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始终得到了中央的重视。上世纪80年代以来,针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腐败、脱离群众等现象,1990年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加强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从党的政策、群众工作、联系群众渠道、反腐倡廉、群众监督、基层组织、党员教育等七个方面提出了联系群众的具体办法。时隔十一年,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提出把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为党必须克服的障碍,指出健全联系群众的制度,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课题。一年以后,党的十六大又提出,要认真研究我国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把加强和改进群众工作贯彻到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
[针对问题]
在“两个转型”互动的大背景下,由于阶层分化、社会流动等原因,群众的构成、政党自身阶级基础的变化,执政党联系群众的途径、渠道、方式方法面临挑战
当前,中国共产党正处于“两个转型”的大背景中:一是政党转型,即从革命党的思维与行为方式向执政党思维与行为方式转变;二是社会转型,即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封闭半封闭状态下搞建设向全方位开放状态下搞建设转变。改革开放以来,政党转型推动了社会转型,而本世纪以来社会转型的新阶段又对政党转型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在两个转型互动的大背景下,由于阶层分化、社会流动等原因,群众的构成、政党自身阶级基础的变化,执政党联系群众的途径、渠道、方式方法面临挑战,一些地方党组织在联系群众中出现了“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尴尬局面。
比如,一些地方只善于利用组织或行政资源去联系群众,离开了组织资源,党员或党的干部难以独自与群众打交道;一些地方只会机械地通过满足物质利益的方式去联系群众,缺乏对群众真实需求的洞察,缺乏与群众的感情交流;民间组织蓬勃兴起,一些地方熟视无睹,不善于利用民间组织的资源去做群众工作;社会人群流动加速,一些地方党组织仍然没有转变思路,死守地域观念,在外地群众与本地群众之间化分“界限”;在社会分层的背景下,一些地方“嫌贫爱富”,密切联系“大款”,却忽略了普通民众;一些地方党组织只关心经济增长,却不关心社会发展,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不知不觉伤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在信息化背景下,一些地方不善于利用网络媒体与群众交流,相反却在各种信息“洪流”中保持沉默,丧失了引导信息传播的制高点与主动权;在当前社会不和谐因素客观存在的背景下,一些地方不善于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以消解社会紧张与断裂;在一些宗教氛围浓厚的民族地区,由于宗教与风俗的高度关联性,党的基层组织融于基层社会的难度逐渐增加,等等。以上情况进一步表明,应该在社会转型与政党转型的大背景下解放思想、大胆探索,不断创新党组织联系群众的方式。
- 2009-10-04只有联系群众才能服务群众
- 2009-08-27保定市委书记:架设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
- 2009-08-21深入实际 联系群众 办好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