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记者手记 > 正文

向着合格再出发

2019-05-20 16:37:19    来源: 青海日报   作者: 咸文静   

  图为记者正在采访生态管护员。黄灵燕摄

2017年7月25日,《青海日报》刊发了一组题为《段老汉的五套房》的组图。不少人看到这组照片后很受触动。照片的主题很简单,但背后的故事却有点意思。

当时,社里组成了由社领导带队的六盘山脱贫攻坚报道组,我和报道组成员们来到海东市平安区三合镇的集中安置区幸福家园采访时,碰到了正在小区散步的段光财老人。

“以前我们还住在那山顶上。”望着远处的大山,老人带我们走进了现在的家——127平方米的楼房,不仅水电暖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还通上了天然气。我们知道,这背后一定有个好故事。

段光财一家原本住在三合镇窑洞村。几十年来,脚下蜿蜒的山路和贫瘠的土地始终没有阻碍他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结婚后,他和妻子石生花拿出积蓄盖了两间土坯房,彻底告别了父母家的窑洞。十几年后,夫妻二人又盖起了4间新房子,虽然还是土房,但居住面积明显增加。在拿到退耕还林政策补贴后,段光财家盖起了五间砖房。去年年初,得益于当地实施的易地搬迁项目,在山里住了大半辈子的段光财和家人搬到了幸福家园。先后五处住房,也成为这一家人生活水平和精神面貌不断提升的最珍贵的见证。

新闻写得好不好,关键是看采访的素材是否“合格”。抓不到现场“活鱼”,写出的新闻必然是味同嚼蜡。脚下有泥,脑中才有料。倘若我们只是浮于表面,也许能够通过描写段老汉现在的生活状况,写出一篇稿子。但我想,这肯定没有这五套房来的精彩。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文章有亮点,还要多一些“眼力”。

2017年冬天,我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茫曲镇采访时,无意间听到镇上的干部们都在讨论关于种树的话题。原来,木格滩是当地沙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之一。随着生态保护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从2017年开始,茫曲镇11个村的村民自发组织植树造林活动。那个春天,六七千名群众自带干粮,在种树点“安营扎寨”。整整5天后,种下66万株树苗,为这片荒漠披上200多公顷的绿装。按照计划,2018年他们将继续这场“战斗”。就这样,去年开春,等到他们种树的时候,我又去了。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家园。当我看到村民们扛着树苗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沙漠里时,当我看到数以十万计的树苗一行行排开时,当我听到村民说十年八年地干,终有一年能够染绿木格滩时,我想,眼前的景象不就是这句话最鲜活的注脚吗?

作为一名党报记者,要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必须下点功夫。在我看来,这功夫,就是“脑力”和“笔力”。

去年有一次采访让我记忆犹新。故事的主人公叫朱永园,是海南州贵德县常牧镇拉德村六社的农民。父母早逝,哥哥先天残疾,精准扶贫工作开始后,靠天吃饭的一家人被定为村上的贫困户。后来的故事和我们想象中一样,政府的扶持让这个家庭看到了脱贫的希望,但又和我们想象中不太一样,老朱靠着一辆“尕手扶”,流转了18公顷地,没日没夜地干了起来。在家里的日子稍稍有点起色后,他提出不当这个贫困户。其实,这个故事并不惊天动地,但却让人感受到主人公踏实肯干、自强不息的精气神。这样的报道有新意,更有温度。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迈不开腿,就到不了基层一线,再妙笔生花,也是浮于表面,让人觉得轻飘。没有“眼力”,只能和好的素材擦肩而过。开动脑筋,勤于练笔,才能不辜负现场抓回的“活鱼”。我想,只有做到这四点,才算是朝着一名合格的记者迈进了吧。(咸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