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巧萍是《长江日报》高级记者,2020年9月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今年3月又获“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30年坚守,只为寻找最“尖”的新闻。 她是《长江日报》高级记者,今年已59岁,但仍然耕耘在新闻采访一线。 2020年年初,武汉按下暂停键76天,她却在市内跑了近3000公里,发现了“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 今年“三八”妇女节,她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这是她继“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 她叫田巧萍。 当身边的领导、同事纷纷祝贺她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时,她正在基层忙着采访一个进行了一周的选题。 “三八红旗手是对女性的表彰,但对记者这个职业而言,是没有性别之分的。”3月14日,田巧萍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说,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的职责和使命之后,就不会觉得累,很多事情都是顺理成章的。 “如果需要,我愿意去一线” “那时是武汉的至暗时刻,我不能因为自己的不准确报道给武汉添乱,必须要用翔实的材料支撑起这篇报道。” “如果需要,我愿意去一线。”2020年年初,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田巧萍主动站了出来。长期在医疗卫生报道领域深耕,以及2003年非典时期深入传染病医院采访,是她请战的底气;顾虑也有,丈夫2018年已是肺癌晚期,免疫力被高强度的化疗完全摧毁,女儿大学还没有毕业,“万一我带回来了病毒,对家人就是致命的”。 即使家庭情况特殊,田巧萍仍然义无反顾地奔赴了抗疫一线。深入定点医院、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方舱医院……武汉关闭离汉通道76天,不善驾驶的她,开着车在市内跑了近3000公里,写下一系列有影响的报道,其中包括发现了“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这一重大典型。 2020年1月23日,田巧萍到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发热门诊采访。她听到医院有人说:“我们呼吸与重症医学科的张主任因为报告疫情受到表扬了。”张主任即张继先。经验和直觉告诉田巧萍,上报疫情这个内容非常重要。此后,通过对张继先面对面的采访,以及从法律层面、业务流程、权威部门认定和信源互证等多个角度确认,“疫情上报第一人”渐渐清晰。2月2日,经过数次修改、打磨,《最早上报疫情的她 怎样发现这种不一样的肺炎》一文在《长江日报》刊发。这篇报道用翔实的文字介绍了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最早发现这场疫情的苗头,并和院方一起上报一事,引起广泛关注,网上点击量高达7.5亿次。 “那时是武汉的至暗时刻,我不能因为自己的不准确报道给武汉添乱,必须要用翔实的材料支撑起这篇报道。”田巧萍获得“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之后,许多单位都想邀请她去讲课,但除了高校,她都拒绝了。给武汉大学的师生讲“疫情报道中的科学与常识”,给华中科技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的新闻学子讲“我为什么这样写抗疫”……田巧萍希望下一代的媒体人能坚守职业底线,尊重事实,懂得新闻报道的科学与常识。 “现场告诉你答案” 王飞越是湖北巴东县中医院的一名女护士,得知自己患有肺癌后,便坚持死后将眼角膜捐献给穷苦的眼疾患者。田巧萍是帮她完成这一遗愿的人。 今年是田巧萍当记者的第30个年头,她说自己非科班出身,这是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来的。 “现场告诉你答案”,田巧萍非常看重新闻现场。 1992年,中文系毕业的田巧萍离开工作了7年的高校,考入《武汉晚报》成为一名记者。刚开始,她被安排跑卫生线。一个新记者,在没有任何资源的情况下,田巧萍通过翻电话黄页,联系那些偏远的不曾有记者联系的医院,逐渐打开了局面。安康医院是一家对精神病患者带有羁押性质的特殊医院。大年初一,下着大雪,为了采写安康医院病人吃年饭的稿件,她凌晨5点不到就出门搭班车前往,这让医院方很感动。没多久,一起杀人案,舆论凶猛,田巧萍进到安康医院独家采访到涉案学生。她把这次采访视为自己的“新闻第一课”,也认识到“记者一定要去现场”。 1997年,长江三峡工程顺利截流,正在外地休婚假的田巧萍,主动打电话给报社老总,请求去一线报道。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她又主动争取去现场采访,其间,经历了缺氧、没有女厕所、吃不下东西等多种艰难,13天瘦了9斤,田巧萍却依然兴奋,“能亲眼见证中华民族的宏伟工程,是媒体人的荣幸”。 在田巧萍看来,并不因自己是女性,记者这份职业就会有所区别。相反,女性心思细腻,容易感同身受,对做好记者更有帮助。 王飞越是湖北巴东县中医院的一名女护士,得知自己患有肺癌后,便坚持死后将眼角膜捐献给穷苦的眼疾患者。田巧萍是帮她完成这一遗愿的人。“妹妹,你快来啊,我快不行了,不来就晚了!”2003年大年初四深夜,王飞越给田巧萍打来电话。4个小时后,田巧萍与同事摄影记者连夜出发,第二天就赶到了巴东。后来,她饱含深情地写了两个整版的报道,被多家媒体转载。摄影记者拍摄的《她走了,目光依然明亮》的组照,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飞越是那样善良,她考虑的几乎全是角膜的问题,而不考虑自己的身体状况。”如今,说起近20年前的事,田巧萍仍记得很清楚。让田巧萍印象深刻的,还有匆忙赶往巴东的那个夜晚,丈夫工作在外赶不回来,她不得不留下年幼的女儿独自在家。 “最重要的,是你和他的心有多近” 因为她看到了“下腰瘫”给这些孩子及家庭带来的伤害,非常心痛。田巧萍据此撰写报道,话题阅读量超过5000万。 见过很多人,听过很多新鲜事,田巧萍依然满腔热忱地面对生活。 “说到年龄,田老师明年就要退休了,但在我们部门,她依然是最有职业热情的新闻人。”《长江日报》特稿中心记者张维纳介绍,每次在办公室见到田巧萍,她总是风风火火,拎着一个包从电梯里慌慌张张出来,还未走到座位前,就开始远远地喊:“维纳,我今天又去了哪哪哪,你不知道今天这个选题多有意思。” “有意思,这是田老师经常说的三个字,她对什么都好奇,永远处于发现新鲜事物的兴奋中。”张维纳说。 “干记者是个耗体力的活儿,在体力不济时找个编辑岗位不是更恰当?但田老师喜欢坚守在新闻一线,除了写稿她每天都在外面跑。”同事杨佳峰感慨,“看看身边的田老师,谁又敢说自己跑不动呢?” 让同事史强印象深刻的是,田巧萍拒绝“套路化”,认真对待每一条线索,大量采访调查,亲手绘制思维导图,从蛛丝马迹中寻找最“尖”的新闻 同事李玉莹评价道:“田老师从不怕苦,也不嫌麻烦。她的文本写作细腻,富有场景感,每一篇稿子都是精雕细琢出来的。” 今年年初,田巧萍在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教授郭晓东聊天中了解到,舞蹈下腰训练已经成为导致中国儿童脊髓损伤的第一位原因。为了做好“下腰瘫”这一选题,她到光谷、汉口走访多位患者家庭,用了半个多月时间深入调查。“在走进多位患者家庭深入采访后,我就知道自己不可能冷静了,我一定要为避免这些悲剧重演做些事。”田巧萍说,她看到了“下腰瘫”给这些孩子及家庭带来的伤害,非常心痛。 为了使报道真实客观、有理有据,田巧萍想方设法寻找采访对象。2月16日,为了采访一位舞蹈学校的校长,她在寒风中骑着自行车来回跑了近60公里,身上的羊绒衫都被汗水湿透了。“最后稿件中只用到了这位校长的一句话,但我也觉得很值。”让田巧萍欣慰的是,《长江日报》推出“下腰瘫”相关报道后,阅读量超过5000万。同时,湖北省政协委员万小艳和武汉市社科院等单位也找到田巧萍,持续关注这一话题。 “我们现在总在说采访的‘突破’技巧,其实最重要的,是你和他的心有多近。”田巧萍告诉记者,她希望用自己的文字传递出温暖前行的力量。(记者 汤广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