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传媒人物 > 正文

董服明: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2019-07-10 11:26:50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郝天韵   

“回顾我的办刊经历,最大的体会是,作为一名编辑,要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法治研究》杂志社社长、执行主编董服明表示,“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是他从事期刊编辑工作30余年来的座右铭,“如果耐不住寂寞,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是很难取得事业成功的”。

今年,董服明获得全国法学会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同时,他被推荐为“从事期刊出版工作30年”优秀编辑,这对于有着35年从业经历、成功推动《法治研究》杂志转型并成为核心期刊(扩展版)的董服明来说,是30余年来坚守信念的最好肯定。

小编辑的“名编”成长路

1984年,从西南政法学院毕业后的董服明被分配到福建省司法厅,他的第一份工作便是担任《福建律师》杂志的编辑,从此便与期刊编辑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没想到,这份编辑工作我竟整整做了35年。”董服明说。

一年后,浙江省律师协会创办了全国首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律师综合性法制刊物——《律师与法制》,于是,本着对编辑职业的热爱,对律师行业的感情,董服明从福建调到浙江,担任《律师与法制》杂志的一名编辑。

“杂志编辑部实行采编合一制度,因此我们当时除了编稿组稿事务外,每期都有采访任务,报道典型案例,宣传优秀律师。”回忆起30多年前初出茅庐的情景,董服明向记者感慨道,当第一次看到自己的稿件被排成铅字、自己的名字出现在杂志上时,他的内心既激动又自豪。

年轻人精力充沛,热情高涨。20多岁那几年里,董服明一年中起码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外地采访。“从舟山群岛到新疆边陲,从黑龙江到海南岛……我的采访足迹几乎遍布全国。”董服明自豪地告诉记者,1985年—2006年的20多年间,他共发表了上百万字的通讯报道。

那时,除了记者的身份,杂志社的编辑们也同时“兼任”抄写工、包装工、搬运工。“办刊前几年,每期7万册杂志,全是我们编辑人员一个一个信封抄写地址、包装,然后赶到火车站办理托运,送到邮局办理邮寄。我们常常是白天编稿写稿,晚上抄写信封。一连几天高强度的包装,按订书机的手都肿得拿不起筷子吃饭。”董服明回忆说。

然而,就是这样的磨炼,让董服明从一名默默无闻的小编辑,成为《律师与法制》杂志社的“名编”。

成功转型学术期刊的践行者

2007年,为适应“法治浙江”建设的需要,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律师与法制》改为《法治研究》,董服明也作为“陪嫁”,从省律师协会调到省法学会,担任《法治研究》杂志社社长、执行主编。

“从一本律师行业综合性法制宣传刊物,变成一本纯学术刊物,我不仅缺乏办刊经验,更缺乏深厚的法学研究功底。原来的驾轻就熟,一下子变成了门外汉,前路茫茫。”董服明告诉记者,为此,他走过弯路,也为此经常夜不能寐。然而,经过近3年的滚爬摸索,董服明和同事们终于确定了办刊思路——以诚待人,以质取胜,以法学核心期刊为办刊目标。

为此,作为杂志社社长兼执行主编,董服明带领杂志社同事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首先是把组稿对象紧盯在国内一流的法学专家身上,借助名人效应,快速提升刊物知名度与影响力。

“为了寻找国内著名法学家,我先后花了几个月的时间,遍访高校网站,逐一记录他们的联系地址、电话、电子邮件、学科特长,然后,整理成册。至今,共收集了国内千余名法学博士生导师的名录。在完成这项基础性工作后,我又逐一给他们写信,恳请他们能为本刊赐稿。为了用真情感动他们,每年新年,我都会在最繁忙的年终为他们每一个人书写贺卡。遇到法定假日或他们的生日,还会给他们发送电子贺卡。我还坚持给每一位博士生导师赠送全年杂志……”董服明说,十几年来,这项工作从未间断过。真诚,终于打动了法学名家——刊物每年刊发的名家稿件都在逐年增加。也正是由于法学名家的鼎力支持,杂志的影响力也日益扩大。

其次,是严格把控稿件质量关,刊物在业界的知名度、美誉度每年均向前迈进。“创刊前几年,针对杂志转载率不尽如人意的现状,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认为主要的原因就是对文章把关不严,有一些关系稿、人情稿存在,导致总体质量参差不齐。为此,在稿件的审批环节进行了制度设计,把一批低质量的关系稿拒之门外。可以说,《法治研究》自制度完善以来,杂志刊登的每篇文章都是精心挑选的。”董服明掷地有声地说。

不忘初心的学术期刊人

对于转型之初的困境重重,董服明毫不避讳,他告诉记者,当时作为一家地方法学会主办的刊物,《法治研究》的法学研究力量、法学资源拥有量和国内知名法学院校根本无法相提并论,要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全国近百家法学期刊方阵中脱颖而出,进入为数有限的核心期刊行列,并不容易。

但付出终有回报,经过十几年锲而不舍的努力,《法治研究》办刊质量逐年上升,学界影响力不断扩大。在中国知网公布的影响因子排名中,《法治研究》连续5年进入法学期刊前30位。

2018年年底,《法治研究》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版),今年3月,杂志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扩展版)。

“在实现办刊目标的征途中,我们艰难地登上了一级台阶。”采访最后,董服明谈道,这么多年的办刊过程中,特别是在《法治研究》的转型前期,因为看不到前途,让他好几次萌生退意,想改变杂志的定位,也想把杂志主办权转交高校。“但每一次,我在激烈的思想斗争后,都在‘再坚持一年’的意念支撑下,咬牙坚持了下来。”董服明说,正如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的那样,“最后的胜利往往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30余年来,以诚待人,以质取胜,不仅是《法治研究》的办刊思路,同时,也是董服明从事期刊编辑工作的初心与坚守,还是那句“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被这位学术期刊人用30余年的时间不断诠释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