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韩康:中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思路的反思
m.folksfolks.com 2010-01-20 17:06  韩康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我来说两句

四、我们现在的“大政府”管理模式合理吗?

进一步推论,根据瓦格纳的定理和马克思的社会总产品分配原理,能否可以判断我们现在这个“大政府”和“大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是合理的吗?我认为,答案仍然是否定的。这是因为,这个“大政府”的行政管理体制,没有把老百姓现在最需要解决的一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事务管好,在涉及社会公平的许多领域里,例如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公共教育、公共卫生、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弱势人群的基本保障,还有社会安全等等,老百姓不太满意,有些方面甚至很不满意。在公共管理、公共服务事务方面,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存在大量难以容忍的缺位。

必须说明的是,现在政府非常重视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问题。200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2006年召开的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文件,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这是中国改革发展进入新时期提出的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纲领性改革目标,其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完全不亚于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尽管现在很多人可能还没有这样的认识。

然而,一个好的方针和一个好的方针的实际执行,并不是一回事。

我们在对中国公共经济现状的研究中发现,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许多有关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领域,政府的投入增长水平都很低,欠账很大,矛盾很多。根据2006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计算,目前我国养老金的缺口为2.5万亿元人民币。这就意味着若干年后将出现一大批人无法领取养老金的困境。目前我国80%以上的城乡劳动者没有基本养老保险。世界银行2006年的研究报告提出,2001年—2075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收支缺口将高达9.15万亿元人民币。1978年,政府医疗卫生支出占全部医疗卫生支出的比重为32.3%;1990年政府支出比重下降到25.1%,社会承担39.2%,个人承担35.7%;2000年政府支出比重继续下降为15.5%,个人承担份额上升为60%。“看病贵,看病难”成为一个长期为社会诟病的老大难问题。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在2000年达到4%,2000年以来这个支出占GDP的比重最高年份为3.41%,其余年份一直在3%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为4.5%)。

为什么政府承担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这么慢?公共产品需求增长和供给短缺的矛盾这么大?政府主持机构的回答是,原因主要在财政收入增长的制约,财政收入增长则受发展水平的制约,一切只能通过发展才能解决问题。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