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特殊背景下的“特别两会”,作为老记者,我再次被注入了特别的正能量。 ——贺春兰 从1997年进入人民政协报社以来,算起来,我在《人民政协报》报道两会已经有20多年。但报名参加这次两会的驻地报道,我还是很忐忑不安。一是疫情期间的两会如何组织,驻地现场情况不明;二是多年已经没有在会议驻地做现场报道,担心自己能否适应快节奏。但到了会上,我便发现自己很快被委员们“点燃”了。 “这次世界性的抗疫,其范围、规模和广度比任何一场世界大战都要大。疫情正在深刻、持续地改变着中国和世界,我们需要思考中国未来的发展问题。”5月18日傍晚,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孙思敬在散步时对我谈起这个话题。之后,我在与委员们的交流中发现,“世界变局如是,中国复兴何为”成为会上会下我所遇到的每位政协委员自觉的时代之问。在与委员们的一次次笔谈中,在饭后的散步聊天中,一种清晰的感觉扑面而来:我国党和政府以人民为中心采取的种种举措,全社会在援驰湖北中所表现出的互助精神,一位位医护工作者身先士卒的担当,已经转化为委员们高度的政治认同和对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自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道路自信,也进一步激发了此次两会委员们履职尽责的强烈使命感,为委员们参政议政提供了空前的情感共鸣和问题共识。 这些关键少数们,对疫情蔓延全球的意蕴和可能给我们这个国家和民族带来的挑战显然比普通百姓有更紧迫的责任感。在和一位来自科技界委员的聊天儿中,我发现一些国家的挑衅正让我国科技工作者表现出空前的团结和一种特别奋发向上的动力。疫情是灾难、是困难,但也是振奋剂和集结号。委员们尽管戴着口罩,但我依然能够强烈地感觉到大家众志成城的自信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在已经发生和未知的大挑战面前,这个民族正空前的凝聚,振奋的中国精神、磅礴的中国力量正在汇聚。 在几日的驻地采访中,我发现委员们对中央政协工作会议之后人民政协工作的大好局面充满信心,对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高度点赞。他们不仅就当前的民生问题表现出高度清醒的认识和关切,而且还进一步从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到支持基础科研、解决关键技术推动重大科技创新,从就业困境到贫困地区的基本运转提出一个个重要提案,用他们的热情和责任心切实担负起参政议政的时代使命。 这个特殊的5月,天气凉爽,友谊宾馆绿意盎然,花儿正开得明艳。几天来,除了会上的倾听研讨,我与多位全国政协委员保持着笔谈,抑或在饭后散步漫谈,委员们均心系苍生,纵论国是。尽管20多年来在全国政协这个平台上我很熟悉这样的氛围,但此次特殊背景下的“特别两会”,作为老记者,我再次被注入了特别的正能量,我让自己全情投入、浸泡其中,张开每一个毛孔去感知、去捕捉。抗疫是百年大考,对每个国家是,对每个个人亦如是。疫情来袭,我通过组织《致敬,奋战在一线的白衣天使》这一歌曲的创作和传唱、组织以江世娥为原型的油画《护士》的创作、和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合作为援鄂一线麻醉战士开通心理咨询热线等多种方式给抗击疫情一线的战士鼓劲,而此次年近半百请战上会做一线记者,同样是对百年大考的一次回答。(《人民政协报》记者 贺春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