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旭辉 黄旭辉个人事迹 黄旭辉在闽北日报社从事新闻工作近25年,2018年3月,他服从组织安排,调动到南平广播电视台任工会主席兼产业中心栏目总监。 近年来,他努力提升综合素质,适应融媒体时代新闻业发展趋势,积极向研究型、复合型新闻工作者转变。近10年,他获奖题材广泛,先后获得各类省级新闻奖20多项,其中获福建新闻奖一等奖三次;还获得省、市层面的个人表彰5项。 近年来,他积极践行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其中,去年4月下旬以来,他在宣传全国重大典型——廖俊波先进事迹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入选“福建省委廖俊波事迹报告团”,在全国、全省巡回宣讲26场,部队、地方听众近3万人,还晋京到人民大会堂、中央党校、北京大学等地宣讲5场,受到刘云山、刘奇葆、赵乐际同志的接见。 弘扬主旋律 践行“俊波精神” 廖俊波因公殉职后,黄旭辉敏锐意识到廖俊波将成为全国重大典型。廖俊波殉职后第三天,作为主创人员,他就与采访小组,开展深入采访,一周内推出了全国第一篇廖俊波先进事迹长篇通讯《闽江清波独俊秀》,为接踵而至的全国主流媒体提供了完整的参考资料,此后,他又与采访小组一起推出了全国首组廖俊波事迹系列报道,去年10月份,系列报道的首篇《一位公仆的激情与梦想》被省委组织部推选为全省“两学一做”十佳好文章,在全省党员干部中推广学习。 去年4月下旬,黄旭辉入选“福建省委廖俊波先进事迹报告团”,在八十天里,全国巡回宣讲26场,其中在京宣讲5场。在京宣讲时,受到中央领导刘云山、刘奇葆、赵乐际的接见,尤其是首场在人民大会堂的报告会上,刘云山全程出席先进事迹报告会,刘奇葆、赵乐际参加会见活动并出席报告会,首场报告会就获得巨大成功,受到各界好评。 作为报告团最后一个出场者,担负着总结提升的重大责任,为此他精益求精,从地方到省城,再到京城,一路修改宣讲稿10多次,为最终定稿付出大量努力。此外,他还克服南方人普通话发音的缺点,在培训中勤学苦练,细抠一字一句,苦练举手投足,圆满完成宣讲任务。赴京宣讲回到南平后,他又创作了2万多字的讲稿,单独受邀到中国纪检监察学院、中国人民银行党校、厦门思明区委区政府、南平军分区等地单独作报告10场,全国听众1万多人。 在去年中秋节前夕,黄旭辉将自己采写廖俊波事迹的稿费2000元,连上购买的中秋月饼,送到政和县念山村、溪头村慰问了贫困户10户,以实际行动践行俊波精神。 去年底,南平市举办历年规模最大的高校巡回招聘活动——“人才・南平校园行”活动,黄旭辉积极参与策划,全程跟踪报道,主创了活动主题宣讲稿《追梦大美南平成就多彩青春》,由招聘团队在全省十所高校巡回宣讲,引起良好反响,微信公众号阅读数达到两万多人。这次活动专报的信息还在《八闽快讯》上刊登,得到省委组织部长胡昌升的批示。 拓宽理论视野 创新采写方式 2003年至2006年,黄旭辉在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半脱产学习,以全国优秀硕士论文毕业,获公共管理硕士学位。2009年与2011年,黄旭辉先后报考了厦门大学传播学博士与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博士,尽管未被录取,但是在两度备考中,他较为系统学习了传播学、广告学、经济学、农业经济学等学科,阅读了大量前沿理论的书籍,并积极应用到实践中,开展深度报道采写的创新探索。 在各类题材的深度报道中,黄旭辉注重从经济、文化、政治等多领域交叉地带解析新闻事实,形成了复合视角采写风格。他先后采写出《大红枹价格变奏辨音》《区域品牌:营销闽北的终极之道》《跨越海峡两岸 共赴成功之约——南平推广郑成功文化的经济透视》《闽北“两社”的乡村变阵——闽北各地供销社与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博弈》等20多篇经济深度报道,其中,世界创意经济之父——霍金斯到武夷山参加论坛,黄旭辉发挥英语特长,完成了对霍金斯的采访,刊发了整版的报道《智者之杖的点金之术——对话霍金斯》,其中霍金斯对闽北发展创意产业的重要观点,在南平市制定产业规划中得到借鉴;《闽北“两社”的乡村变阵》一文中,提出了未来“两社”在农村经济中的合作新路径,得到福建供销总社的重视,以文件形式下发全文,要求全省各地供销社学习南平经验;《跨越海峡两岸 共赴成功之约》首次系统地梳理了郑成功在闽北的活动轨迹,相关资讯还在台湾媒体发表,引起两岸关注,延平区旅游部门推出了“郑成功延平军旅之路”的旅游路线,得到台湾金门旅游业同业公会的推介。 挖掘历史题材 服务地方发展 2015年,黄旭辉获得“南平市文化名家”称号,这是对他多年深耕闽北历史文化题材新闻报道的肯定。 在这些历史文化题材的报道中,黄旭辉积极探求这些古代文化的现实意义,追问文化断层的深层原因,也引发了各地各级政府的重视,实施了一系列拯救古代文化与开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行动。 通过把握历史文化题材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昨日之事实”也可以在时代内涵中“复活为新闻”,基于这一视角,黄旭辉总结出了“史实性新闻报道”新概念,形成论文发表,并以此指导实践。近年来,黄旭辉陆续采写出《闽北古诗词之旅》系列、《闽北古代印书之旅——建阳书坊乡访古》系列、《渔梁古道上的诗歌落英》《壑源:一个皇帝笔下村庄的历史失忆》《马可·波罗游记中的建瓯城镜像》等30多篇历史文化题材报道,其中,《千年古城门的文化穿越——历史视角下建瓯市文化强市战略》获得福建新闻奖通讯类一等奖。 近年来,在黄旭辉的策划下,闽北日报开设了“闽北古诗词之旅”专栏系列报道,三年中,黄旭辉带领采写团队寻访闽北各地,共挖掘出闽北本土以及与闽北关联的古代诗人、词人20多人,受到闽北古诗词研究会的关注,计划结集出版。其中,黄旭辉在采写《严羽:诗剑一生纵江湖》时,深入严羽故乡邵武市严坊村,对严羽故居岌岌可危的现状予以报道,引起了地方政府的重视,制定了保护计划。 深入基层一线 挖掘典型经验 在近年的新闻采写中,黄旭辉注重发挥公共管理研究中田野调查的研究方式,将学术研究的方法与新闻采写方法结合,解析闽北农村政治生活中的热点问题,使得这些深度报道兼具理论深度与乡土气息,树立了一批有影响的新经验新典型。 其中,2012年10月8日,《中国纪检监察报》以三分之二版配以评论发表了《理性村庄的成长——松溪县村民约法治村模式透视》,中国廉政网亦全文转载。闽北日报也以《走向乡村善治》为题整版刊发。时任省委书记孙春兰在松溪视察时,该文曾作为汇报材料,此后,还在《八闽快讯》上刊登,并得到了批示。 在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前提下,政文报道中黄旭辉深入浅出地采用了公共管理中的新理念,开拓了传统政文报道的新视野。例如,应用公共物品理论,报道了闽北猪业大户的自发的合作行为,其标题《闽北猪业大户的集体行动逻辑》,就受启发于公共管理经典著作《集体行动的逻辑》;应用了管理扁平化理论,以《万紫千红总是春》为题,报道了发端于武夷山五夫镇的“我与百姓拉家常”经验,已在全省逐步推广;应用无缝隙政务理念,以《节点·接点·结点》报道了建阳区农村党员干部为民全程代理服务制的经验,目前已在闽北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