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传媒人物 > 正文

新华社梁建强:冲锋在前,在最危险的地方书写担当作为

2020-11-17 16:58:08    来源: 中国记协网   作者: 梁建强   

前所未见、突如其来——新冠肺炎不期而遇,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打响。战场的最前线,总有新闻工作者挺立的身影。

疫情袭来,每一位一线新闻工作者都是英勇无畏的逆行者、奉献者

在中国记协组织的休养调研活动中,刘公岛甲午战争博物馆中的一封家书令我印象深刻。那是北洋海军经远舰驾驶二副陈京莹给父亲写下的信。信中写道——“兹际国家有事,理应尽忠,此固人臣之本分也,况大丈夫得死战场幸事而”。

这让我想起疫情刚暴发之际,情况不明、人心惶惶,面对未知的风险,新闻工作者们站了出来,和一线的医生一样,向险而行,勇当“逆行者”。

探访定点医院、进入方舱医院、调研隔离点、对话医患人员……从2019年底开始,在新华社前方报道团队领导的带领下,作为主动请缨的成员之一,我把1岁多的孩子交托亲人照顾,带上被子来到分社,以社为家,投身于疫情报道之中,成为最早参与新冠疫情报道的记者之一。那个特殊的除夕夜,在采访写稿中“跨年”。

从武汉关闭离汉通道,到不懈努力后阻断疫情传播、城市“解封”;从确诊人数一度持续增长到最终实现确诊患者“清零”……自参与疫情报道开始,我未曾休息一天,始终奔波在一线。方舱医院投入使用后,我又主动提出申请,成为新华社前方报道团队中第一个进入正在收治患者的方舱医院内的文字记者。

经常有人问,参加疫情报道,怕不怕?诚然,医疗物资一度紧张、床位告急,被感染的风险无处不在,总在采访一线,确实也有过些许担心;但,更多的还是不怕。因为,在我的身边,一大批从总社星夜驰援湖北的同事从北京赶来,无惧风险勇于冲锋;因为,在前方报道指挥部的统筹调度下,大家分工协作,并肩战斗在前方……

新闻发生的地方,新闻记者的天职就是在现场;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会有新闻人的身影。

迎击疫情,每一位一线新闻工作者都是历史的见证者、记录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要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面对新冠疫情,一线的新闻工作者勇当传播者、记录者、推动者、守望者。以新华社为例,我和同事们进医院、走社区、访医患等,广泛调研采访。有人在金银潭医院、方舱医院等救治一线持续蹲点,有人多次到发热门诊实地探访,还有人赶往殡仪馆了解相关情况……

在社领导及有关部门的组织推动下,新华社还重点推出超过1.6万字的长篇通讯《风雨无阻向前进——写在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之际》,以及7500余字的评论《钟华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等,系统梳理、回顾、总结中国的抗疫历程。我有幸参与其中。

新闻报道,就是记录正在发生的历史。身在一线,新闻记者有责任全面记录下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真实情况,方能让后人对抗疫中的“中国作为”有更多了解,对“中国选择”有更多知晓,对“中国经验”有更多认同……这,其实也是在给历史交上一份“答卷”。

决战决胜,每一位一线新闻工作者也应做好“瞭望者”、警示者

疫情报道中,新华社前方报道团队一直在履职尽责、听民声、报实情。我牵头或者参与了许多调研报道,围绕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挑战,物资发放中存在的难题,部分特殊场所存在的防控风险,一些防控措施中存在的短板等,撰写了一系列的稿件。这些调研报道,部分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对疫情防控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

当前,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际,我和同事们还在继续关注着疫情的后续情况,并持续撰写稿件。我想,作为一名党员、一名新闻工作者,一线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战场,也是最好的检验场。职责所在,越是危险的地方,就是越需要抵达的前方;使命所系,广察实情、多呈诤言的孜孜以求,始终应是心底追寻的那一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