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农历庚子年的春节,与众不同。 湖北省武汉市等地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2019年12月31日,距离2020年除夕还有不到一个月,武汉市卫健委首次通报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情况。 2020年1月18日,距离除夕不到一周,84岁的钟南山院士连夜乘坐高铁赶往武汉的照片,被媒体刊发后,引发广泛关注,网友通过点赞、转发表达致敬。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 1月2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报眼位置刊发消息《习近平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强调 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疫情就是战情! 21日当晚,人民网推出评论《面对疫情,任何侥幸都可能夺人性命》,产生较大反响。多位省市领导致电人民网,肯定这篇评论帮助当地干部更充分理解总书记指示和中央精神,进一步统一了认识,强化了行动力。 随后,人民网每天都要推出相关评论—— 《疫情是考题,各级领导干部请答卷》提出,正月初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要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要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在防控疫情斗争中经受考验,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对各地各级领导干部来说,这是动员令,也是宣言书,更是军令状。疫情防控工作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能否切实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既考验各级领导干部能否真正做到守初心、担使命,更检验各级领导干部在危难险重工作中的实际能力和水平。 评论解读中央精神,更号召党员干部立即行动起来,投入到这场不见硝烟的战斗中。 随后,人民网评《及时发布信息,才能稳定“军心”》《既过年关,也过难关》《病毒不过春节,切莫掉以轻心》陆续推出……篇篇网评直指舆情关注的焦点、防疫工作的重点。 人民网始终坚信,党媒、党网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资源,历来承担着通过评论、报道及时发声,推动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责任。这是国外媒体和国内所谓“市场化媒体”所不具备的功能。这也是党网最重要的使命和担当。 现场,记者逆行奔赴疫情一线 直播,网友围观争当“云监工”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民网等中央媒体在湖北省武汉市设有分社、地方频道等常驻采编队伍。疫情发生后,这些采编人员一直没有退缩、更没有逃离,一直坚守岗位! 新华社记者深入病房采访 新华社记者采访结束后,用酒精进行人车消毒 从2019年12月,武汉肺炎疫情出现伊始,人民日报、新华社记者就一直坚守在武汉抗疫、防疫的最前线。发回现场报道的新华社摄影记者熊琦说,“一座千万级的城市因为疫情而封闭,作为一个记者,如果不在现场,我无论如何都会遗憾终生。” 随着疫情的发展和变化,主流媒体纷纷加大一线报道力量,从北京总部增派力量,加入到“逆行”队伍中。 人民网记者王欲然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北五病房”报道疫情。人民网记者 崔东 摄 人民网记者崔东在火神山医院建设工地现场做连线直播 1月23日,腊月廿九,人民网派出首批增援人员奔赴武汉。 “面对疫情,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准备,走正确的路,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一辈子里能亲眼见证和记录一段历史是记者的责任。”这是人民网记者崔东在北京首都机场登机前发布的一条朋友圈信息。他和同事王欲然到达武汉的当晚,就与人民日报、人民网常驻武汉的同事一起展开采访。他们每日发回的“武汉日记”等现场报道,在人民网官方微信上篇篇都得到10万+的点击,多篇稿件还被其它媒体广泛转载。 空军军医大学医疗队西京医院重症医疗组宋立强副组长(左)帮助中国军网记者高辉(右)穿防护装备。 胡世颉 摄 中国军网记者高辉深入武昌医院重症监护室采访,深切感受到一线医护人员的不易。他在《军网记者走进武昌医院重症病房,体验抗疫一线工作高强度》一文中写道,“由于带有采访装备,入科前曾被反复警告不要触碰任何地方的记者,实在累得不行了,只好坐在医生办公室的椅子上歇上一会儿。真不敢想象,抗疫一线竟是这样的工作强度,而这已经是这个医护团队4天里第5次轮班了!” 一线记者发回的现场报道,让我们近距离看到了真实的现场,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媒体记者,亦或许许多多的普通人,他们都在为战胜疫情而努力着、坚守着。 武汉火神山和雷神山两所医院加紧建设,成为关注焦点。央视新闻新媒体、人民日报人民直播联合长江日报、人民网人民视频联合中国移动,先后推出24小时不间断直播,迅速引发网友围观,观看人数不断攀升。有专家将这种传播新现象称为“围播”。 “叉酱加油”“小蓝真辛苦”……这场疫情,也让“宅”在家中观看“围播”的广大网友当起了“云监工”。网友“媛媛儿”评论称:“在千里之外亲眼见证着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一步一步拔地而起,就像看到了战胜疫情的曙光,致敬建设者!”很多热心网友午夜上线,围播的热情高涨。据统计,1月31日零时到凌晨1时,参与人民视频围播的网友,总共留言2481条,一方面感佩一线建筑工人,一方面叮嘱前方记者,“注意安全”“保重身体”“多喝水多休息”……正能量充满整个平台。 人民网人民视频从24日除夕下午开始,推出视频直播栏目《武汉时间》,与全国近百家媒体、平台、政务机构以及遍布全国的人民拍客联动,关注各地疫情发展,传播权威信息,普及防控知识。这档每日一期的节目,平均每期超过3000万人观看直播或录播内容。 当下,防控疫情,已经成为人民的战“疫”。为更好地做好疫情报道,提升全社会防控意识,29日,人民网《武汉时间》更名为《人民战“疫”》,当天推出的第六期节目,有95家平台同步直播,4500万人观看。 21日,央视记者倪晶依探访武汉两家发热门诊 央视新闻新媒体则从1月27日起,通过央视新闻客户端、微博、快手等平台推出15小时不间断直播《共同战“疫”》,直击抗击疫情一线战报,深入物资筹备第一现场,关注驰援武汉最新动态,连线专家答疑释惑。与时间赛跑,一起坚守,共同战"疫"。网友在观看直播的同时还可以参与实时互动。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黄楚新在接受采访时,对人民网等开展的网络直播形式予以充分肯定,“疫情发生后,公众最关心的莫过于疫情的最新情况。人民网通过直播形式,报道实时疫情,让公众能够及时获取疫情信息。” 传播科学,让真相跑赢谣言 引导民众,让律己成为自觉 重大疫情面前,借助便利的移动网络与迅捷的传播手段,搭载着耸人听闻的标题,各种谣言借机流窜,但这回,真实消息的传递没有给谣言多少散播的空间。 《这些关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传闻,别信!》《吸烟能阻挡肺炎病毒?假的!》《华南海鲜老板是省政协原副主席儿媳?湖北政协辟谣》《“钟南山院士建议盐水漱口防病毒”是谣言,别传了!》……从1月22日至29日,人民网《求真》栏目发布20多篇辟谣新闻,针对各类流传的不实消息,第一时间进行阻击。 “饮高度酒对抗冠状病毒”的消息,曾在网上迅速蔓延。在22日播出的新闻《1+1》栏目中,白岩松专门对此辟谣,称网上流传的图片利用了20日节目连线钟南山院士的画面,而事实是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我国著名传染病学专家李兰娟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答说“75%的酒精是能够杀灭这个病毒的”,但没说“喝”,只是说使用医用酒精擦拭手机和双手进行消毒,是有用的。 1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在广州接受新华社专访。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1月28日,新华社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与钟南山面对面话疫情防控》访谈全文仅在新华社客户端的浏览量就超150万。 1月29日晚,《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与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科学家曾光对话,畅谈如何打赢这场病毒“歼灭战”,在人民日报人民直播平台,超1100万人在线观看。 这些对权威专家的采访,科学研判了当前的疫情防控形势,中肯回应春节假期返程期间会不会出现大爆发,直面回答疫情拐点是否将要出现……因此这些访谈都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 病毒潜伏期有传染性吗?如果怀疑被感染怎么办?新型冠状病毒到底更怕冷还是更怕热?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除了专业人士,很多普通民众,心中都会充满疑问。 对此,中央主流媒体纷纷刊发科普类报道,人民日报的《权威解答:天气转晴,出门晒太阳能否杀死新型冠状病毒?》、央视新闻的《疫情防护思维导图来了!转给更多人》、新华网的《关于疫情的最新科普,转发知悉!》……这些通过微信发布的报道,及时为大家解疑释惑,有效传播了科学防控知识,篇篇阅读量10万+。 防控疫情、人人有责。如何增强群众防病意识,让正确行为成为每一个人的自觉,中央媒体也在积极引导。 人民日报推出的H5《抗击疫情,我们在一起》,可以在线选择国内不同城市及海外,发出承诺:“打喷嚏 捂口鼻”“勤消毒 多开窗”“拒绝扎堆 谢绝串门”“不吃野味 拒绝交易”……目前已有超897万人发出承诺。 人民网制作H5《防控疫情,从我做起》,同样在线上发起倡议,点击图片即可参与,“勤洗手 多通风 戴口罩”“在线聚会云拜年 宅家为国做贡献”……通过一句句通俗易懂的话语,呼吁大家“‘罩’顾好自己”。 这些易于传播、方便转发的H5,吸引众多网友参与,大家还纷纷留言点赞,“积极响应倡议,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大家行动起来,共同抵御病毒”。 提供保险,为媒体人保驾护航 搭建平台,为疫区人提供援助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除了及时、准确提供各类新闻信息外,央媒还积极搭建平台,在援助方和受助方中间搭起一座桥梁,为疫区群众提供医疗用品和生活物资等。 1月23日,人民网“人民好医生APP”推出公益援助信息平台,为全面对接、高效匹配各类援助资源提供有效渠道,截至29日,平台对接社会各界捐助物资10.4亿元,参与公益援助的爱心单位达55家。 在平台的号召下,很多个人也纷纷献出爱心,有人贡献口罩,有人捐出钱款,还有学生拿出了自己的生活费…… 1月26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人民日报媒体公益专项基金发起“抗击疫情一线媒体人保障计划”,联合中国平安集团、上海哔哩哔哩科技有限公司,为在湖北一线采访的媒体工作者提供人身意外保障和因公染病定向补助。 这个“保障计划” 以“保险+补助”的方式,将全国各地赴鄂采访疫情的新闻工作者和湖北省内从事疫情报道的一线采编人员都列为首批保障对象。若因公感染致残、身故,可获最高50万元的救助金;因公感染确诊后,可获5万元补助金。更贴心的是,加入这个计划无需事先申请,只要身份与情况属实,一旦发生即可受益。 1月27日,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致信慰问奋战在疫情防控新闻报道工作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并表达深切期望,希望“一线记者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做好科学防护,确保身体健康和采访安全。”并呼吁“新闻单位为新闻工作者采访提供坚强保障,对关键时刻敢打硬仗、危难关头挺身而出的记者给予有力呵护。社会各界对新闻工作者开展采访报道工作给予配合帮助。” 传递正能量,疏解社会情绪 发布融产品,激发必胜信心 武汉首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向全国蔓延。面对每天增长的确诊病例数字,一股强大的不安、焦虑和担忧情绪也在百姓心中发酵。 火神山医院开始浇灌首块地坪,临时房已备好;武汉第二个“小汤山”医院——雷神山医院2月5日左右交付使用;农业农村部加强武汉等地“菜篮子”产品保供和农村疫情防控;解放军三支援鄂医疗队抵达防疫一线,全面展开救治工作…… 共同行动起来、中国人民必胜。人民日报法人微博1月28日00:50发布图解“抗击疫情,50个好消息你要知道”,给广大人民注入了希望和信心。一个个好消息在不断驱逐着人们心中的恐慌与忧虑,也让大家在巨大危难面前看到了强大的“中国力量”——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采取有力防控举措,社会各界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抗击疫病,医疗卫生工作者前赴后继、奔赴一线…… 人民日报法人微博发起的话题#50个抗击疫情好消息#,登上微博热搜榜,截至目前阅读3.8亿,讨论5.2万。不少网友纷纷留言,“消息越来越好了”“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我的国家真棒”“人民的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在当前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严峻斗争中,我们要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重要指示。 央媒发布的一系列融媒产品似一股暖流,给人以砥砺前行的力量,把万众一心、共克时艰、战胜疫情的信心传递给亿万人民。1月30日,新华社在官微上推出由编辑记者作词并演唱的MV《挺住,武汉!》为武汉加油,“挺住,武汉,我们携手天地间!”,网友留言称“留着眼泪听完这首歌,武汉加油,我们在一起”。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一名名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新华社刊发的短视频《党旗,高高飘扬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一声声誓言,一帧帧画面,正是共产党员无畏前行的真实写照,也给群众吃下了定心丸。 1月28日,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推出“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专题,第一时间发布党中央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记录广大党员在各个战线主动担当的实际行动和为防控疫情发挥的先锋模范作用。 “万众一心 止住疫情”“隔离病毒 不隔离爱”。央视新闻官方微博29日发布的写有“武汉”两个大字的海报,阅读数超1700万,一张海报,传递出全国与身处疫情中心的武汉人民,手与手紧紧相握,心与心永远相连。 人民日报推出《武汉加油》MV,歌中唱道,“要记得振作,要记得光明不会将善良的灵魂遗落/一定要相信明天会好的/我们,在一起。誓死,不放弃。扛起,这一切。” 1月30日,人民网推出网评《警惕疫情“第二波”,哪怕“十防九空”》,提醒各方警惕麻痹心理和盲目乐观情绪的滋长!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正进入关键阶段。 疫情一天没有得到彻底战胜,我们一刻也不能松懈! 打赢人民战“疫”,央媒和你一起上! (记者 唐维红 燕帅 赵光霞 宋心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