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庆祝新中国第20个记者节,中国记协网“新闻人追梦新时代 梦想荣光”主题活动向广大新闻工作者征集新闻座右铭的故事,请他们讲述在“座右铭”的指引和勉励下,坚守新闻理想、积极转型成长、勇担职责使命的奋斗经历和追梦故 事。今天,我们一起分享新华社熊争艳的新闻座右铭——“以‘土’为乐”。 以“土”为乐——行走在土地上,脚沾泥土,学到了不少当记者的本领,从“土”中尝到了甜头,收获了感动、汲取了力量。 2004年夏天,一个长于南方城市、拿着英语硕士学位证书的姑娘迈进新华社大门时,恐怕不会想到15年后自己成了一名有点“土”的记者。 这些年,她出差的地方有些“土”。她策划过对贫困地区的深度调研,还到东南沿海的“黄金断裂带”福建宁德探寻“滴水穿石”的脱贫思想。今年年初,她和同事们沿着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同志们的足迹,从西北边陲到云贵高原,从六盘山区到乌蒙山区,深入大半个中国的贫困角落,追记英雄的平凡与非凡。 2019年8月,新华社记者熊争艳(右)在河北邯郸涉县后池村采访村民 她乐于采访跟“土”打交道的人。她跟耕耘“三农”领域50多年的陈锡文聊了几小时,兴冲冲地写下《坚守“农根”》。她跑到黄土高原,专门记录一对花甲之年双胞胎兄弟怎么用48年把荒山种绿。她在太行山深山村蹲点十余天,吃住在村民家,把村两委、普通村民、嫁到村里的媳妇、外面来村里帮扶的能人都采访了个遍。 她写的报道带着“土”味。农村、农民、村干部成为她这些年稿件里常见的词。她笔下有样板村的转型、深山村的期盼、返回乡下的能人。脱贫攻坚是她近年关注的主要议题,就连跑全国两会这样“高大上”的会议,她还从讨论会上挖出了《当以后孩子问你什么叫村落——政协委员关注“乡村振兴”》这样的“土”稿。 这个记者就是我。 其实,刚入行时的我,貌似“洋”,却是典型的“三门记者”:从家门到校门再进单位门。这样的经历,对需要丰富知识的记者工作而言,显然是先天不足,有人戏称为“五行缺土”。 我的“土”,是在新华社补上的。这里有补“土”的基因和传承,有一大批亲近土地、以“土”为乐的前辈老师和同事,他们以行动和作品教育我、感染我:离泥土越近,离新闻越近。只有走向基层,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才能了解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一篇心系人民的新闻作品,总是带着泥土的气息,凝结着老百姓的朴素想法,文章的光辉也许不是普照全球的灿烂阳光,但也要是折射一缕阳光的晶莹水珠。这应该就是记者追求的好稿。 新华社记者之所以能不断拿出有分量的作品,正是因为88年来一代又一代新华人始终以赤子之心,将感情投向脚下这片土地,俯身倾听人民群众心声,与人民结下深厚的鱼水情谊,做当之无愧的“人民的记者”。 这些年,我因为行走在土地上,脚沾泥土,学到了不少当记者的本领,从“土”中尝到了报道的甜头,也从采访过的大量普通人身上收获了感动、汲取了力量。今后我要继续当好这片土地的观察者、记录者和升华者,做一名扎根泥土、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连的记者。(熊争艳) 更多阅读: 我的新闻座右铭 | 人民日报社马跃峰:每一次都不能懈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