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给了她一双明媚生动的笑眼,她却用它发现了无数重要的出版选题。《中国木本植物分布图集》《现代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每一本都堪称经典,既反映了前沿科技,又代表着国家水平。 父母为她起名雪梅,期许她如梅花一般,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她却用27年的时间把教育与科技出版园地装点得满园春色,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优秀中青年(图书)编辑奖,各种荣誉如烂漫山花,分外好看。 她就是吴雪梅,高等教育出版社生命科学与医学出版事业部主任,中国十大“优秀出版编辑”获得者。 求精品,与科学家作者“拉锯” 图书编辑是一项艰苦、枯燥的工作,并不容易获得荣誉。有的人皓首穷经,也未必能得到一次编辑重大选题的机会,也有人兀兀穷年,却未曾享受到一次金榜题名的喜悦。而在吴雪梅的编辑生涯中,她编辑的图书和撰写的文章却多次获得出版界的国家级奖项,“还处于幼鸟学唱的小编阶段”,就凭借《现代分子生物学》赢得了第四届国家图书奖提名奖。初试啼声就技惊四座,这样的际遇怎不令人心生羡慕呢? 这是幸运吗?其实,好的运气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的人。吴雪梅的故事也是一样。自1992年大学毕业后,她就一直密切关注着生物学领域的前沿动态,须臾未曾放松,结合深入的调研,她敏锐地意识到,“生命科学的研究已经全面进入到分子水平,分子生物学课程未来将会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而国内还没有一套特别权威的教材,此时填补这个空白,将会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市场回报”。这个设想得到了高教社领导的肯定。吴雪梅马上着手组织教材的编写工作。她选择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后来成为科学院院士的朱玉贤教授作为主编,并提出了分子生物学教材的编写原则和要求。该书出版后果然大受高校读者的欢迎,首次印刷5000册当年就销售一空。目前该书已出版第5版,累计销量已超过50万册。繁体字版权也转让给了我国台湾的出版社。 当然,要想获得国家级出版奖项不能光看销量,更重要的是要靠质量。为了把这部书做成精品,吴雪梅在编辑加工、版式设计、用纸、印装、定价等方面花了大量精力;为了让书稿更为精练、主线突出,也更薄一些,她用了整整一周的时间,总结了将近30个例子,向作者说明一些插图需要删掉的原因,反复与作者沟通,几番“拉锯”,这位大科学家最终被这位初出茅庐的小编说服,砍掉了200余幅插图,令全书的页数大为精简。该书后来被教育部认定为生命医学类第一本“面向21世纪教材”。以此为范本和标杆,吴雪梅后来又策划出版了一批“面向21世纪教材”,其中《微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免疫学导论》等获得了国家级优秀教材奖,成为国内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教材。这些教材的出版和不断修订,有力推动了高校相应课程的持续建设。 推新书,不畏“魔鬼赛程” 好运也爱加持那些勤奋的人。吴雪梅至今还记得,2002年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来得特别早,为了迎接这场盛会,吴雪梅和她的同事经历了一轮魔鬼赛程,从1月到5月,她们放弃了所有的节假休息时间,整个春节都是在办公室度过的,终于在BIBF上推出他们精心编辑的《基础生命科学》。 累,某种程度上是自找的。进入21世纪后,吴雪梅深刻感到国内生命科学教材与国际水平的差距,于是动起研发具有国际水平、同时适合国内教学需求的自编教材的念头。《基础生命科学》就是这一创意的试验田。但真动起手来,大家才真切地体会到原创的不易。其中原创彩色科学插图的制作成为最大拦路虎,为了降伏这只猛虎,她和同事们创造了一套卓有成效的工作方法,从协助作者广泛搜集文献资料,到编写插图脚本,再到根据脚本绘制草图,最后再由真正的绘制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一名硕士生最终完成绘制。580余幅高水平的原创彩色插图还要经过生物学专家一幅幅地认真审查,反复修改,最终制作出来,保证了精美《基础生命科学》如期面世。 《基础生命科学》的出版首发式在那届BIBF引起了很大反响,很多外国出版机构都对该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国外同行评价它是科学与艺术的精美结合。我国台湾的出版人当场就购买了繁体字的版权,此后汤普森和韩国出版机构也相继购买了该书的英文和韩文版权。该教材还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并得到了“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资助。 自那以后,高教社生物与医学类的版权输出之路就越走越宽,他们出版的8种中医学著作分别被加拿大、南非、以色列、埃及、荷兰等国家选用,并入选“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目前,吴雪梅担任策划或责任编辑的图书共有20余种实现版权输出,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善创新,危机中求机遇 打开《中国雉类》一书,除了可以欣赏到我国不同气候带、不同景观类型有代表性的34种雉类的彩色图片,了解到不同雉类的栖息地、繁殖、行为与生态、分子生态学的知识,更妙的是,只要扫描书页上的二维码,就可以听到各种雉类清越的鸣声。据吴雪梅介绍,该书出版后,主编郑光美院士非常兴奋,这是国内第一次把鸟类鸣声研究成果正式发表,让读者可以听到。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吴雪梅第一次因媒体融合而让人惊艳了。生命科学与医学出版事业部出版的《中国木本植物分布图集》(4卷),包含了上万种植物的分布图及几十万条相关信息,是中国科学家长期研究形成的宝贵成果。当时根据其数据量大的特点,吴雪梅作为主要策划编辑,提出对每一物种的数据进行规范标注,采用XML排版,这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出版周期,保证了质量,也利于实现纸质版和网络版等多种形式的同步出版。该书出版当月其英文版就在法兰克福书展上成功转让给了施普林格出版公司,该书也获得了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据吴雪梅介绍,虽在上世纪90年代,高教社就开始CAI课件的研制出版工作,她就参与了《普通生物学多媒体课件》系列光盘的研发出版工作,但真正走入数字出版的殿堂,还是在2003年。那一年非典疫情暴发,北京发货的图书外地很多高校拒收,造成不少课程没有教材可用,也有的学生或老师被隔离,无法到课堂上课。当时高教社推出了研发中的网络课程,免费供学校使用,受到了广泛欢迎和赞许。吴雪梅也从危机中看到了新的机遇,在接下来的数年里高教社积极与高校合作,助力教学模式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2009年,她作为核心成员提出了“课程出版”新概念,并在社内率先实践“数字课程”出版与定制应用的新型业务模式。通过版权保护和出版运营,形成了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持续利用的有效机制。近年来,生命科学与医学出版事业部组织策划和出版了一批“数字课程”,如北京大学的《演化生物学》、复旦大学的《遗传学》、武汉大学的《微生物学》等,这些优质的数字课程为高校提供课程定制应用服务,受到广泛好评。 其后,吴雪梅又把这种创新实践升华为理论,以第二作者身份在《中国编辑》2015年第6期上发表了《互联网时代教育出版新模式的思考与实践》,该论文也获得了“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全国优秀出版科研论文奖”。 如今,在吴雪梅的带领下,生命科学与医学出版事业部的数字出版已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她也成了高教社数字出版与产业转型升级的排头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