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佳作赏析 > 正文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读本的典范之作

2019-11-04 15:35:03    来源: 人民网传媒   作者: 丁骋 唐兴   

“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月19日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向新闻界和新闻院校提出的要求。如何贯彻落实好这一要求,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是当前我国新闻界和新闻院校的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今年3月,由中宣部和教育部组织编写,中国人民大学郑保卫教授担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为全国新闻院校师生和广大新闻工作者提供了一本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规范读本,对推动全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理论研究和教育教学将会发挥积极作用。学习研读这本教材,我们认为该书在编写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顺应现实需要

该书开篇便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当前我国开展马克思新闻观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首先,该书分析了当前我国所面临的意识形态领域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一方面,国内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伴随各种深层社会矛盾的出现,思想领域的争论与交锋此起彼伏;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世界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一些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尤其是西方新闻价值观进入我国,对我国的新闻传播带来不少负面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到一些人在新闻报道中的价值取向。总之,无论是从内部环境看还是从外部环境看,都显示出在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着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的激烈争夺。其次,该书分析了当前我国新闻队伍的现状及问题。新闻媒体是意识形态领域的前沿阵地,新闻工作者本应成为守护这一阵地的主力军。但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新媒体的崛起,一部分新闻工作者不了解党的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对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一些基本理论和工作原则认识不清,容易受到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尤其是西方新闻观的影响。以至于在关键时刻,一些人由于缺乏理想信念和政治定力,做出一些违背社会伦理和职业规范,甚至是违反法律法规和新闻宣传纪律的事情。因此,目前我国新闻队伍的现状令人堪忧,亟待加强建设一支政治强、作风好、业务精、素质高,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工作者队伍。

正是基于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复杂形势的深刻把握和对我国新闻队伍现状的准确判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下我国的宣传思想和新闻舆论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该书为学习者梳理和概括了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和新闻舆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

目前,一些新闻院校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和教学,还存在着学生学习缺乏适用的教材,教师授课不知该如何讲授的情况。有的老师讲授马克思主义新闻原著选读课,因为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学生听不懂、不爱听,有的教师自己对原著也一知半解,最终使得课程教学流于形式。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的出版顺应了现实需要,它像一场“及时雨”,解决了当前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急需一本统一规范教材的实际问题。

二、编写系统规范

作为一本教材,必须按照教材编写的规范化要求,体现出系统性、科学性、知识性、先进性、适应性等特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一书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些要求。

该书依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新闻思想来阐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观点,初步建构起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体现出系统性、科学性、知识性的特征;另外该书及时、充分地吸纳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一系列关于宣传思想和新闻舆论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创新性;同时该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尽可能回答新闻院校学生和新闻从业人员所关注的各种新闻理论与实践方面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体现了“适应性”的特点。具体看,全书从以下几方面来体现其系统规范的特征。

第一,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阐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这一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要求统领了全书各章节,充分体现出该书鲜明的思想性和政治性,同时也充分体现出我国新闻学是一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学科。

第二,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历史经验。该书把总结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和历史经验、重要任务和工作目标作为主线,每一讲内容都有对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优良传统和历史经验的总结,并充分展现其科学性和真理性,以此回击“新闻无学论”对中国社会主义新闻学的否定。该书一方面针对具体问题回到历史中去,尽可能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思想观点中找到依据和解答,特别注重从历史中总结中国共产党新闻工作的优良传统。另一方面,追索历史的目的是为了向前看,该书注意阐明这些观点相互间的传承与发展关系,使学习者能够从时代发展的脉络中认识这些观点的基本内涵,掌握马克思主义对待这些问题的基本立场和观点。

第三,充分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最新理论发展。该书全面吸收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关于思想宣传和新闻舆论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包括该书即将出版之前习近平总书记的一些代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最新理论成果的重要讲话都收入到了教材之中。

第四,系统搭建起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学的理论框架。该书依据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定义,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它涉及新闻本源、新闻本质及新闻传播规律等许多根本性问题。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设计了“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把握新闻工作基本要求”“遵循新闻传播客观规律”“认清新闻事业根本性质”“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坚持新闻真实原则”“实现新闻传播权利与社会责任的统一”“遵行新闻法治与道德规范”“与传播新技术同行实现媒体融合发展”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十二讲。这十二讲的内容都是学界普遍认同的社会主义新闻工作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则,将它们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本的理论框架,充分体现出编者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基本内涵的深刻理解与系统性把握。

第五,充分体现了统编教材的规范性。该书的章节安排统一规范,十二讲的内容每一讲都从理论依据、解决问题、主要内容三个方面进行组织,即以新闻理论知识体系中的一些基本内容为基础,在阐述方法上,采用在标题上明确提出一个观点来展示该书以阐释观点为主的做法。通过这种方法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新闻理论的内容有机整合在了一起。各讲内容带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回应读者的关切,解决读者关心的新闻理论与实践中的各种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直面读者在学习新闻理论和解决实践问题中存在的困惑与问题,旗帜鲜明地阐述观点、表达立场。全书基于这样的逻辑进行安排,体现了该书作为教材在编写上的规范性。

三、体现时代特征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一书,是依据中央要求、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的一项重要成果。编者十分清楚今天的授课对象是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崛起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因而,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编教材必须回应时代的需求,回答年轻学习者的疑问。综观全书的内容和形式,这两个层面都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

在内容上,该书根据时代发展和形势变化的需要,注重吸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并随着逻辑安排分散在各个章节之中。即十二讲中各章均注重阐释体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

不仅如此,该书每讲内容都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每讲内容都会提出一些当前青年学生和年轻新闻从业者关心的热点、疑点和难点问题,直接亮明观点,不回避,不掩盖,不模棱两可。

从形式表达和展现上看,该书形式活泼,采用了视频、知识、讲话链接等新技术全面展现内容。这种多手段表现方式易于吸引年轻学习者的关注,也方便了学习者在关注本书文字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学习,更加深入地掌握本书所涵盖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作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统编教材,建构起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框架和知识体系,是一本学习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规范读本,是主动适应信息社会深刻变化和媒体融合深度发展的趋势,努力开创全媒体时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新局面的最新成果。该书不仅回答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什么”这一知识层面的问题,更把着眼点放在讲清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什么”会要求这么做这一理论层面的问题,同时观照了“怎么办”这一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层面的问题,为学习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引领。全书整体框架设计合理、体系完整、内在逻辑严密,具有系统性、权威性、前沿性和创新性等特征。

该书的及时出版为全国新闻院校,特别是部校共建新闻院系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作抓手。我们应该积极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的系统学习,将其视为铸魂励志、立德树人的读本,真正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入耳入脑入心,做到真学真信真用,培养学生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条重要途径。

(丁骋/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系主任,副教授;唐兴/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