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挖掘森林生态系统碳汇等服务功能,中国科学院开展了南方低效人工林生态系统改造试验示范研究,旨在通过分析不同的森林经营管理措施对南方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综合效益的影响,确立我国南方人工林改造的有效方法,提升人工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碳汇潜能及经济收益,促进当地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充分掌握我国南方人工林的现状以及可能的管理模式及其碳汇潜能,中国科学院人工林改造研究组对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浙江等20多个地区的人工林进行了调研。调查结果显示,南方人工林树种单一、低产低效、病虫害威胁大等问题非常普遍。由于缺乏科学管理,南方一些集体和个人所有人工林的单位蓄积只达到相近立地条件国有人工林的一半。而且,即使经营管理相对较好的国有人工林,单位蓄积也低于国外人工林的蓄积水平。可见,我国南方人工林还具有很大的碳增汇潜力。以我国东南林区为例,集体人工林平均单位蓄积只有47立方米/公顷,而国有人工林的平均单位蓄积为75立方米/公顷。若以国有人工林的单位蓄积为改造目标,通过强化管理措施,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江、安徽、广东及广西八省区人工林地植被碳汇初步估计将增加约22%。若以国际平均单位蓄积水平(99.8立方米/公顷)为改造目标,则该地区人工林地植被的碳增汇则可达43%。可见,强化我国现有森林特别是低效人工林管理,将会明显增加我国森林总的碳汇能力,大大减轻我国的碳减排压力。
森林经营管理是一门较为古老的学科,有着上百年的历史。早期森林经营管理是以获取木材为主要目的,而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森林生态系统整体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了更为广泛的重视。近年来,欧洲提出了近自然森林经营管理理念,主张采用乡土树种建立异龄混交森林,以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性。我国也曾开展了较多森林经营管理方面的工作,但主要是基于木材出材率和经济效益方面的考虑,而对固碳等生态效益则关注甚少。因此,基于我国生态功能区划,结合立地条件,因地制宜,强化森林经营管理,科学、有目的地调整森林的树种组成和龄组结构,运用科学的抚育措施,稳步提高森林质量,完全可以大幅提高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潜力,有力地支持我国环境外交谈判。
(王辉民,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文江、杨风亭,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博士)
- 2009-12-22福建森林覆盖率、竹林面积等四项指标居全国首位
- 2009-12-18台北:大安森林公园 充满童趣的花花世界
- 2009-12-16阿联嘴唇基本痊愈已拆线 下周四复出迎战森林狼
- 2009-12-15光泽人大代表建议组建森林火灾扑火队
- 2009-12-15花莲吉安乡知卡宣森林公园 休闲散步赏花的好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