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历史、见证时代,我们从不是旁观者。祝所有新闻人不辱使命,不负时代。——晋浩天 “曾经以为,英雄离我们很远。直到这次去武汉参与新冠肺炎的报道,我才真正意识到,原来英雄,就是与我们擦肩而过的芸芸众生,就是那些如此平常的普通人。”提起在武汉奋战60多天的最大感触,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光明日报社教育部记者晋浩天这样对《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说道。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晋浩天主动请缨前往武汉,担任首批光明日报社武汉一线报道组组长、临时党支部书记,与报道组成员在战“疫”最前线采写报道百余篇。从医护人员、社区干部到环卫工人、快递小哥,再到“专车”司机、防疫志愿者……晋浩天用脚丈量、用笔记录下这片大地上最可爱、可敬的普通人。 他们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1989年出生的晋浩天,在光明日报社从事新闻工作已经有7年时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晋浩天没有丝毫犹豫,主动请缨奔赴一线,更在武汉度过了他的31岁生日。 60多天的采访中,晋浩天所在的光明日报社武汉一线报道组以笔为武器,《有我们在,武汉一定赢》《决战ICU:全力救治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妈妈,今天你打败了多少病毒”》等多篇鼓舞人心、提振士气的报道从“前线”发出。这些报道以小切口入手、故事化的表述,紧扣抗疫进程,回应社会关切。 “在武汉,感动我们的医护人员,总是一批接着一批。在这场防控疫情的战斗中,无数医护人员奋不顾身、义无反顾、毫无怨言、毫不退缩,令人肃然起敬。”提起对医护人员的敬意,晋浩天表示,“我觉得,他们就是真正的英雄,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让晋浩天记忆犹新的一位受访人,是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急救中心副主任医师赵智刚。1月18日有症状,1月20日确诊后自我隔离治疗,2月5日返岗工作,作为确诊新冠肺炎后治愈的医护人员,赵智刚坚持选择返岗工作,冲回第一线。 “始终不能返岗的话,会对没有被感染的医护人员造成心理压力。因为不返岗工作,其他医护人员心里就会打鼓、会恐慌。而能够顺利返岗工作,说明哪怕被感染过,也不会造成什么大的损伤。”晋浩天告诉记者,赵智刚在采访时表现出来的为大局着想的精神深深地感动着他。 在武汉60天的时间里,晋浩天先后采访了援助武汉方舱医院的医生林茂锐、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护士长王雯、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护士长唐珊…… 医护人员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晋浩天告诉记者,这些医护人员是一群“面目模糊”的人,在护目镜、口罩、防护服下,很难看清他们的面庞,甚至连他们自己都只能通过背后的标记分清彼此。但同时,“他们又是一群辨识度最高的人,不用特意去找到谁,他们每一位都是身披白甲、冲在最前线的‘战士’。”晋浩天补充说。 他们是武汉的守护者 “武汉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无论以前,还是现在。对于生活在这座英雄之城的人来说,抗疫时刻,他们皆是英雄。”晋浩天告诉记者,封城中的武汉,街上鲜有行人与车辆,但生活在继续,城市在运转。 为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环卫工人、快递小哥、“专车”司机、防疫志愿者一直在路上。 “师傅,您叫熊鹏德还是熊鹏达?”在采访环卫工人熊鹏德时,晋浩天经常听不懂他浓重的孝感口音,甚至连名字都需要与对方反复沟通。晋浩天还记得,这位熊师傅脱下手套,从裤兜里拿出自己的老年人手机,生疏地按下“德”这个字的瞬间。 “现在人少,我们必须加油干。我妻子也是一名环卫工,现在,我们最希望的就是把街道的卫生搞好,给大家带来一个好的环境。我总跟老婆说,卫生多重要啊,我们必须要顶上。不为什么,只想快点消灭疫情。”晋浩天回忆说,就是这样一位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环卫工人,在武汉封城期间,坚持每天3点半起床清扫大街,几乎“连轴转”工作,却没有任何怨言。 疫情期间,许许多多像熊鹏德一样的普通人奔波在武汉街头、医院、社区等场所,执着而勇敢,日复一日地默默付出。对晋浩天而言,正是这样一颗颗不起眼的螺丝钉,一个个再平凡不过的普通人,谱写了武汉全民战“疫”的感人篇章。(见习记者 李美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