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课题成果 > 正文
现代性语境中的我国政治现代化及其路径选择
m.folksfolks.com 2009-10-22 09:36   来源:人民网    我来说两句

西方现代性所倡导的另一核心价值理念是自由主义,它以天赋人权来论证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自由主义认为,“首先,对于个人自身而言,由于认定个人的自由、财产等权利属于一种“自然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不可剥夺的,因此个人对于一切事务来说,是最为根本的、高于社会与国家的存在。其次,对个人与外部国家的关系而言,基于对个人权利的捍卫,自然得出国家不得干涉、侵犯个人权利的结论,而要做到这一点,国家的统治(具体表现为政府)就必须得到被统治者的同意。”[7]人们据此认为人权高于主权。这一理念经过霍布斯、约克、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论证,成为西方社会政治制度设计的思想基础。客观地说,以自由主义价值理念建立的西方社会民主制度是人类社会政治制度发展的极大进步,它在保障公民的民主、自由、财产、平等基本权利,实现社会正义等方面为众多理论家所肯定。经过长时间的制度建设,当代西方的民主制度相对完善,特别是在保障个人权利等方面进步巨大。但是,根源于天赋人权的自由主义价值观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理论困境,这是因为,首先,天赋人权理论所尊奉的理性主义原则难以贯彻到底;其次,天赋人权的普遍性要求与现实的相对性难以找到明确而又合理的结合点;再次,如果人权具有普遍性, 那么世界上各个国家、民族都应该有一个共同的人权标准, 这个标准因符合人性而能被各种文化传统接受, 而不必担心它们之间的巨大差别。但这是不切实际的。在当今世界,由理性所构筑的普世主义价值观成为一种新的霸权,从遭到后现代性理论的抵制和批判。总体来说,西方政治现代化基本理念的思维范式带有明显的“欧洲中心主义”、“美国中心主义”特征。由于现代性精神自身的理论缺陷致使西方政治现代理念带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由此决定了中国政治现代化必须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现代化道路。

二、我国政治现代化的历史选择

目前学术界对现代化的理解存在诸多争议,一般认为现代化主要包括社会领域的世俗化、社会关系的制度化、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以及人类生存状态的城市化等内容。现代化实质是一个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观念现代化以及社会关系现代化等相互促进、相互作用的过程。其中,经济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基础,政治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关键,文化观念及社会关系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完成。政治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历史选择,这是不可回避的课题。

首先,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其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报告同时还指出,“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而不断深化,与人民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权利与义务意识、民主参与意识以及责任意识,需要培养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党和政府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充分保证人民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扫除人民政治参与的制度障碍,确保人民政治参与的渠道畅通,同时要扩大人民政治参与的范围。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成为推动我国政治现代化的重要动力。


相关新闻
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