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论》出版发行座谈会”在京召开
m.folksfolks.com 2009-12-25 16:37   来源:学习时报    我来说两句

黄宪起(中共中央党校校委委员、进修部主任、教授):我认为这部著作有如下特点:一是现实和理论相结合,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一部党史,如果从理论的角度看,就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无比艰难曲折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地实现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而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走向胜利的进程。这一进程仍然在继续。不断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胜利的根本历史经验。科学地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规律和历史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时代课题。这部著作的问世,表明了作者高度的理论使命感和理论勇气。二是研究的系统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大的系统课题,内涵深刻、内容丰富,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党的建设等多个学科。如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整体和多学科的结合中对之进行研究,这是理论界研究的重大难题,也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的工程。作者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在结构上采取“一总四分”的体例,这样一个总分结合、相互支撑、相得益彰的结构体系,比较好地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在理论上系统地阐释中的困难,可见作者的匠心。三是史论结合。从时间上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其中呈现出一系列的发展阶段,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成果;从空间上看,表现为在不同学科方面的一系列新成果。作者在研究的过程中,努力按照史论结合的原则,从历史和理论逻辑的统一中来构思框架和思路,较好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样一个极其复杂的理论进程阐释在人们的面前,这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理论工作。四是学术性强。首先表现在作者的学风是严肃和扎实的,全书的内容表明作者群体有着长期的潜心研究的思考和积累,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其次体现出多学科专家的优势,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样一个大的系统课题,某一学科的专家都很难单独取得理论研究上的重大进展。再就是,作者在提出和论证观点时,吸取了学术界大量的研究成果,理论分析严谨,具有理论和学术的力量。五是研究的创新性。首先是体系上的创新,这样一个“一总四分”的体系是很好的探索;其次是方法上的创新,就是史论结合,符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本性;再就是在一系列的重要问题上提出了新的观点和论断,如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本质和特征的阐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的概括,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的描述等等。总的看,这部著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党的理论主题的研究,为夯实和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理论主题的学术研究基础做出了贡献,是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重大理论问题的力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领域必将有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