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处理群体性事件中提升基层党组织能力
www.fjnet.cn 2009-09-02   来源:新华网    我来说两句
  一件件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一桩桩由于处置不当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出现,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沉地思考。为什么长期形成的工作方式、方法顷刻间不灵了?为什么具有群众工作优势的党组织,在群体性事件面前却显得招架无力?为什么平时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业绩考核名列前茅的党组织,面对突发事件却乱了阵脚?为什么理应具有先进性的党员、党员干部,有的会成为群体性上访事件的骨干力量?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坏事,同时也是一件好事,它暴露出了基层党建工作上的“软肋”,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和深层次的反思。

    思考之一:在追求与上级保持一致的同时,不能忽略针对实际情况解决本单位问题。基层党组织的价值追求如果只图上级满意,忽视了联系实际、针对问题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忽视了民生问题的解决,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受到抑制。其结果往往是,有的党组织年终考核业绩优良,但一遇棘手问题束手无策,或希望上级党组织拿出办法,企冀拿着“上方宝剑”去压服群众。保持高度一致与独立自主开展工作,辩证地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把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群众负责统一起来,是基层党组织迫切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思考之二:在强调政治高度、政治责任的同时,不能忽略根本问题的解决。“稳定压倒一切”,已是当下各级党组织对下级组织考核和业绩衡量的重要标准。近年来,由于稳定的任务越来越重,对稳定重视的程度也越来越高,把稳定问题上升到政治高度,用“零上访”作为基层党组织业绩考核一票否决的先决指标。这种看似高度重视的政治要求,一旦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往往会导致基层党组织为了不突破“零”指标而煞费苦心,采用的手段要么是非法的、违反人权的,要么是无限止地迁就上访者,以小恩小惠求得暂时的太平,“不求事解决,但求不出事”。于是,对基层党组织的导向就变成了一切工作围绕确保“零指标”的实现,应付于一时,治标不治本,而对真正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高却撇到一边了。

    思考之三:在注重党员骨干带头作用的同时,不能忽略党员的权益维护和自身价值的实现。很长一段时间内,党组织对党员的要求较多,而对党员的权益关注较少,只强调党员的带头作用,忽略了党员的自身需求。在企业改革调整时期,强调党员要带头下岗,带头为企业分忧解难,一批党员下岗冲在前头,而下岗后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怀。有的企业在实施成建制关停并转过程中,片面强调党员骨干率先下岗,结果造成群体性上访出现后没人做工作的局面,有的党员甚至还成了群体性事件的幕后组织者和策划者。党员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作用与需求的统一,先进性与平凡性的统一,是必须把握好的几对关系,不能偏废也不能过头。

    思考之四:在重视按法律法规办事的同时,不能忽略必要的人文关怀。按有关的法律法规依法处置群体性上访事件,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之路;引导上访者走司法解决渠道,是减少或降低上访率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刚起步,社会保障机制尚未健全,对弱势群体的保护尚不完善,因此,仅止于此还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有的基层单位领导,认为司法已处理了,就可以不管了,最后导致重复上访、矛盾激化的事态发生。还有的则剑走偏锋,游走于法律法规的边缘,在职工劳动关系的处理上,虽合法、合理,但不合情,使职工无法维护自已的权益,只能吃闷亏,将怨气积攒在心底,一旦有机会便瞬间爆发。依法办事固然不错,但人民内部矛盾仅用法律手段还不够。在依法办事的前提下,发扬党组织善于做人的工作的优势,将思想政治工作与法律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党的工作以人为本的重要基点。

    思考之五:在依赖于制度惩罚机制的同时,不能忽略固本培元工作。据了解,有的企业发生的信访矛盾,约有55%左右是由于领导干部或管理者工作方法不当、作风粗暴所引起的。由此,看似是“突发”的群体性事件,而原因恐怕还得从平时工作中去寻找。如果过多依赖于制度惩罚,忽视实际工作中薄弱环节的修正;一味陶醉于制度高压下的风平浪静,忽略矛盾问题的真正解决,那么在一定的气候下,必定会酿成急风暴雨式的危机。抓好基层、基础工作,注重固本培元,是从源头上防止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重要环节。

    群体性事件的出现,给我们上了一课,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如何适应、改进和加强?形势迫使我们站在新的基点上,面对新的突出问题,思考和研究强化基层党组织能力建设、提高“能办事、办得成事”的本领的新路径。

    第一,提高在非常态时掌控复杂局面的本领。面对群情激昂的非常局面,党组织出面做工作能否“镇”得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党委书记的人格魅力。一个单位的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平时有较高的威望,群众比较信得过,此时说话就有一定的份量。倘若平时工作平平淡淡,让群众并不感到你党组织的存在,那么,在关键时刻一定是掌控不了局面的。诚然,处置突发事件有其一定的规律和技巧,但“功夫在诗外”的道理却是断然不能忽略的。

    第二,提高在矛盾冲突中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改变程式化的话语系统,营造与群众具有共同语言的对话语境。首先,要听得懂。要听得出群众话中的主要诉求;要辨得明哪些需求是合理的,哪些是过头的或是无理取闹的。能明了群众话语中反映出的实质性问题。其次,要讲得出。用群众习惯的语言与其对话,创造相互交流的良好基础,从对话交流中拉近距离,打开工作的切入点。再次,要说得上。你说得话,群众能听得进去,接受得了。若群众能以你的观点和思路重新考虑自己的诉求,这时,工作就有了成功的可能。

    第三,提高在新形势下调处人民内部矛盾的本领。当前,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正确处理这些矛盾,须抓好几个环节。一是及时发现。联系群众的各项渠道十分畅通,一些苗头性信息、倾向性问题才能及时地反映上来。二是充分释放。群众有气要有机会和场合让其释放出来,防患于未然。经济手段的运用不能以堵塞言路为代价,看不到鸦雀无声下人们的心理扭曲,其后果只能是积重难返。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平时的小震释放了,才能避免灾难性的大地震。三是妥善化解。对初露端倪的矛盾一定要高度重视,特别是对初信初访反映的问题绝不能小觑。四是适时调节。人民内部矛盾说到底是利益的分配问题。防止矛盾激化,十分有效的前瞻性的手段,就是适时调节各利益群体间的关系。

    第四,提高在艰难环境里发现培养“能办事”干部的本领。目前,选拔培养干部的渠道、途径很多,对干部任职的条件和要求也越来越具体,总起来说,面面俱到,标准不可谓不严,要求不可谓不高,程序不可谓不全。但是,落实到具体工作上,往往是以数字、指标、经济效益的优劣来衡量干部,致使一些效益好的企业和单位较容易出干部,其业绩政绩也能比较多地被重视和发现。而一些条件比较差的企业和单位,由于问题较多,各种矛盾较大,常常出不了政绩,也不容易得到培养和提拔的机会。结果,一些干部一帆风顺地被层层提拔上来,经历的台阶和岗位也不少,但是,真正实际处理和解决危机的经历却不多,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遇到过任何复杂的局面,这样的干部只能是“温室里的花朵”,一旦遇到风浪,便束手无策。

    第五,提高在处置突发事件中创新活动机制的本领。党组织的创新活动必须体现服务功能。为群众服务、为党员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离开服务功能的活动,很难会有真正的实效性。党组织的创新活动必须体现维权功能。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时期,各种利益的博弈不时出现,维护好弱势群体的利益,保证人民群众正常的权益不受侵犯,是党组织的重要职责。能体现维护功能的创新活动,才会有生命力,才会有群众基础。党组织的创新活动必须体现安抚功能。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有人得益,有人受伤,而受伤的往往都是些平民百姓。以组织的温暖关注利益受侵的群体,以组织的优势扶携生活困苦的人们,平时能“以我心换人心”,待到危机来临时还怕与群众说不上话?

(责编:陶武)


  • 相关新闻
福建日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福建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福建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建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建日报网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