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巷陌的小面馆,上班路上的早餐店、小店,是城市里并不起眼但不可或缺的存在。疫情带给这些小店冲击,许多小店维持艰难。《扬子晚报》紫牛新闻将目光对准城市中的小店,策划了“了不起的小店”系列报道,关注小店如何努力复工复产,让城市重燃烟火气。系列报道在《扬子晚报》和紫牛新闻客户端同步推出,文字与视频相辅相成,各具特色,还推出了高质量的H5,让这组策划好看又暖心。 关注疫情影响下的小店生存 小店何以“了不起”?看到系列报道的名字,相信大多读者会产生这样的好奇,想要一探究竟。 成为“了不起的小店”系列报道主角的小店,“了不起”的原因各不相同。张府园鲍师傅烧饼铺给老人小孩优惠价,残疾人则可以免费吃一个烧饼;在六合皮肚面店,有困难的特殊人群报上暗号“A套餐”,就可以免费吃一碗西红柿鸡蛋面;曾是五星级大厨王坤开的富临轩私房菜不断改良菜品,让回头客不断;上海路7家小店一起举办“夏日园游会”,吸引年轻人体验老街的“文艺复兴”。 这些小店,有的默默坚持做着凡人善举,有的靠着过硬品质屹立不倒,有的抱团取暖,尽管他们的故事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但确实担得起“了不起”3个字。 在故事的呈现方面尽管对这些小店的评价是“了不起”,但《扬子晚报》在写这些小店的故事时是十分克制的,不煽情不卖惨。比如在呈现富临轩为什么受欢迎时,记者就跟随老板去菜市场买菜,记录老板是如何对菜的品质进行把关的,还了解到了夏天为了菜品新鲜,这家餐馆要一天至少两次进货的细节,为这家店因何菜品受欢迎提供了注脚,引出了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高品质产品总有市场的结论,这一结论不仅适用于餐饮业,也可以给遭受疫情影响的所有行业以启示。 用镜头、文字展小店百态 文字加上视频报道,如今已是很多媒体对于重点策划的“标配”要求。“了不起的小店”系列报道的视频报道十分出彩,不仅每个视频都能独立成篇,讲清楚故事,而且呈现出了许多文字稿中难以呈现的动态场景以及带有浓重本地口音的顾客的“现身说法”,这样的呈现效果真切而感染人。 这组策划中另一个非常出彩的部分是H5作品《金陵小吃图鉴》。这一H5以清宫廷画师冯宁所绘《金陵图》为长卷底本,通过介绍图中繁华街市上的小吃店,引出对宋朝金陵百姓生活状态与商业发展情况的科普,让受众深深体会到南京古都的繁华。整个作品的互动部分设计了很多,比如点击按钮就可以看到相应的小吃店的简介,点击小喇叭还可以听到叫卖声,趣味性强。 总的来说,“了不起的小店”系列报道是一组可读性强但又不失深度的报道。《扬子晚报》发挥自己关注市民生活的报道专长,关注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小店的生存状态,其实也是关注疫情对民生的影响。风格清新的视频、制作精良又具有浓郁本地特色的H5作品,更是让整个策划升华,起到了丰富主题的作用。(记者 隋明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