。因此,结论不言而喻,就是要“把实现人民利益作为党奋斗的最高目的”,要“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祛病疗伤,激浊扬清”。正如网友所指出的,几篇评论如“剥笋”一般,对问题层层剖析,步步深入,让文章“耐读耐看、说服力强”。 古人讲,“玉经琢磨多成器,剑拔沉埋便倚天”。文章是打磨出来的。相对于新闻时评,评论员文章要求更严、标准更高。严在何处?严就严在文字不能有枝蔓,不是天女散花,而是精准精当。因此,撰写评论员文章,少不了反复打磨、反复雕琢。这五篇评论员文章,从主笔人到总编辑,每一篇都至少经历了五道“关卡”,可以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扩大传播 同频共振 媒体融合时代,作为“评论皇冠”的要论,同样要在新媒体舞台上,大展身手。这就要求评论工作者除了要有“受众意识”,更要有“传播意识”。毕竟,舆论宣传,不能是“自说自话”,而应该是在广泛传播中凝聚共识,求取最大公约数。因此,多渠道、全方位的传播,是形成舆论和声、增强舆论引导力不可或缺的方面。 “七一”系列评论员文章,新华社刊发通稿,全国各级党报纷纷转载。同时,我们还充分利用新媒体渠道,在“人民日报评论”公众号、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平台隆重推出。据不完全统计,有170多家纸媒转发了第一篇评论员文章,从二论到五论,每篇的转载量都在100家以上。央广、央视都在主要新闻节目中作了播报。各主流媒体所办的微博、微信、客户端,也作了积极推送。媒体矩阵的集体发声,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同频共振,让评论员文章传播得更广泛、更响亮。 总而言之,做好评论,需要有颗匠心。这不仅是说要有精益求精的态度,更要有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没有哪个评论员,天生就能写一手漂亮的文章。 但一名优秀的评论员,往往在谋篇布局、行文走笔、传播渠道,会把“匠心”作为一种习惯,会比别人“更进一步”,把问题想在前面,惟有如此,最终才能收获别样的效果。而这,也正是评论的“匠心密码”所在。 本文版权归中国记协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