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福建记协 > 部校共建 > 正文

善用短视频助力成长 让青少年成为网络媒介的主人

2020-12-29 11:37:2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作者: 毕若旭 慈鑫 范雪   

“我们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发现——在学校里,老师们开始使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作为备课工具。”访谈一些中小学老师时,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知心姐姐教育服务中心总监祝薇第一次听到这样的信息。当老师讲植物的生命历程,用一条30秒的抖音视频来呈现一株植物的生长过程,生动、高浓度的信息直达学生的视听感官,既直观,又震撼。

在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青校媒主办的“善用短视频,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研讨会上,祝薇用这个细节阐释短视频在青少年成长中扮演的角色。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介绍,2020年5月,共青团中央与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一则报告显示,未成年人上网率已经达到了93%以上,自己拥有上网设备的青少年超过70%,用手机上网的将近64%,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短视频使用特点及其保护》则显示,65.6%的未成年人使用过短视频。

95后所属的“Z世代”是网络原住民,与生俱来的互联网基因,让网络媒介环境注定成为他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短视频兴起,融入青少年的学习、生活,也引发了青少年研究工作者的思考。在研讨会上,来自教育学、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青少年权益保护等领域的专家就从不同维度,共同探讨怎样用好短视频,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

善用短视频助力教育教学

祝薇提到的老师用抖音备课,是短视频在辅助教育教学领域发挥作用的一个缩影。在教育教学场景中,这样的案例早已屡见不鲜。

中国青年报社党委常委、副总编辑、中青校媒秘书长董时介绍,青少年的服务要求贴近,短视频是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中国青年报社也打造了新闻短视频的“特战队”,制作的精良短视频产品是青少年的信息窗,不管是国内外的时事动态,还是学习、生活的小贴士,都是他们的学习资料。

在孙宏艳看来,随着互联网渗透率的进一步提高,未成年人对互联网的使用也将向更加纵深方向发展,尤其对短视频的使用正在向更大的群体扩展。短视频作为新型媒体形态,承载了丰富的内容,无论是学科知识还是艺术、科学、运动乃至生活常识等,都对少年儿童的成长有很大影响,是当前少年儿童进行视频化学习的很好路径。尤其是在今年疫情期间,很多未成年人通过抖音学习到了室内运动的方式,或者学习到了厨艺,也有的未成年人通过抖音弥补了课堂知识,或者了解到多元文化。因此,短视频在青少年成长与发展的多个方面、多个领域都能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可以成为提升未成年人核心素养的重要工具。因此,引导未成年人善用短视频,是当前的重要教育任务。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龙耘认为,短视频是很好的寓教于乐的方式。短视频像电视媒介一样,具有涵化作用,即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唐诗《春山夜月》中有一句,叫‘掬水月在手’。教孩子学诗时,用一条短视频呈现夏夜在小河边掬一捧清澈的水,天上的月亮倒影在水中。这样的场景让孩子一下就体验到了诗词意境之美。”她认为,技术改变了传播载体,使之不断创新迭代,但寓教于乐的宗旨并没有变。

短小精悍的视觉画面有助于学习内容的理解,成为一些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在研讨会上,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研究员范瓅文提到,一些学生在遇到难以读懂的名著时,会自觉寻找一些相关的短视频、电影、电视剧、评书等等,帮助理解艰深的阅读材料。“这个过程给老师提了个醒,我们需要关注学生到底通过什么方法阅读。”如今,短视频成为大众媒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可以作为阅读训练的有益补充。

短视频能起到的作用不仅表现在课堂教学上,在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也可以发挥作用。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德育部德育研修员马艳见到过一些老师随手拍摄学生的暖心举动、为学生制作成长记录视频等,还会把这些学生的正能量举动在班会上播放。“这是在实践中进行的有声有色的同伴教育,让德育脱离讲道理式的灌输,起到的效果特别好。”

用好短视频,能发挥的教育功能有目共睹。今年9月,北京师范大学发布的《普惠根基:短视频与全面发展教育研究报告》指出,目前抖音正在成为服务全民教育,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抖音相关负责人介绍,抖音在德、智、体、美、情五大教育方面关注青少年的成长,现在教育内容生态累计播放量超过了10万亿,累计点赞量超过3092亿,累计转发分享量超过102亿。

在短视频中获得素质提升

在龙耘看来,近年来,短视频成为青少年自我表达的独特载体,在抖音等平台上,可以观察到青少年如何自我表达、自我认识,如何建立与社会连接的纽带,因此有人把抖音短视频平台称作“青少年成长的百科全书”。

在这本青少年用创造和行动谱写的百科全书里,他们既获得知识、快乐、社交,也找到了多维能力发展的空间。

“一段视频本身就是一个多维度学习的材料。”范瓅文说,“以古装《三国演义》的片段为例,它涉及到很多学科,比如电影电视技术、服化道、美术、历史、文学、影象呈现、文字呈现等等。它本身就可以作为阅读的主题,既可以作为教学内容,也可以作为教学的手段。”

除了拓展视野,寻找自我认同和社交成就,也是青少年在短视频平台上的成长历程。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蒋俏蕾看来,正向的引导会在很大程度上激发青少年的创作意愿,以及他们在技术上和在内容的创造灵感。“他们看重在线上的被关注度和点赞数量,这是他达成的社交成就;另外这种社交可能会让他们结交‘趣缘群体’。”

短视频平台给了青少年充分的展示自我的平台,短视频社交中,不同关系的人群之间也会产生独特的火花。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蓝玫关注到家校共育中短视频起到的作用,“家庭中的短视频社交,也可以遵循亲子伴读的路径,形成‘共读共赏共生活’的模式。父母陪伴孩子看短视频,既帮助孩子提取短视频中的知识点,也拉近了亲子之间的关系。”

师生间的耳濡目染也可以通过短视频社交完成。“目前许多80后、90后教师本身就是素质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他们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新媒体也用得得心应手。他们在抖音等平台展示自我,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他们的朋友、知音,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马艳认为,这是一种无声的素质教育,“在课堂上是尽职负责的老师,在生活中过得多姿多彩,这是用行动告诉学生,既要合理安排时间,也应该尝试丰富多彩的人生。”

为了提升青少年艺术素养,抖音发起“DOU艺计划”,疫情期间超过1000位艺术家在抖音开设了5000场直播课程,青少年也通过短视频记录他们在家跳舞、练书法、弹琴的居家生活,截至2020年6月,音乐、舞蹈、影视、戏曲、绘画、建筑、雕塑等艺术门类的内容的视频数量在抖音已经达到了2.8亿条,累计播放量超过1.5万亿。

中国科学院心理所教授、保护儿童及家庭研究服务中心主任龙迪期待短视频不仅能帮助一般的孩子拓宽视野、提升素质,还能帮助受到过创伤的孩子进行自我疗愈。“可以开设一些教他们放松紧张情绪的板块,或者用一些方式鼓励他们,告诉他们自己被需要。”在她看来,这也是大众媒介帮助青少年成长中应该践行的责任。

让青少年学会和短视频“交朋友”

短视频为青少年教育和成长带来便利的同时,孩子沉迷于网络的担忧始终困扰着广大家长,但简单粗暴地制止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往往适得其反。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教授雷雳认为,就短视频而言,家长们其实可以采取更多理性的方法去引导和帮助孩子,既通过短视频让孩子获得教育和成长,又让他们避免受不良信息的影响。“父母要了解孩子在做什么、多和孩子交流沟通、给孩子定规矩、了解哪些资源可以利用、培养孩子养成好的手机使用习惯、发现问题内容和平台及时举报等等。”

在研讨会上,多位专家都将提升青少年辨识优劣信息的能力、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中保护自己的能力视作引导他们正确接触短视频时的重中之重。蓝玫认为,让青少年的父母首先学会如何挑选出有用的信息非常重要。她观察发现,在父母自己不具备甄别能力时,常常做出两种错误的行为。“一种是完全放任孩子盯着手机,只要孩子不吵我就好;另一种是完全把短视频看作洪水猛兽,严格限制孩子接触。研究证明,这两种方式都不科学,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研究成果,给出家长合理的建议,这样家长就可以帮助孩子挑选、并教给孩子怎样辨别有用信息。”

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短视频“冲浪”环境,需要多方共同努力。蒋俏蕾建议,平台方可以为青少年选择一些优质、适合这一群体健康成长的内容进入其专属内容池,给他们推送好的内容,并且根据他们的兴趣进行持续不断地推送和引导,从而在青少年成长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要帮助未成年人更好地使用短视频,使其发挥正向功能,我认为非常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家长方面,要迅速提升媒介素养,对新的产品特征要有所了解。家长可以把短视频的一些内容作为和孩子沟通的话题或桥梁,而不要谈网色变。通过增加沟通和理解构建平等和谐的代际关系。数字化社会,家长还要给孩子做好数字化的榜样,尤其要在数字时代生活方式上给孩子做榜样。”孙孙宏艳提出了她的建议,如何理智地、积极地使用短视频,如何把短视频作为拓展视野的好工具,家长都要先起个带头作用;学校方面,要给未成年人赋能 ,这比把学生放在安全的环境里保护起来更重要。所以,要加大力度培养中小学生形成数字时代必备的公民素养。这既包含媒介素养,也包含在数字时代做人、做事、学习、生存的能力。只要全社会都秉承“儿童友好”的理念,本着对儿童友好的意识去做事,就能从不同的角度发挥各自的能力来助力未成年人成长。也只有本着“儿童友好”理念,才能无论在政策制定上、教育服务上、产品开发上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关注到青少年群体甄别信息能力的特殊性,平台方也在积极改善他们的信息接收环境。抖音相关负责人介绍,抖音的“向日葵计划”就从审核、产品、运营、内容多个纬度推动青少年保护,“我们和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合作发布《青少年移动互联网词典》帮助青少年学会如何保护隐私、反对欺凌、识别诈骗和保护身心。平台还先后上线了青少年风控模型,防沉迷模型、风险识别系统,通过帐号、内容、评论多个方面识别违规内容。”

一些群团组织也在为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而努力。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协商代言处处长滕素芬介绍:“我们参与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立法,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增设了‘网络保护’专章,大幅充实了网络保护相关内容,规定要确定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网络信息的种类、范围和判断标准,网络音视频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针对未成年人设置相应的时间、权限、消费管理等功能。”

在祝薇看来,真正让短视频有益于青少年的成长,就是要让孩子和媒介交朋友,研究者既要考虑怎样保护好青少年,也要避免把新生事物当作孩子的敌人,“这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个伙伴,我们要做的,是让孩子学会做媒介的主人。”(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毕若旭 记者 慈鑫 范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