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传媒人物 > 正文

无悔去一线,缺席才遗憾

2020-10-12 16:00:43    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 张席贵   

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黑龙江广播电视台记者何晓艺——

无悔去一线,缺席才遗憾

回忆起在湖北武汉52个日夜的采访,黑龙江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通联部副主任何晓艺说,那些天虽然危险、辛苦,但作为新闻人,去一线她从来无悔。倘若缺席,才会终身遗憾。

按下“发送键”

何晓艺告诉记者,她大学时曾学习了5年临床医学。正是因为当年的学医经历,加上18年在新闻一线的摸爬滚打,让她在黑龙江广播电视台众多的新闻请战者中脱颖而出。

1月27日,大年初三,何晓艺反复翻看前一晚就写好的请战书。面对这样的大战役,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何晓艺想,如果她缺席了,肯定会终身遗憾。“但那时丈夫刚刚做完手术出院、女儿又面临中考。”她还是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家人,没想到家人特别理解和支持。

于是,她坚定地按下了请战书的“发送键”,而同一时刻,全台共有70多名同事递交了申请,最终何晓艺与另外两名同事被选中前往武汉参与抗疫报道。1月27日晚,他们与黑龙江首批医疗队队员并肩前往武汉。何晓艺说,感觉到自己很幸运,他们肩负着全台、全省新闻同行的期望和信任。

拍下每一个细节

“在疫情最重的武汉一线采访,我们每个人都必须独立承担起摄像、撰稿、编辑、传输等,这在日常是需要多人才能完成的工作。”面对黑龙江援助武汉陆续抵达的5批1000多人的医护团队,如何迅速地掌握大量的信息源和新闻题材?

每天7点30分,何晓艺都会和医护人员一起上班、开早会、查房,为了全景展示抗疫历程,她努力记录医院里的每一个细节。

何晓艺在隔离病房拍摄到一段视频对话——

患者:“王主任,我遗书都写了。”医生:“这个再过几十年再用吧,先不着急。”

写遗书的患者是协和西院五楼重症病区收治的第一批患者。他二十出头的儿子也被感染。

黑龙江省援鄂医疗队的医护人员为他制定治疗和康复方案,把他和儿子调到一个病房,在精神上不断地给他支持。在双方共同的努力下,3月7日,这对父子终于要出院了。

出院前,他特意叮嘱何晓艺说:“我每天都能看到你来拍摄,你一定把所有影像资料都发给我,我要好好记住这些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的黑龙江恩人。”

镜头也是战“疫”武器

何晓艺每天都跟踪拍摄,用眼睛去发掘病房里一个个感人的瞬间。

每次在病房隔离区穿着厚厚的隔离服,一守就是五六个小时,为了一个画面,何晓艺蹲在地上拍半天,一起身,体位性低血压就会让她眼前一片漆黑,再加上三级防护密不透风的层层包裹,呼吸就会有些困难。但越是这样,越让她感受到医护人员的不易。

有一天在上班的班车上,医护人员开心地对她说:“昨天我妈在电视上看到我了。”

刚开始何晓艺想,如今微信这么便捷,天天和家人视频报平安其实挺简单的,为什么在媒体上看到自己会让医护人员这么开心呢?后来,她明白了,那一刻,他们代表的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对这些辛勤付出的医护人员工作的肯定和鼓励,代表的是亿万百姓对医护人员的关注和期盼。

那一刻,何晓艺深深地感受到,她手中的镜头和文字,和医生的听诊器、呼吸机一样,都是这场抗疫战斗中不可或缺的“武器”。

52天中,何晓艺27次进入隔离病房,有时为了完成拍摄会错过就餐和班车时间。但回首走过的路,她的心中满是骄傲和自豪。驰援武汉期间,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报道团队在媒体矩阵发稿400多篇,央视综合频道、新闻频道等发稿96条次,其中29个重点报道在央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栏目播发,为抗击疫情作出了媒体人的贡献。(记者 张席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