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传媒人物 > 正文

徐勇:用生命践行使命与担当

2019-12-31 11:25:00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张博   

“不要色彩,形容词是色彩,评价是色彩,色彩会失真,伴随日月、角度和心情会失真,唯有轮廓,刻骨铭心。”——徐勇

“明天和意外,你永远不知道哪一个先来。……一位老同事突然走了,留下一张照片在同事间刷屏:黑色外套还搭在他的转椅背上,但他永远走了,心梗突发再也不能回来……”近日,这篇名为《一位新华社记者突然走了,外套还搭在椅背上》的文章被刷屏,而一张黑色外套搭在工作椅背上的照片更是在社交媒体上被广泛转载。

他,是谁?竟然这样让同事缅怀不已,痛心不已?他叫徐勇,新华社国际部专稿中心主任,11月20日下午在提交了最后一篇稿件后突发心梗去世,享年56岁。这位新华社高级编辑因公突发疾病离世后,新华社、央视新闻、澎湃新闻、《浙江日报》、凤凰网、《中国记者》期刊微信公众号“京原路8号”……全国多家媒体纷纷刊文追忆这位如春蚕一样的新闻老兵。

这就是记者应有的样子

“那天下午,在心梗胸痛症状明显的情况下,他仍在改稿子。14时34分46秒,他提交了用生命改的最后一条稿子。半小时后,15时05分,他发微信说:‘1702,需要急救。’最快速度送到医院。医生痛惜不已:‘哪怕早10分钟送来都好!’”《参考消息》还原着事发时的情形。

作为新闻工作者,徐勇无论是日常,还是生命中最后一刻;无论是当记者,还是当编辑;无论是驻外,还是在国内,都一直兢兢业业。在《记者徐勇 谢谢你的光与热》一文中,《浙江日报》写道:“2013年7月6日,韩国韩亚航空一架波音777飞机从仁川机场起飞,在飞抵美国旧金山机场时发生空难,机上乘客和机组人员共307人,包括141名中国公民。徐勇,当时常驻旧金山,是距离新闻现场最近的中国记者。在完成初步的消息报道后,徐勇围绕中国受伤乘客特别是受伤学生进行了一系列采访,涉及伤员救治、人员安置、后续处置,特别是争取权益……他发现,一些乘客受伤期间并未得到航空运营商方面的照顾甚至探望。他发现,韩亚航空并未按照宣称的那样设立电话‘中文热线’……这些犀利的中国视角的报道,西方媒体丝毫没有涉及。他的报道有力推动了空难后续处置,却也让徐勇背负了巨大的压力。但他说:‘我们不去做,谁做?’”

“徐勇常挂在嘴边:‘肯干比能干重要。’”在新华网刊登的《“大编”徐勇 新华社同事忆徐勇生前点滴》一文中,曾经的同事回忆着与他一起奋战的往昔,“有人说徐勇有文字洁癖,这我不知道。只知道:是就是是,否就是否,拒绝含糊,拒绝废词。‘富婆’绝不说‘女富婆’(你听说过‘男富婆’吗?);‘河上漂死鱼’绝不说‘河上漂着鱼的死尸’(还‘鱼的死尸’?你想干吗?);报道坠机事件时,‘机上乘客’删去‘机上’(有‘机下乘客’吗?);‘某地某时遭遇爆炸袭击,造成2死4伤’,删去‘造成’(语义清晰,何必啰嗦?);‘中枪’(你确定不是‘中弹’?);‘透露’?(玩什么故弄玄虚,难道不是正常披露信息吗?老老实实改成‘说’)。”

“‘的’字能不用就不用,要用短句,少用形容词,多用直接引语和白描,不能有一句废话……”澎湃新闻引用徐勇同事们的话写道。

“‘反正……徐勇吧……他给你改稿子,你服。’”“京原路8号”描述着无论是资深记者还是高级编辑,在谈到徐勇改的稿子时,都会在紧皱眉头回忆片刻后,蹦出的一句话。

20天来,关于徐勇的各类缅怀文章刷爆微博和朋友圈,而“这就是记者应有的样子”是最常见的评论。

用爱做新闻

人心是最好的墓志铭,而徐勇的墓志铭已经越盖越高。

不仅同事,很多同行也在通过自己的方式悼念他,《中国青年报》引用送别的场面来描绘着人们的追思,“20日晚上,宣武医院,近百人赶去看你。24日,八宝山,送别你的人在寒风中早早排成长队,尽管印了500份生平,还是有很多人没有拿到……不仅有很多人从全国各地赶来北京送你,连旧金山都有50人举行了追思会”。

其实,这都源于这位头发灰白,下巴刀削一样锐利,弓着腰,身板精瘦,嫉恶如仇、性情纯真的中年男人在日常的工作中用爱做新闻,在生活中用心关怀他人。

《浙江日报》在刊发的文章中说:“2016年10月28日,徐勇发表了一篇971个字的短文,名为《追随船长郭川》,纪念几天前横渡太平洋失联的中国职业帆船第一人郭川。文章发表前10天,徐勇在旧金山送郭川远行,向青岛进发。作为记者,他记录下郭川出发时的几乎所有细节。‘21时30分,郭川借助卫星电话,拨通项目总监的手机,首次通报航行状况,包括初次进餐内容:方便面、鸡蛋。’这段文字中提到的鸡蛋,是徐勇在旧金山的宿舍中为郭川做好的几十个茶叶蛋。”

“今年4月的一天,徐勇在上海,给浙江慈溪的一位母亲发去微信。微信里写道:‘妈妈,我是徐勇。我在上海,突然有种冲动,想来慈溪看看宝宝。’几个小时后,他已经坐在从上海到慈溪的长途客车。那天下午,他与那位‘妈妈’一起去幼儿园接宝宝,他给宝宝买了衣服,逗宝宝玩,然后又返回上海,临走时还留了6000元给宝宝。”新华社在刊发的文章中表示,这段故事是这位慈溪的“妈妈”在得知徐勇去世后含泪写下的,而这位“妈妈”其实是徐勇曾经同事的老母亲,一位几年前因为抑郁症去世的新华社记者的妈妈。

……

敏锐背后,亦有温情。慰问同事父母、资助山区学子、关怀弱势群体……徐勇的形象愈发立体和饱满。现在看,对于如此多地对徐勇表达出的情真意切、连绵不断的追思和感念,罕见,却又顺理成章。

一个有光的人

“《明灯——悼徐勇》中这样写道:徐勇,是哪怕死了也仍然热血沸腾的人。他要传递的,必不是哀伤,而是新闻人的精神光芒,是阔别已久的激情、搏命、梦想与荣光。《品位——写给徐勇》中,他这样教育后辈:‘信念和能力属于自己,能力比地位更持久’《谢谢你的光——送别独一无二的徐勇》中这样写道:谢谢你的光,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并且把这光、这温暖传递出去。从今往后,我们都知道,你在看着。”《河南日报》通过网络中追思的文章勾勒出这样一位“种下一团火,散作满天星”的徐勇。

《徐勇,你好。徐勇,再见》,浙江广电集团创作的新媒体H5产品,让这位虽然未曾谋面,但仿佛早就相识的中年男人形象愈加清晰。

斯人已逝,精神长存。“不要色彩,形容词是色彩,评价也是色彩,色彩会失真,伴随日月、角度和心情而失真,唯有轮廓,刻骨铭心。”徐勇的这句话永远留在了同业者的心中。也许正如“京原路8号”所言,“年轻人说,怀念你,就是‘回忆自己的成长’;老同志说,送别你,就是‘送别我们的时代’。”

“徐勇,走了,显然是在蛮拼的新闻事业岗位上走的,搭在座椅靠背上的那件黑色外套,就是用爱岗敬业、奉献一生开出来的,永远值得人们留存。”中国吉林网评论道。

虽当严冬,犹如夏花。徐勇用他毕生的奋斗与激情,践行了对党的新闻事业的忠诚,他所点燃的新闻理想明灯,以及对新闻理想的坚守和胸中燃烧着的炽热家国情怀,不仅为广大新闻工作者树立了增强“四力”的典范,而且更成为新时代新闻工作者认真履职尽责的一个缩影,对于徐勇留下的“财富”,传承精神或许是对他最好的纪念。(张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