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理念是对“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的继承和转化。为了贯彻落实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部署,推进“人文北京与和谐首都”建设,10月14日,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北京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北京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共同举办了“人文北京与和谐首都”论坛。论坛由北京社科院院长刘牧雨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晋保平代表中国社科院致贺辞,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北京社科院的专家报告了自己的有关研究成果。
专家们一致认为,促进人的发展是“人文北京”建设的重中之重。北京社科院许传玺研究员指出,“人文北京”的实质是以人为本。作为首善之区,北京在这方面的发展经验与成就,无疑将对中国软实力的整体崛起起到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人文北京”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它立足于北京的发展实际,具有鲜明的首都特色、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渊源。因此,“人文北京”在一定意义上也意味着“立足北京、弘扬人文”;它既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共性,又必将以其文化的独特性丰富和促进我国整体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
专家们就实现“人文北京与和谐首都”目标提出了政策建议。清华大学李强教授指出,“人文北京”应当包括民生建设、文明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国人民大学翟振武教授指出,“人文北京”要体现人文关怀,要在就业、养老等方面给予税收、投资等优惠政策,大力推动和鼓励组建专业化的就业中介和居家养老服务公司。北京大学陶庆教授提出建设和谐社会要大力发展民间组织。北京社科院戴建中研究员就引导和鼓励社会组织参与改善民生提出了建议:进一步改善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比如以改善民生为宗旨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可以直接到民政部门登记;政府完善购买社会组织公共服务的机制,提高社会组织公共服务能力,在社区建设中发挥好社会组织的作用。北京大学郇庆治教授指出,建设可持续都市是“和谐首都”的基本目标或内涵,可持续都市必须是在后现代境况下充分彰显人文与生态特色的城市。因此,要进一步强化北京核心古城区意识及其总体规划开发,切实加强新城区开发中的人文资源积累与传承,充分关注旅游资源开发中人文文化元素的融入与传播。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秘书长晋保平指出,把“人文北京”与“和谐首都”结合在一起,深入研究阐释“人文北京”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很有意义。“人文北京与和谐首都”研究,紧密联系北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立足北京政治中心、文化中心的性质功能,使“人文北京”建设既继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又在首都和谐社会建设方面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张怡恬)
- 2008-09-18送别两个奥运,迎接人文时代到来
- 2008-08-25能否将北京公交体现的人文精神延续下去?
- 2008-08-08从“人文奥运”的内涵说起……
- 2008-03-03北京奥运能否诞生人文新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